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阅读答案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课文中蝉、螳螂、黄雀的关系,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_________”。

2、朗读课文时,要注意不同的人物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吴王是一国之主,读他的话应该读出____________的语气;少年只是一名侍从,读他的话应该读出____________的语气。

3、如果排演课本剧,吴王和少年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呢?在括号里写下来。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4、“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里的“终于”可以去掉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王问前两个问题的时候,少年都只是针对问话,简单回答。你认为少年的做法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高傲恭恭敬敬

3、举起弹弓,天真地

好奇地

一本正经

饶有兴趣

4、不可以。少年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已经转了三个早晨,“终于”一词说明少年是有目的转,目的就是为了让吴王发现。

5、我认为少年的做法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做吴王才不会有戒心,这样循序渐进才能使吴王明白利害关系。

拓展:《螳螂捕蝉》优秀教案

【教材简介】: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从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考虑问题要全面,做事要周全。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

3、表演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

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体会少年的聪明,弄清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重组课文,落实重点,并围绕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重在发展学生语言,注重培养创造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后,对课堂教学过程做好合理、有效的反思,从而有效改进自身的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设计思路】:

由成语交流引入对课文的学习,继而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重点引导学生品“劝”,感悟人物形象,通过大臣的“劝”与少年的“劝”的对比以及对少年语言行为的品读,体会少年的聪明,学习通过委婉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把握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指导学生表演故事,提高能力落实运用。

【教学过程】:

一、 说成语,导入学习

1、师:同学们,学习到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成语,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在这些成语中,有哪些是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呢?

4、指名回答

5、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师板书课题:螳螂捕蝉。学生齐读课题。)

二、 品读“劝”,感悟人物

(一)学习大臣的“劝”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一些大臣们却反对,这是为什么?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但如果……)

追问:那么吴王为什么要出兵攻打楚国呢?(“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

3、师:比较一下,你赞同谁的意见?为什么?(大臣们,他们考虑比较周全。)

4、师:是啊,但是面对大臣们的反对,吴王怎样?

(“可是吴王固执……谁敢来……处死他!”)

5、指导读好吴王的话:指名读——齐读

追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吴王主观、专横、固执、甚至有点凶狠残暴。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故事,品读“劝”

1、轻声读课文2-12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说,师相机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

2、讨论:这位少年仅仅要为吴王讲这个故事吗?你能从哪些地方找到理由?

(1)“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想去劝说吴王。”“可是,……怎么办呢?”

(2)“……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少年冒死巧谏吴王的决心、勇气和智谋,他非常爱国。)

(3)“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提问:从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表现了少年的欣喜激动之情,表现了机会的来之不易。)

(4)“我在打鸟”(表现了少年的机智)

“吴王来了兴趣”(说明少年的话起了作用,显示了他的机智。)

3、师:少年的故事讲得怎样?(形象生动,鲜活有趣。)抓住各种人物的动作来体会。

师:少年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吴王听了仿佛真看到了这一有趣的景象,这足以证明这少年非常机智。

4、师:那么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劝说吴王取消攻打出国的念头。)

追问:他的理由是什么?(“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隐伏着祸患呢!”)

师:对,这既是少年告诉吴王不要轻易攻打出国的理由,也是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文章的中心。(板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学生齐读这句句子

5、师: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吴王有什么反应?(“……恍然大悟,连声说……取消了……念头。”)

(1) 理解:恍然大悟

(2) 问:吴王从少年的话中悟到了什么?

(吴王受到了少年的启发,明白了他攻打楚国的想法,也好比这蝉、螳螂、黄雀,只顾了眼前的利益,却没考虑到身后的隐患。)

(3)吴王眼前的利益是什么?(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

吴王身后的隐患是什么?(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4)纵观全文,哪两句话前后照应?

(“大臣们以为……”和“蝉、螳螂、黄雀,它们……”)

6、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比较“劝”,感悟人物

1、教师引导: 大臣们劝说吴王是因为——(生答),少年也劝说吴王是因为——(生答),他们都是为了——(生答:国家),他们都有一颗——。

2、问:都是劝,可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3、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

(指名答:少年通过讲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4、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

(指名答: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5、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指名答:智劝、巧劝。)

6、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答:足智多谋、有勇有谋、有胆有识、胆识过人、机智勇敢)

三、表演故事,深入体会

1、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

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

(强调: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2、一组同学表演,其余学生做导演,策划一下在适当之处加入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3、指名一组表演,适当点评。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2、学了课文,你想到了哪些词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思前想后、瞻前顾后、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五、布置作业

