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通用7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篇1

从没去过塞北。但是,对塞北好象并不陌生。这当然不是因为那首家喻户晓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尽管它留给我的印象不能不说深。

对塞北的熟知,主要还是因为那些要早得多的、从小就开始习读的关于塞北的诗。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高适的《燕歌行》:……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塞北,留给我的,是遥远,广袤,苍凉,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是沙场点兵、杀声四起、鼓角连营。

这次有了个机会。

乘车从太原往呼和浩特去,经过了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恒山山脉的勾注山,以春天南雁口衔芦叶北飞、至此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而得名。"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其所在的恒山山脉抵幽燕,接太行,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一起,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护佑着古时的中原大地。

出雁门关,便是塞北。

塞北,也称塞外,雁门关外的塞北,又称雁北。这些都由雁门关而来。塞北,雁门关要塞之北;塞外,雁门关要塞之外;雁北,雁门关之北。

天地一下开阔起来。一马平川、一览无余、宽旷无垠的高原,澄澈明净、朵朵白云如轻絮般随风飘浮的蓝天,看上去似乎就在眼前,一伸手好像就能触摸到,其实是总也走不近的遥远的天际线……带着潜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份记挂,熟悉而又陌生的塞北,就这样如海潮奔腾般涌入了我的眼帘。

从战国直至元明,2000多年间,塞北既是走马驱羊的游牧之地,也是烽火连天的血腥战场。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在此与匈奴10万精骑激战。西汉初年,高祖刘邦三十万大***被冒顿围困于此。东汉末年,乌恒鲜卑乘乱西进关下致边民流徙失散。隋末唐初,李世民以疑兵之计在这里解突厥大***之围。五代十国,契丹在这里与后晋各据一方久久对峙。北宋初年,杨家将驻守关下与辽***你来我往多番厮杀鏖战……

如今,昔日寒衰苍凉的游牧地和黑云压城的古战场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时间改变了一切,历史超越了一切。

游牧文化被农耕文化取代。

从雁门关经大同直到阴山脚下的呼和浩特,也就是说,从山西北部到内蒙南部,这么一大片广阔的疆域都已经成为优质高产的现代农耕地。时值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除了少量等待收割的晚熟作物,大片大片收割尽了的玉米地、谷子地、莜麦地、高粱地、甜叶菊地、向日葵地,都悄没声地酣睡在秋日的阳光里,甜蜜、安详,通体透露着它们享受阳光享受太平为塞北为中华民族倾力奉献后的满足与骄傲。是的,不要说山西,就说内蒙:它不仅是大草原,同时也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中玉米、大豆、向日葵产量分别在全国排第5位、第5位和第1位;“塞北处处似江南”早已不再只是诗人心中的梦想。

兵戎相见以民族大融合落幕。

2000多年间,伴随着一次次你攻我防、你退我进的,是一次次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自秦以来,历史上大的民族融合有三次。秦汉时期,从中原北移的汉民族与战败了的匈奴部落在塞北一带互相交流文化,互相学习生产技术,和平共处,共同生活。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至今她还长眠于呼和浩特市南的大黑河畔。魏晋时期,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鲜卑族、氐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又与汉民族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桑干河两岸出现了一个个城邑。唐宋元明清时期,雁北的居民几度大规模迁徙、交流,促进了汉民族与沙陀、契丹、女真、鞑靼、火筛、满族等少数民族的融合。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建立了感情,达成了共识,习俗也逐步在接近。

落后走向先进,纷争走向融合,在中国,这是谁也无法否认更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和未来趋势,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和内在的规律;任何试***否认和改变这一事实、趋势和规律的想法及行为,不仅是徒劳的,也是可笑的、愚蠢的。

尊重历史,顺应趋势,服从规律,相向为之而不逆向动之。

这是人类最高、最大的智慧;是历经沧桑、饱经风霜如今欣欣向荣的塞北大地告诉我们的最简单、最朴素同时也是最深刻、最精妙的道理。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篇2

雁门关乃是战略要地,又称玉门关,曾有一句赞美雁门关的诗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下面请和我参观这古老的雁门关。

进入关内竟没有一声鸟叫虫鸣,,也不是你想象中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景象,而是只能隐隐约约地听到人们的脚步声和风的呼啸声。风吹在身上,使人感觉非常凉爽。

