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原话为“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收录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修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希望大家喜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附注:本文一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同时还被选入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13课(2011年版)等。 在语文出版社中,本文开头还有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这一段话,其他几处也有改动。据语文出版社中所写,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嘹liào望 彷徨páng huáng

2、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3)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2、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于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拓展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其见解可谓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劝说语重心长。它对我国学生是一剂良药,每个人读后都会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学习

把妹必备薛定谔把妹法

阅读(52)

“薛定谔把妹法”其灵感来自著名的物理学假设“薛定谔的猫”。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把妹必备薛定谔把妹法,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保安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保安公司年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保安公司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保安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保安公司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3篇)

学习

注销登记申请书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注销登记申请书,内容包括注销登记申请书在哪下载,注销登记申请书模板。写申请书的注意事项(1)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学习

广州社保怎么查询缴费记录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广州社保怎么查询缴费记录,内容包括广州社保缴费记录在哪里查询,广州医保怎么查询缴费记录。在社会保障的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一是德国在俾斯麦时期首创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在1935年美国建立全面社会保障制度,并将社会保障制度化

学习

最佳员工的奖评语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最佳员工的奖评语,内容包括员工表现好的评语,年度优秀员工的评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评语吧,通过评语的导向作用,我们可以引导某项工作或教育活动朝正确方向发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评语感到

学习

阿信经典语录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阿信经典语录,内容包括阿信经典语录100首,阿信经典语录。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对某些事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言论的实录或摘录。那什么样的语录才是走心的语录呢?下面是为大家

学习

展览活动方案(精选)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展览活动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展览馆活动方案怎么写,展览活动方案。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展览活

学习

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跌倒坠床预防措施,内容包括跌倒坠床预防措施检查标准,跌倒坠床预防措施不包括哪一项。患者入院2时内护士根据跌倒或坠床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评估,评估结果45分以上为为危险人群,护士将告知患者(或家属)目前病情,可能发生

学习

那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小学作文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那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小学作文,内容包括作文那一次我流眼泪了小学生写的,作文那一刻眼眶湿润。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

学习

攀岩时如何防冲坠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攀岩时如何防冲坠,内容包括攀岩防坠方法大全,攀岩先锋冲坠。攀岩时也许你真的不害怕冲坠,但这也不意味着你的坠姿就很舒服,因为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攀岩时如何防冲坠,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学习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初一文言文狼原文和翻译。在我们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有我们遇到不懂的是正常的。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

学习

《盲子失坠》阅读答案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盲子失坠》阅读答案,内容包括盲子失坠文言文翻译,盲子失坠原文译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盲

学习

保安公司劳务派遣合同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保安公司劳务派遣合同,内容包括保安公司劳务派遣合同范本,保安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合同。保安公司劳务派遣合同(精选5篇)

学习

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内容包括祢衡击鼓的典故,击鼓骂曹的典故。祢[mí]衡的性格十分高傲,因此也得罪了很多人,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说的就是他的这种性格。祢衡最后是被误杀的,究竟是被何人所杀?接下来就带来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希

学习

小英雄雨来课文原文

阅读(235)

本文为您介绍小英雄雨来课文原文,内容包括小英雄雨来课文原文全文,小英雄雨来课文原文。小英雄雨来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为大家整理了小英雄雨来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习

小英雄雨来课文内容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小英雄雨来课文内容,内容包括小英雄雨来课文内容简介,小英雄雨来的课文。《小英雄雨来》是管桦创作的中文中篇小说,小学课文是其中的节选部分,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小学《小英雄雨来》课文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

《刷子李》课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刷子李》课文,内容包括刷子李课文朗读,刷子李课文笔记。引导语:想必很多人都学过《刷子李》这篇课文,而相关的《刷子李》课文原文哪里有呢?接下来是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刷子李》课文,欢迎阅读!

学习

锡林郭勒大草原课文教学设计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课文教学设计,内容包括锡林郭勒大草原课文,锡林郭勒大草原三年级课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

学习

白公鹅课文理解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白公鹅课文理解,内容包括白公鹅课文每段解析,白公鹅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最早在南朝梁国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出现。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白公鹅课文理解

学习

初中课文理想原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课文理想原文,内容包括中学课文理想全文,初中课文理想。理想这篇课文中诗人主要是借助比喻的手法,形象化地阐述道理、赞美理想的。以下是整理的初中课文理想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为人民服务课文原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为人民服务课文原文,内容包括为人民服务课文原文朗读,为人民服务课文原文笔记。《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篇演讲稿,观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易懂,自然,朴实。以下是整理的为人民服务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