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整理的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不仅在当时妇孺皆知,传诵海内外,而且直至今天,在学习唐代诗歌时。 对《长恨歌》主旨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而争论的要点就是《长恨歌》是一篇讽刺之作,还是一篇对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颂吟。

要分析这篇文章首先要认识到我们与作者所处时代的差异,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对作者的思想和创作心态做一番深入细致的考察,消解作品的历史偏见,独得自己的见解。那么,让我们先分析一下这篇诗歌的创作缘由吧。在与白居易同一时代的史学家和传奇作家陈鸿曾写过一部《长恨歌传》,而在这部书的最后部分提到了有关白居易作《长恨歌》的一些事情。陈鸿告诉我们《长恨歌》是白居易应唐人王质夫的要求作的。是要白居易用他“深于诗,多于情”的禀赋“为歌之”、“润色之”,使这一“希代之事”能够保持长久。而王质夫属白氏作诗的目的是有“警戒”意味的。在《长恨歌传》后文也提到了“怨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的目的。所以,这就是白氏为诗的“动机”,但并不能称之为“主题”。

紧接着又出现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疑问,在白居易完成《长恨歌》一诗后,为何请陈鸿为之作传呢?众所周知,《长恨歌》和《长恨歌传》的写作手法和感情基调有很大的不同,陈鸿纯叙事性的方法和客观冷静的视角使他本人更易抽身于男女欢爱之外,更易直抵“鉴训为本”的目的。既然如此,不妨说白居易要陈鸿为他的“诗”作传,是出于某种“弥补”和“填充”或是“润色”的目的。索性说明白,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时的“忘我”使其忽略了本人与“诗中事”的距离,以致最终作品主题与原始动机发生偏差。当他意识到这点时,诗作已成,无可更改。他利用陈鸿史家的长处为诗作“传”,弥补了这个他自己认为是问题的“问题”。

因为,一直以来,人们是为诗中优美的文辞和韵律所陶醉,更为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缠绵悱恻、“忠贞不渝”的“爱情”所倾倒。人们认为,《长恨歌》的主旨就在于歌颂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长恨歌》甚至被视为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当然,诗人在诗作成之后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也就有了后来陈鸿所作的《长恨歌传》。

那么,尽管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白居易《长恨歌》的写作初衷与作品的实际主题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即是说《长恨歌》的主题早已偏离了即定的“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但是,关于本诗的讽喻说自古一直流传至今,而它的爱情诗说是近代才大量出现的。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长恨歌》本身说起。在本诗的第一节,可以说诗人还是很清醒的,此时他并未忘记其写作动机,所以就有了“汉皇重色思倾国”等句。在陈婉俊补注的《唐诗三百首》中,“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作了如下旁批:“七字一篇总纲。思倾国,果倾国也。欲而得之,何恨之有。”其中对李杨之恋及其导致的结果充满了否定和批评。他的“思倾国”为总纲正是持“讽喻诗”的论点。而讽喻说者也一直持这种论点。再者,在古代封建社会,从当时的道德立场和社会立场上,多数人是不会提出爱情说的,更不可能支持这一论点。所以,这首诗的真正主旨就湮没在了滚滚的历史红尘之中。

然而,所要批驳的是,但就全诗的叙事结构来看,这个“首句为纲”的说法是立不住的。按陈婉俊的理解,“汉皇重色思倾国”的意思是说,由于重色轻朝***,最后连国运都给葬送了,这难道还不值得警戒吗?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他才会发出“思倾国,果倾国也”的喟叹。“倾国”之于他是“葬送国运”的弥天大罪,非得讽喻匡正不可。但若是让我们考察一下诗句的逻辑联系和典故来源,便会发现更合理,更恰当的诠释:首先,“汉皇重色思倾国”不是一句完整的诗,它与紧接下来的“御宇多年求不得”存在内在的,构成整体的联系。仅仅半句话堪为全诗之“纲”,恐怕是真的玄了点儿。在这里,“汉皇”是春秋笔法,借汉武帝写唐玄宗。一提起“武帝之恋”,便会立即想起有关李夫人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所以说,“倾国”在这里化作了亭亭玉立、绝世而存的美女形象,“思倾国”正是“怀佳人兮不能忘”的情结。“御宇多年求不得”的正是这样的“倾国美女”。开头两句十四个字,仅仅是“爱”的开端,而并非什么“倾覆天下”的绝笔。既然是这样,“思倾国”的讽喻说便不能成立了。

