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译文及注释

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译文及注释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王安石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译文】

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

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

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注释】

①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龙安:即龙安津,在江宁城西二十里。吴氏女子:指王安石长女,适浦城人吴充之子吴安持。因古代女子出嫁后从夫姓,故称吴氏女子。吴安持当时在汴京任官。

②汝:你,指吴氏女子。

【创作背景】

元丰五年(1082),王安石送弟王安礼赴京任尚书左丞。从熙宁九年(1076)罢相返金陵至是时,王安石已七年未与长女相见,此番送弟,触景生情,更为思念远方的女儿,诗人饱含深情,融情入景,写下这首七绝寄予她,表达了父女之间的骨肉至情。释普闻《诗论》赞此诗:“拂去豪逸之气,屏荡老健之节,其意韵幽远,清癯雅丽为得也。”王安石的长女亦能作诗,曾有寄父》一绝云:“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和泪看黄花。”王安石在此前后还写了《寄吴氏女子一首》、《寄吴氏女子》、《次吴氏女韵二首》等,可见父女情深。

诗文赏析

王安石是一位大***治家,也是一位有丰富感情和平凡心的平常人。他这首借送弟兼寄女儿的诗,充分表现了一个兄长、一个父亲对亲人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实是写给女儿的,是为了送弟的缘故,来到龙安江边,触景生情,想起女儿出嫁时的复杂心情,不由得再次泪下沾衣。封建社会女子出嫁后,与父母的关系就疏远了,骨肉分别,给父亲的心灵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孩子的家庭幸福又是父母所期盼的,因而分别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很少有父亲如此真实地表露对女儿出嫁的种种无可名状的心态,王安石却深切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平凡的父亲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说来到江边送弟,同样的荒烟凉雨,同样的骨肉分离,这种场面又一次经历,怎不让人泪下沾衣。诗人说“泪下”而又“不自知”,正写出了站在江边遥望亲人远去时痴凝的神态,其中感情深厚沉郁。后两句说,除了春风吹绿了沙滩这一点与当年不同,一切都和当年送你出嫁时是一样的让人伤感。而“除却”一句又特巧妙,把春来草绿、凄迷伤情的景色特点反而加强了,风物一如往日,而今亲人却各自东西,心里必会伤怀和感慨。

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译文及注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译文及注释

学习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什么叫小李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什么叫小李子,内容包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什么叫小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是小李子吗。莱昂纳多为什么叫小李?莱昂纳多的中文译名也可以译为李奥纳多,所以有些粉丝会叫他小李哥或者小李子。近日莱昂

学习

影视制作中的彩色还原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影视制作中的彩色还原,内容包括把黑白照片还原成彩色,影视后期处理美化教程。在企业宣传片中,彩色还原的好坏是每个摄制人员都关心的事情,也是衡量企业宣传片质量的标准之一。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影视制作中的彩色还原,供参考

学习

思念已故母亲的句子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思念已故母亲的句子,内容包括对天堂母亲思念的句子,母亲思念孩子的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下面是整理的思念已故母亲的句子,欢

学习

余秀华诗歌精选大全

阅读(67)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余秀华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

余秀华的诗和经典语句

阅读(61)

余秀华的诗歌中有许多爱情诗。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体带有残缺的女人,她对爱的缺失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她的爱情诗并不满足于对爱情欲望的诗意呈现,而是极力展现出丰富复杂、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体形象。下面是整理的余秀华的诗和

学习

思念已故父母的诗句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思念已故父母的诗句,内容包括思念已故父母的诗句古诗,子女思念父母的诗句。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思念已故父母的诗句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为您整理的'思念已故父母

学习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念奴娇 赤壁怀古,内容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

学习

到底近义词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到底近义词,内容包括到底近义词是什么词,到底近义词二年级。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

学习

叫花鸡作文600字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叫花鸡作文600字,内容包括小学五年级600字叫花鸡作文,常熟叫花鸡600字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帮

学习

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内容包括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开幕式,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火炬样品。亚洲室内运动会是中国澳门第一次承办亚洲地区综合运动会,也是中国澳门所举行的第三个综合运动会。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第二届亚洲室内

学习

导游常识:明朝国号为什么叫大明?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导游常识:明朝国号为什么叫大明?,内容包括为什么明朝和其他汉人国号不同,明朝国号是明还是大明。导游主要分为中文导游和外语导游。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引导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决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给予游客食、宿、行等

学习

小学生期末如何自评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期末如何自评,内容包括小学生期末自评100条,小学生学期自评怎么写。自评是受试者采用自陈量表或其他工具来评量自己的心理特质或行为表现的评量方法,主要是用在难以用其他方法来收集所需资讯的场合。大家爱知道期末自

学习

关于元朝诗人白朴的诗词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元朝诗人白朴的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元朝诗人白朴的诗词摘抄,元代白朴的古诗。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

学习

集团董事长新年致辞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集团董事长新年致辞,内容包括集团董事长新年致辞,2022董事长新年致辞。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致辞吧,致辞讲求条理性,有思路、层次、结构的要求。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致辞才是好

学习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原文及译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重帏深下莫愁堂全文,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赏析。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

学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及注释

阅读(7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鉴赏及译文答案

阅读(51)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下面是整理的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鉴赏及译文答案,欢迎大家

学习

《解厄鉴》原文及译文

阅读(109)

晏殊北宋著名词人。历居要职,官至宰相。下面是为你带来的《解厄鉴》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王安石的《孤桐》阅读答案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王安石的《孤桐》阅读答案,内容包括王安石孤桐阅读答案,孤桐宋王安石注音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

学习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注释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注释,内容包括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古诗翻译,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海雾原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

学习

《樊绦列传》原文与译文赏析

阅读(66)

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下面是整理的《樊绦列传》原文与译文赏析相关内容。

学习

屈原《天问》的详细译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屈原《天问》的详细译文,内容包括屈原的天问原文及解释,屈原天问的深度解析。《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屈原《天问》的详细译文,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