1、 课后第3题

(1)处死:“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

(2)死命令:“死”表示不可更改。

2、 课后第4题

因为吴王从少年的话中受到了启发,想起了大臣们的分析,他明白了自己想要攻打楚国的这一做法,就好比蝉、螳螂、黄雀,只顾眼前的利益,却没考虑到身后所隐伏的隐患,即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所以,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 补充

(1)积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思前想后、瞻前顾后、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2)联系实际,说说对“蝉、螳螂、黄雀,他们都一心想得到……隐伏着祸患呢!”的理解。

(例:贪玩***一时快乐而不做作业,结果考试考不出,老师批评,父母责骂,升学成问题……)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

学习

驱动型作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驱动型作文,内容包括驱动型作文范文800字,驱动型作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驱

学习

如何设置让网速变慢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设置让网速变慢,内容包括怎么才能让网速变慢,升级光纤后网速变慢。如何设置让网速变慢。网络速度决定了你上网的体验感觉,但是有时候你的网络会被别人蹭,于是降低网速让对方知难而退是个好办法,下面和大家分享如何设置让网

学习

美国卡车怎么设置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美国卡车怎么设置,内容包括美国卡车怎么设置最流畅,美国卡车怎么打开语音导航。每一种车都有其设置方式,相信大家在生活当中都接触过,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国卡车怎么设置,欢迎阅读!

学习

为高考生加油的祝福语(精选)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为高考生加油的祝福语(精选),内容包括高考加油的祝福语霸气,高考加油鼓励祝福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祝福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祝愿的对象不同,祝福语分为吉日喜庆祝福语、寿诞祝福语、事业祝福语、祝酒词等。

学习

为母校高考生加油的祝福语(精选)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为母校高考生加油的祝福语(精选),内容包括高考加油的祝福语简短,大学生高考加油祝福语。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祝福语的情况还是蛮多的,祝福语有助于促进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祝福语才是走心的呢

学习

80岁老人女追悼会悼词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80岁老人女追悼会悼词,内容包括女老人逝世简短悼词,老年女人逝世悼词。一、悼词要怎么写

学习

关于文静的女生作文600字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文静的女生作文600字,内容包括一个文静的女孩作文500字,我变文静了作文600字。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关于文静

学习

周氏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周氏,内容包括周姓在百家姓周排第几,关于周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周氏一般指周姓。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属于以氏族和国名作氏。截接下来就带来周氏-姓周的名人-周姓起名字-周姓的起源与家谱,

学习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徐庶进曹营歇后语,内容包括徐庶进曹营歇后语下半句,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下一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歇后语吧,你所见过的歇后语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徐庶进曹营歇后语,仅供参考

学习

螳螂捕蝉文言文及翻译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螳螂捕蝉文言文及翻译,内容包括螳螂捕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螳螂捕蝉文言文完整版。导语:《螳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下面为你整理的螳螂捕蝉文言文及翻

学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内容包括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富

学习

螳螂捕蝉的文言文翻译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螳螂捕蝉的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螳螂捕蝉的文言文翻译和注释,螳螂捕蝉文言文完整版。螳螂捕蝉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以下是整理的螳螂捕蝉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沉船读后感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沉船读后感,内容包括沉船读后感3000字,沉船读后感200字。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沉船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参观王蔚墓心得体会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参观王蔚墓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参观王蔚墓心得体会1500字,参观王蔚墓心得体会2019年。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参观王蔚墓心得

学习

雪儿的短文及答案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雪儿的短文及答案,内容包括雪儿三年级阅读答案,写雪儿的句子50字。《雪儿》是一篇课文,不知大家读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是雪儿的短文及答案,欢迎阅读。

学习

初三定语从句题及答案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定语从句题及答案,内容包括初三定语从句知识点,初三定语从句讲解。㈠.单项选择

学习

谢冕《永远的校园》阅读答案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谢冕《永远的校园》阅读答案,内容包括永远的校园谢冕课文句子解析,永远的校园谢冕。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

学习

覃子豪《向日葵》阅读答案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覃子豪《向日葵》阅读答案,内容包括覃子豪向日葵赏析,覃子豪和向日葵朗读。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

学习

丁香结阅读答案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丁香结阅读答案,内容包括丁香结阅读答案100字,丁香结阅读答案七年级。导语:阅读短文《丁香结》,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

自学考试英语(二)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自学考试英语(二)阅读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自考英语阅读二答案,自学考试英语二模拟试题。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精

学习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孙叔敖遇狐丘丈人》阅读答案附翻译,内容包括孙叔敖遇孤丘丈人译文,孙叔敖遇狐丘大人文言文翻译。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

学习

阅读题《包拯字希仁》答案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阅读题《包拯字希仁》答案,内容包括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包拯字希仁原文答案。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