既然明确了《长恨歌》不是讽喻诗,也同时认清了《长恨歌》创作动机与实际主题的偏差,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区分的是另两个重要的概念,《长恨歌》写的是爱情,但不能说它的主题就是纯粹的“爱情”本身。

从全诗的结构分析,前三十句是“醒时同交欢”的朝朝暮暮情景,爱之深切是浮出字面的。写安史之乱西逃蜀中过程的仅仅有短短四句,可见“***治教化”在本诗中并不占有重要位置。写马嵬兵变,贵妃之死的有八句,极尽无能为力、血尽泪垂的悲恸。然而写贵妃死后,朝思暮想,睹物忆人,海上仙山故事却占了大半部分的篇幅。所以说,尽管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叙事诗,仍然不可将其主题简单地界定为一个“爱”字,因为描写现世爱情的篇幅委实不多,更多的是繁华散尽后的绵绵相思和悠悠长恨,悲壮而冷漠。

我们似乎还应有所注意的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叙事的“立场”发生了自然的转移。起初,作者站在第三者旁观的角度上向读者娓娓道来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诗人是旁观的。然而这样和谐的叙事立场却随着后来的惊世变乱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种种的心灵体验和感受,包括后面“海上仙山”的故事,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都说明,诗人已不是再用第三者的叙事立场来向读者们讲述一个爱情的`故事,而是置身其中,把自我的心路体验和感受用“玄宗独白”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么,这种现象在作品中如此明显的出现究竟是不是一种反常的现象?诗人为何会把自身感受与玄宗心境贴合得那样自然?这是否说明诗人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融入到玄宗这个角色之中呢?

其实,在这其中还另有隐情。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在《白居易集》中有一首创作长恨歌五年之前(即贞元十六年)的诗歌颇值得关注:

寒闺夜

夜半衾绸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这种诗在白居易的一生里都是很少见到的。脂粉气和闺怨气极浓。历代选本对该诗的评注也都是含糊其词。不禁又联想起传说中白居易青年时期与徐州女子湘灵的爱情悲剧。其实,这种跨越世俗之恋,从它的一开始便注定了悲剧的孽根。玄宗与贵妃的爱情,不也是一样吗?所以,正是这样复杂和矛盾的心灵痛苦,一方面是对贵妃身世命运的不平,一面又是融入了玄宗强烈的思念与感伤,便生成了《长恨歌》的主题。

至此,我们已经比较彻底地分析了《长恨歌》的种种。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这首诗归结为讽喻诗或者是爱情诗,它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由于诗人的特殊经历

和特殊心情,也由于它的写作动机与文章本身的不同一而造就的特殊的成功的失败之作。也许,就诗歌而言,就是一篇千古的“长恨歌”。

【拓展】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1)重色思倾国(2),御宇(3)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4)

天生丽质(5)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6)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7),温泉水滑洗凝脂(8)。

侍儿(9)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10)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11),芙蓉帐(12)暖度春宵。

春宵(13)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14),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15)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16),可怜(17)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8)。

骊宫(19)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20),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pí)鼓(21)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22)。

九重城阙(23)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24)。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25)

六***(26)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27)马前死。

花钿委地(28)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29)。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30)

峨嵋山(31)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32)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33)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34),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35)。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36)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37)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38)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39)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40)。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41)未成眠。

迟迟(42)钟鼓初长夜,耿耿(43)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44)冷霜华重,翡翠衾(45)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46),能以精诚致魂魄。(47)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48) 殷勤觅。

排空驭气(49) 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50),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51),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52)五云起,其中绰约(53)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54)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jiōng)(55),转教小玉报双成(56)。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57)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58)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59),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60)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61)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62)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63)里恩爱绝,蓬莱宫(64)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huán)(65)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66)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67)。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bò)黄金合分钿。(68)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69),词中有誓两心知(70)。

七月七日长生殿(71),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72),在地愿为连理枝(73)。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74)。

相关人物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生于神都洛阳,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她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之中,香消玉殒。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