约莫过了十五分钟,我们来到了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苍龙蜿蜒曲折地卧在那些高低不平、长满青草的山岭上。我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人,由于远看,那些人小得像蚂蚁。

爬过了这段长城,眼前便是一座屯兵守将台,上下共两层楼。登上第二层屯兵房可以居高临下观看风景,可观看呈苍老形无边无际的长城;可仰望那碧蓝的天空和变化多端的白云,使人心旷神怡;也可以看看那一片片绿草,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据历史记载,汉高祖刘邦曾大败匈奴,追至雁门关。谋士劝他别再追了,刘邦不听,继续追赶,却中了埋伏,大败,这足以说明雁门关地势险要。

我又来到炮台。那里有四门大炮探着脑袋,望着城墙下面,就像四名壮士朝敌人投去愤怒的目光,如果你把它惹火了,那么它会朝你发射炮弹。有的大炮锈迹斑斑,显得威严而又沧桑。

雁门关,你见证了华夏的千年历史,你是我们祖国的一大骄傲!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篇3

假期,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我们一家子开启了愉快的雁门关之旅。

雁门关长城谱写了不朽的历史诗篇,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妈妈说带我来这儿还有个秘密。“秘密”?我特别期待。

一路上秋色迷人,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

来到景区,哇,只见这儿山峦起伏,古道曲折蜿蜒,好美!我们谈笑风生向着长城奔去。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古建筑,爸爸说:“它们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爬长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沿着古道登关,烈日炎炎下,我总是跑在最前面,因为我知道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妈妈说:“宝贝,你们学过《长城》这一课,一会你就会领略到长城的雄姿了。”我更有信心了,迫不及待地向顶峰奔去。

路上途经观音庙、雁池、云际泉、壮士亭......来到了关城城楼。这儿门洞用砖石叠砌,整个城楼高耸,依山傍险,好不雄伟。在镇边祠里,爸爸给我讲了忠勇善战、流传千古的“杨家将”的故事。忽然我被“李牧碑”吸引了,因为上面有我上学期学过的课文《李广射虎》中的飞将***——李广。我兴奋极了,给爸爸妈妈讲起了这个故事。妈妈说:“这就是那个秘密,妈妈想带你到李广将***镇守的边关来看看,你会深有体会的。”我点点头。在祠堂里我看到了李广将***的雕像,只见他虎背熊腰,神勇无比,我终于见到课本中的飞将***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接着我们来到城楼门,这儿有点将台,有兵器,有烽火台,我和它们一一合影留念。

终于登上了长城,俯看,只见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这儿的长城有一种边塞的雄浑气势,我高举战旗不禁高呼:“长城,我来了!”妈妈赶紧按下快门拍下这精彩的瞬间。

国庆雁门关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更感受到了历代名将的英雄事迹,我学到了好多。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篇4

“哦!耶……”你知道我们在干什么?那我来告诉你吧,我们要去雁门关了,接下来请听我细细道来吧。

五月二十日一大早,我们金笔全部师生激动地坐着大巴车向雁门关进发了。汽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群山连绵,雄伟的长城就像一条正欲腾飞的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旌旗展,似乎战鼓擂,号角响……好一派磅礴的景象。

大家迫不及待地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杨家将的群雕,它们身披战甲,手持兵戎,威风凛凛,似乎驰骋沙场上。

穿过明月楼,来到远近闻名的边贸街,这里建筑精湛,民风纯朴,两旁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曾是关内和关外贸易的重要场所。

踏着斑驳的青石板路,经过地利门,来到了瓮城,这里便是有名的点将台,正中央悬挂着三个青面獠牙的盾牌,两旁还摆放饱经风霜的古战车,台下陈设着立下汗马功劳的十八般武器……此时我不由地想起李广,杨家将,霍去病……叱咤风云杀敌场面。

