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格式模板
在大学里,同学们不可避免了要写各种大大小小的论文。那么,大学论文应该如何写呢?大学论文的格式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大学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论文格式 篇1
1.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2论文由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组成。
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二)”;三级标题“3.”
3.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25cm
4.正文:
(1) 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3) 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 二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 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
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7) 注释 (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
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注释的格式要求:
A、著作: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B、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C、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3篇。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论文题目××××××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
大学论文范文
摘要
在阐释巨灾保险相关概念,包括巨灾、巨灾损失、巨灾风险和巨灾风险管理、巨灾保险和巨灾保险体系等的基础上,分析了巨灾保险的可行性。
紧接着介绍了国外先进的巨灾保险项目及其特色,并分析了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现状,并进一步从公众保险意识、保险市场的发展、***府角色定位错误各方面分析了构建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
之后,总结国外在巨灾风险管理尤其是巨灾保险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策建议,包括加强巨灾投保宣传,鼓励公众参与巨灾保险、大力推广巨灾再保险以及风险证券化、明确***府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能。
关键词:巨灾风险风险管理巨灾保险再保险
一、概念的界定
(一)巨灾
巨灾的界定,目前学界尚未明确统一,各有不同的判断方式和标准。
常见的判断方式有四种一是从全人类的角度,把巨灾定义为“导致严重的成本损失,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生存的事件”二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如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认为,“如果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而必须依靠区域间或国际援助,那么这场自然灾害就被定义为巨灾”三是从整个保险行业的角度,如美国联邦保险服务局下设的财产理赔服务部(PCS),它基于整个行业的角度,按照年的价格水平,将巨灾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四是从单个保险公司的角度。
一般表现为单个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内部标准,由于各个保险公司的财务能力千差万别,从该层面上显然不可能设立一个共同的标准。
可以看出,影响范围、经济损失是定义巨灾的主要标准,而不同国家、地区、机构在将标准具体化时又因时因地制宜,如美国保险服务局(ISO)在1998年给出的标准,即“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日本的地震保险经营则将超过750亿日元的损失定为巨灾。
此外,人员的伤亡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有学者提出,巨灾导致的死亡人数应在万人以上,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伤亡大小不能简单地用绝对数衡量,而应根据伤亡人数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比例而定。
承灾主体的规模大小、所处的时空范围也在研究中被关注,以体现不同客观条件下主观判断的差异[1]。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巨灾是指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灾害。
(二)巨灾风险
根据巨灾和风险的定义可以得出,巨灾风险就是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指某种巨灾事件损失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相对于普通风险,巨灾风险有着自身的特点,包括:
a.灾害发生频率低。
普通风险一年中可能发生几十次,而巨灾风险可能每年偶有一遇,甚至百年不遇。
b.影响范围广,相关性高。
普通风险发生只会影响保险范围内的一个或几个标的,而巨灾风险却往往会涉及到一定地域内的大量保险标的。这个特征使得巨灾风险往往难以分散,它是巨灾风险不可保的直接原因造成损失严重。巨灾风险一旦发生,损失惨重,甚至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破产。
c.预测困难。
无论是自然灾害或是人为灾祸,巨灾都难以预测。
自然灾害的预测常常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地震等,而灾害的低发生率导致灾害数据的难以收集,间接造成灾害研究和探索受阻,也增加了预测的难度。
d.地区差异大。
自然灾害的地区差异尤其明显,洪水、台风、咫风、地震等灾害往往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中国地域广阔,地区的差异也更为突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三)巨灾保险
保险是通过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而对偶然损失进行共同分担的一种机制。传统的保障意义上的保险只针对纯粹风险,而不包含投机风险。
投保人通过保险合同将本应自行承担的风险损失转嫁给保险人,以交纳一定的保险费为代价,换取对未来不确定的`、巨大风险损失的经济保障,风险的损害后果由此得以减轻或消化。
保险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它既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也是双方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关系。它以契约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通过缴纳保险费建立起保险基金,以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保险对特定危险事故或特定事件的发生所导致的损失,运用多方集体力量,根据合理的计算,共同建立基金。
保险还是一种法律关系。
保险活动是通过合同实现的,它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承担支付保险费的义务,换取另一方对其因意外事故或特定事件的出现所导致的损失负责经济补偿或给付的责任。
因此,巨灾保险是一种依据法律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具体的说,它是指保险双方当事人通过签订合同,规定在巨灾发生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巨灾保险与普通保险的区别在于触发合同实现的条件是巨灾而非其他事件。
(四)巨灾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最初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风险社会的到来大大拓宽其使用范围,近年来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巨灾风险管理就是其中一种。
由风险管理的含义可知,巨灾风险管理就是通过识别、预测、预防和控制等措施将巨灾损失降至最低的过程。
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使巨灾风险管理更加复杂,首先,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其风险管理主要关注效率目标,即以最小的成本化解最大的危机,而巨灾风险管理还必须关注公平等多重目标其次,风险管理中的成本计量本身就很困难,巨灾风险影响范围的广泛进一步增加了计量难度再次,巨灾风险管理所需成本巨大,要求社会各方共同分担成本,而同时巨灾风险管理具有外部性,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个人家庭和企业都不愿意承担这部分成本,成本分担是巨灾风险管理中的重要难题,这也是本文研究巨灾保险体系的出发点。
二、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xxx
参考文献
[1]黄媛媛.“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析”,《消费导刊》,2012年第3期。
[2]陈海生.“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2010年4月,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张金林.“现代保险功能一般理论与中国特色”,《中南财经***法大学学报》,2004年6期。
[4]杜林.“重大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下保险经营模式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5]陈长林等.“保险公司对巨灾再保险的需求”,《世界地震译丛》,2011年第3期。
[6]张宗***.“我国***府主导下的巨灾保险制度研究”,《金融与经济》,2013年第5期。
[7]高舜嘉.“道德风险—我国再保险供给不足成因的新视角”,《改革与战略》,2012年04期。
[8]Gurenko,E:Catastrophe Risk and Reinsurance[M],London:Haymarket House,2004.
[9]ISO(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Catastrophe Risk Securitization,Insurer and Investor Perspectives[R],2004.
[10]RobertGoshay, Richard Sandor. An Inquiry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a Reinsurance
FuturesMarket.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1973,(2):56-66
大学论文格式 篇2
一、毕业论文格式
1、装订顺序统一规定为:
封面
中文摘要(一页)
英文摘要(另一页)
目录(正文(前言、本论到3级标题)、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正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封底。
2、所有变量、矩阵、向量和公式均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字体同正文),或用斜体。
3、所有***和表要有***名和表名,全文按章统一编号。***名置于***下方,居中;表名置于表上方,居左。
4、中文统一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统一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
5、中文和英文文摘要中的“关键词”部分书写方式为: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
key words: keyword 1; keyword 2; keyword 3
6、正文必须引用全部参考文献。
7、参考文献的编号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中、外文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后,期刊的著录格式为: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写出,超过3人只写前三名,后加“等”或“et al”)、文章标题、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等;***书为: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或全书页码)。
二、毕业论文内容基本要求
1、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2、无明显抄袭痕迹。
3、论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思路清晰、布局合理、结构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