学习

电脑提示网络电缆被拔出怎么办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电脑提示网络电缆被拔出怎么办,内容包括电脑显示网络电缆被拔出怎么办,电脑以太网电缆被拔出怎么修复。是最常见的。我们可以重新将网线水晶头插入电脑网卡接口试试。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电脑提示网络电缆被拔出怎么办,欢迎阅读

学习

读《新月集》有感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读《新月集》有感,内容包括读新月集有感10字,读新月集有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读《新月集》有感,希望对大家有

学习

跆拳道实战步法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跆拳道实战步法,内容包括跆拳道实战步法训练,跆拳道步法移动。尽管跆拳道步法种类繁多,在应用上也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而在其内部却存在着共同的根本因素,即良好的控制、转移调整重心、维持身体平衡和快速有力的腿部蹬转能力。下

学习

新月派《再别康桥》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新月派《再别康桥》,内容包括新月派徐志摩再别康桥,再别康桥的新月派诗人是。《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以下是

学习

生命的珍贵的句子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的珍贵的句子,内容包括感叹生命珍贵的句子,生命珍贵的唯美句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语录都不陌生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语录呢?以下是整理的生命的珍贵的

学习

你再也不属于我的散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你再也不属于我的散文,内容包括再也走不出曾经的回忆散文,再也回不到从前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和一起来看你再也不属于我的散文,希望有所帮助!

学习

吸粉的抖音网名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吸粉的抖音网名,内容包括正能量吸粉网名,抖音起网名大全。艺术源于生活,想要吸引粉丝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起网名。抖音是近几年深受欢迎的软件,在平台上起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抖音昵称,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人际关系,也能促进事业更好的

学习

怎么给猫梳毛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怎么给猫梳毛,内容包括怎么给猫梳毛呢,怎么给猫梳毛最好。毛也是每位铲屎官的头等大事,给猫咪梳毛不仅能及时梳走已经掉落的毛发,还能培养感情,以及观察猫咪的皮肤情况。但是梳毛也很讲究哦,快来看看你是否是这样给猫咪梳毛的?

学习

爱到尽头覆水难收是什么歌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爱到尽头覆水难收是什么歌,内容包括歌曲爱到尽头覆水难收,爱到尽头覆水难收歌曲原唱。歌词“爱到尽头覆水难收”出自歌曲《让我欢喜让我忧》,是歌手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歌曲由李宗盛填词。而且还作为电视剧《红蜘蛛》的片尾曲。

学习

秋天的古诗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古诗,内容包括秋天的古诗句,秋天的古诗十首。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整理的秋天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打篮球实战技巧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打篮球实战技巧,内容包括打篮球实战技巧易学,打篮球1v1实战技巧。很多年轻人都热爱篮球,因为看到MBA上帅气的篮球运动员和他们的打球方法,都心生佩服,想成为更厉害的篮球员。但想变得厉害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学习新的篮

学习

钱塘江大潮资料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钱塘江大潮资料,内容包括钱塘江大潮资料有哪些,钱塘江大潮资料400字。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下面是整理的钱塘江大潮资料,一起来看

学习

清洁锅具的小妙招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清洁锅具的小妙招,内容包括锅具油污清洁小妙招,锅具清洁泡立净。在我们的厨房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厨具,这些厨具是十分难以清洗的,那么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清洁锅具的小妙招,相信一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

形容水面平静的句子大全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水面平静的句子大全,内容包括描写水面平静的优美句子,形容水面平静的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整理

学习

突然的同义词是什么呢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突然的同义词是什么呢,内容包括突然的同义词,突然发现同义词。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为大家分享突然的同义词是什么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王安忆的《长恨歌》内容简介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王安忆的《长恨歌》内容简介,内容包括长恨歌王安忆内容简介,王安忆长恨歌介绍。《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下

学习

长恨歌白居易全诗赏析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长恨歌白居易全诗赏析,内容包括长恨歌白居易全诗,白居易长恨歌全诗原文和赏析。《长恨歌》由白居易创作,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长恨歌白居易全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分歧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分歧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内容包括分歧的反义词是什么,分歧的反义词是不是和睦。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下面为大家带来分歧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快来看看吧。

学习

李白《关山月》的主旨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关山月》的主旨,内容包括李白的关山月全诗,关山月唐李白古诗。主旨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也指主张,主意。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李白《关山月》的主旨,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