此时我不由地抬头望去,气势宏伟的长城现在眼前,大家早已按捺不住爬长城的欲望,这时郭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同学们箭一般地向上冲,我也不甘示弱参与其中,爬到半中央,几个同学同学气喘吁吁地坐在石阶上,抱怨道:“早知道这么累,我就不爬了!”这时小刘跟郭老师哀求道:“我想下去。”郭老师笑着说:“那——你先下去吧。”我低头向下望去,又高又陡,这时我才明白了上山容易,下山难。教官走过来鼓励道:“不要放弃,不上长城非好汉。”于是我鼓起勇气,继续往上爬,爬不动了像老虎一样手脚并用,大家都争分夺秒,很快我们便来到了长城顶上。放眼望去,雁门关依山傍险,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长城脚下,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我轻抚着古老的城砖,仿佛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情景,又仿佛看到中华健儿抵御外敌,奋勇杀敌的英姿,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该返程了,回望雁门关,我不由赞叹:“啊,不朽的长城,中国巨龙,我为你起舞,为你歌唱,为你呐喊!”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篇5

去年寒假,我们一家人回到家乡,一起游览了雄伟壮观的雁门关。

首先,我们走进雁门关风景区的大门,眼前是一条蜿蜒向上的石板路,路的两旁是风格各异的小作坊,房子后面有一排高大耸立的松树。我慢下脚步,边走边看,忽然,一只小松鼠叼着一个松果窜过来,仿佛在和前来游览的人们打招呼呢!

踏着斑驳的石板路,经过地利门,便来到了瓮城。这里是有名的点将台,正中央挂着三个盾牌,两旁放着饱经风霜的古战车。我不由地想到了爱国将领杨业及杨家将士们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告别了点将台,我们便向雁门关城楼进发。当到达了城楼脚下,我抬头仰望着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城楼,它是用砖石砌筑成的,只见雕梁颜色脱落,飞檐上长满了杂草,在阳光的照耀下略显古旧。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城楼上,妈妈告诉我,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我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山峰,左右两边的城墙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头。真不愧是“中华第一关”。

看到雁门关气势恢弘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这样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愿雁门精神源远流长。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篇6

雁门关,蜿蜒巍峨,气势恢宏,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事防御工程,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我不曾触及它如刀锋般的肌肤和鬼斧神工的纹理,却总有一种膜拜的虔诚和敬畏。我无数次在梦里清晰地踏上雁门关的城墙,抚摸它的沧桑历历和冷峻险要,也感受着它与众不同的悲情和凄凉。直到从梦里醒来,雁门关如同思念成疾的恋人,久久难以忘怀,她的一颦一笑,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内心。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

且看文人墨客笔下对雁门关的宠爱。古语云:“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道出了雁门关俯瞰天下的伟岸雄姿。“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再次赋予雁门关作为第一古关隘的天堑尊崇地位

甚至现代的著名诗人汪国真,也曾不吝赞美雁门关雄奇与险要。

雁门关险气势雄大雁难越鬼神惊

得失安危系国脉风中犹听兵声起

一座历史的城墙,一道抵御外敌的古关隘,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更是嵌入人的内心和灵魂。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怎样的累世力量,可以让雁门关如此荣光?而我对雁门关独赏的,无疑是它最为特别的忧郁与悲情。而这悲情的印象,来自于武侠大师金庸大师的妙笔生花。

金庸,无疑是赋予雁门关悲情冷峻的始作俑者。从小便是金庸武侠迷的我不经意间也中毒颇深,喜欢他虚构的励志江湖传奇,欣然于快意江湖的爱恨情仇,沉醉于纯洁情深的儿女多情,更唏嘘喟叹一生钟爱一人的崇高爱情。仿佛世间辗转,一世红尘,只要心存狭义和正气,行走江湖,必会绝技上身,武德随行,终会披荆斩棘、苦尽甘来,成为侠之大者,武之至尊,更是赢得红颜无数,美人抱归。

这是金庸武侠系列小说的主旋律,也是伴随和激励无数武侠迷青春的杰作。但唯有与雁门关有关的天龙八部,却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从开始至结尾都弥漫着压抑和神秘,凄凉和悲情。得意与得志,不再是那样酣畅淋漓,而是纠结至极,郁郁寡欢。乔峰的命运,缘起雁门关,缘灭雁门关,英雄陌路,侠义正气,都变得充满哀伤和绝望。不再是那样义无反顾,不再是那样慷慨激昂。徒留唏嘘,令无数读者泪湿衣襟,热泪盈眶,而又纠结郁闷,掩卷沉思,甚至黯然抹泪。

慕容博以“带头大哥”之名纠集丐帮帮主汪剑通等天下群豪,以契丹高手入侵少林抢夺武学秘籍为借口,在雁门关伏击萧远山(乔峰生父)夫妇。一场血战雁门关的血雨腥风在雁门关呈现。萧远山见爱妻惨死,于是携幼子跳下雁门关悬崖,在坠落的过程中将襁褓中的婴儿抛了上来,那个幸存的婴儿被汪剑通所救后来练成了降龙十八掌便是大名鼎鼎的乔峰......

这便是天龙八部三大主角之一的最大主角乔峰的悲凉出世。在充满鲜血与杀戮的雁门关,呱呱坠地的乔峰活了下来,也注定着他从此与雁门关纠缠不断的一生。

纵横江湖的一代丐帮帮主乔峰威名远播,却在突然间被揭穿原来是契丹异族。一时间,英雄陌路,险象环生,晴天霹雳之下的乔峰再次失去最心爱的女人-阿朱。一生只爱一人,一世只忠一君,这是专一至死的乔峰永恒不变的信条。和耶律结拜,回归着契丹人的一诺千金,乔峰却在攻打宋国的两难中陷入绝境。

于是,再一次选择在雁门关这个熟悉地方。乔峰决意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契丹和宋国的和好,用自己的生命交换一场生灵涂炭的杀戮。是阿朱的离去让乔峰心灰意冷,还是悲天悯人的他本就是如此豪气干云,豪气的可以赌上自己的生命年华?抑或他宁愿做西楚霸王项羽般的英雄绝路,也不忍兄弟反目成仇下的苟且偷生?生命和尊严,在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刻,究竟什么更为重要?

寒风戚戚,冷雨凄凄,一世英名的乔峰站在雁门关的悬崖之上,悲愤交加,欲哭无泪。英雄,注定要匡扶民族大义;红颜,注定已是香消玉殒。已然没有了留念的期盼,徒增决裂的烦忧,倒不如湮灭于这熟谙的雁门关。从这里而生,到这里而死,乔峰的人生兜兜转转三十多年,宿命般地在雁门关无情地皈依寂寥。

以为已经仗剑大千世界,结局却不曾离开雁门关。乔峰,在这里降世,却也在这里离世;在这里重生,也在这里湮没。人生像无常的陀螺,旋转的何其猛烈,终究疲惫地停息在原地,不曾走远,不曾离开。曾经的行侠仗义和爱恨情仇,在乔峰的脑海中一一浮现,唯有阿朱那美丽清秀的脸庞和多情的微笑,带给他此生无憾的释然和快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难忘。叹红尘,义为谁了,解不开一世纠缠。

忠骨何须埋他乡,英魂难洒江湖泪。雁门关在金庸虚化的'武侠世界里,平添了令人动容的凄凉和悲情,也赋予了雁门关的侠义和英气。它是一道古关隘,又不仅仅是古关隘,关乎着民族的命运,守护着国家的疆土。

李贺曾经在《雁门太守行》里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纵观历史上,雁门关上演绎着无数的传奇,英雄辈出,威名尽显。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炀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

雁门关,关外南飞雁,关内已枉然。关隘天险,人间风光无限;悲情与侠义,任世人垂怜千年,一生情,一世义,与你梦萦魂牵。此去经年,花开灿烂,终归人心田。

兜兜转转地回到原地,这是芸芸众生中我们很多时候无奈的现实。我们离开出生的地方,向往外面的世界,一路杀出重围,不去想为何要出发,却在不经意间梦幻般地回到了原地,或许是身体,或许是灵魂,都回归到曾经的雁门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雁门关。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篇7

雁门关屹立在代县城西北20公里的勾住山顶。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悠久、经历战事频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度高、影响面广的关隘。被尊为“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的晨雾似***白色的薄雾。如幻如梦。如诗如画。挥不走、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使人有飘飘然腾云驾雾的感觉,雾渐渐的散了,太阳笑盈盈地出现在蔚蓝的天空中。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又像很精致的蓝缎子。此时,我们仿佛置身于天地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蓝色的的天空衬托着变化多端的白云,别有一番情趣。

雁门关口矗立着杨家将石雕。分两排。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不由得令人想起烽烟滚滚的岁月!遥想当年,宋代名将,在这里镇守。抗战时期,多少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雁门关挺拔迷人,雁门精神源远流长。我为雄关而骄傲,我为雄关精神而自豪!

如“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在我的心中,雁门关有着和别人不同的色彩和韵味。

最早认识的雁门关出现在连环画《杨门将》中。每每读到镇守雁门关的杨业带领七狼八虎把一腔热血撒在疆场的时候,少年的我就会把自己想像成雁门关上的一名戍卒,任边关的冷风凄雨打来,也打不动我精忠报国的理想和愿景。到后来,随着年龄徒长,又迷上了金庸《天龙八部》中的大侠萧峰,真的想做一名游侠穿梭于雁门关,为了人间的正义奔走于江湖。那个时候,雁门关在我的心中就是一座传奇之城,无论是贩夫之卒,还是王侯贵族,都可以在雁门关善舞长袖,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就这样,怀抱着对雁门关的尊崇和向往,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随着回归西伯利亚的雁阵,飞过长江黄河,飞过平原沃野,来到了雁门关上,倾听历史的回声,赏悦幽燕风情。

陪同我飞到雁门关的还有一位姓杨的导游。杨家将的后人扎根雁门关繁衍生息,一是为了躲避仇人陷害,二是守候先人的灵魂。据杨导游介绍,他是正宗的所家将后人,就居住在雁门关下的试刀石村,一条名叫关沟的河把雁门关和试刀石村紧密相连。无论是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还是桃花杏雨的太平盛世,两个地方的命运都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北飞的大雁落在了试刀石村前的柳树上。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当你走近试刀石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外的一个六柱六角的凉亭。里面有一块硕大的顽石,石上赫然留有一巨大的刀痕。民间传说李自成攻破雁门关直扑北京,在此试刀卜问苍天:“若大业可成,刀落石裂;若功亏一篑,则刀折两截!”苍天不负李自成,此石头应刀落裂为两瓣,这才有了李自成进兵北京,成就了大顺天下。对这个传说,杨导游并不认可。他说,这块石头是他们杨家的先祖杨六郎刀劈所致。杨六郎听到潘仁美陷害杨家将的消息,却因为镇守边关不能手刃奸贼,愤恨所致,举刀劈石,才有了试刀石的故事发生。

无论是李自成或是杨六郎,这块试刀石都寄托了英雄创造太平盛世的希望。李自成举旗造反,不过是为了让灾难中的老百姓能吃饱肚子,享受太平的生活;杨六郎镇守边关,不同样是为了天下黎民苍生吗?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忠君爱国,一个是恤民造反而已。再看如今的试刀石已经没有了往日腥风血雨,成为了一道印证历史传说的风景,让每一个走近她的游客赏玩。

北飞的大雁一排排,雁声阵阵,唤醒了雁门关下春光明媚,一座座孤傲烽火台被漫山遍野的春草洇染,销褪了千年的寂寞;雁门关驿站一孔孔的窑洞前,春风吹翻了一道道彩旗,哗哗作响,喧闹了孤寂的边关,印证了盛世天下的繁华。

雁门关是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更是连接中原和草原的天堑。在遥远的历史的时空里,时刻维系着天下的安危,黎民百姓的生计。同时,雁门关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昔日的繁华,南来北往的客人如大雁一样飞越雁门关,促进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的融合。当时的商人们为了在春天的时候到达漠北,往往在冬天的时候就开始通过雁门关向关外进发。有志书记载说,当时,雁门关镇边寺的和尚在关口放置了盛放粮食的斗和黑豆,让每一个过雁门关的客人放进斗内一颗黑豆,一天下来,就收了三斗半的黑豆。可见当时通关者众多,更可以感受到当时雁门关的繁华。可以想象,是雁门关的灯火温暖了游子,为他们照亮了前方。

如今,天堑变通途。长达5公里的雁门关隧道几乎穿过了恒山山脉,连接了二连浩特到广州的二广高速。当年白骨累累的险道已经不见,给旅人带来噩梦的皑皑的白雪也变成了美丽的风景,行走在二广高速,两千多年的风霜血泪变幻成了欢歌笑语。有心人统计,如今通过雁门关进入关外大漠的,除了游客之外屈指可数,一天不足百人。可见在新时代的今天,雁门关已经彻底地转换了功能,天堑不再,不过是人们眼中的一道风景罢了。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非枣梨树,三春那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杨导游向我念了这样一首诗。由于雁门关战事连绵,更有王朝的兴替,雁门关唯有疆场的厮杀,弥漫的硝烟。老百姓流离失所,哪里还会有杏梨桃枣?更勿说桑麻遍野。如今,躬逢太平盛世,这一切都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特别是雁门关所在的代县雁门关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制种玉米、优良谷子、特色红芸豆畅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杨导游越说越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你看,春天的雁门关,早已经是桃红柳绿,杏梨如雪,传说中的李自成、杨六郎等英雄们在太平盛世里成了传说和故事,新时代的英雄儿女们正在创造社会主义特色的幸福生活,乡村振兴的战鼓敲得越来越响!”

沧海桑田,往事不再。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飞过雁门关的大雁们,不再是疲劳之旅,而是赏心悦目之旅,欢乐幸福之旅……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车过雁门关散文随笔

学习

最悲伤的网名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最悲伤的网名,内容包括最悲伤的网名男生,最悲伤的网名是什么。最悲伤的网名篇11、阴差阳错

学习

白鲸的自述作文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白鲸的自述作文,内容包括白鲸自述的作文100字,白鲸的自述特点100字。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

学习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内容包括山西忻州雁门关导游词500字,山西雁门关导游词1500字。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收集

学习

校运会解说词范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校运会解说词范文,内容包括校运会解说词范文10篇,校运会入场解说词。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解说词的情况越来越多,解说词具有补充画面、扩大容量的作用。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校运会解说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学习

苏轼写的诗词有多少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写的诗词有多少,内容包括苏轼写了多少诗词,苏轼10首诗词写尽人生百种滋味。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下面收集了苏轼写的诗词有多少,供大家参考。

学习

郑和远航的说课稿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郑和远航的说课稿,内容包括郑和最后一次远航,郑和远航第一课时评课。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郑和远航的说课

学习

2022讲好冬奥故事共赴冰雪之约征文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2022讲好冬奥故事共赴冰雪之约征文,内容包括2022冬奥歌曲冰雪之约,2022迎冬奥环球跨年冰雪盛典。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

学习

too和enough的用法区别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too和enough的用法区别,内容包括too和enough的用法,tooveryenough的区别和用法。导语:too和enough皆可修饰名词、形容词和副词。Too表示的是程度深或数量多。Enough则意味着程度或数量超出所需要的范围。下面为您收集整理了t

学习

最凄凉最悲伤的句子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最凄凉最悲伤的句子,内容包括最凄凉最悲伤的句子8个字,凄凉悲伤又唯美的句子。最凄凉最悲伤的句子11、人最悲哀的,并不是昨日失去得太多,而是沉浸于昨日的悲哀之中。

学习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译文赏析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译文赏析,内容包括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原文及翻译,诗经君子于役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

学习

雁门关景点介绍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雁门关景点介绍,内容包括雁门关景点介绍英文,雁门关旅游景点大全。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雁门关景点

学习

《白鲸》的读后感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白鲸》的读后感,内容包括白鲸的读后感八百字,白鲸的读后感怎么写。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白鲸》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快乐的淘书节作文(精选)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的淘书节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快乐的淘书节作文150字,淘书节主题绘画。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快乐的

学习

关于父母爱子女的名言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父母爱子女的名言,内容包括林则徐教育子女名言名句,孝敬父母教育子女的名言。导语: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父母爱子女的

学习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内容包括山西忻州雁门关导游词500字,山西雁门关导游词1500字。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收集

学习

雁门关作文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雁门关作文,内容包括雁门关作文500字左右,写雁门关的优秀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雁门关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学习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的散文随笔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的散文随笔,内容包括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阅读理解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想看看大家都在写

学习

散文随笔《星语星愿》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散文随笔《星语星愿》,内容包括星语心愿完整歌词,歌曲星语心愿。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

学习

客车散文随笔

阅读(94)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整理的客车散文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