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治舞台。要想在***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创作背景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2][3][4]

名家点评

宋代蔡绦《西清诗话》: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刘云:托兴可伤。又云:起得浑浑,称题。“蒸”、“撼”偶然,不是下字,而气概横绝,朴不可易。“端居”兴感深厚。末语意长。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浑浑不落边际。三、四惬当,浑若天成。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此诗,人知其雄大,不知其温厚。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便别。三、四典重,句法最为高唱。后托兴可伤。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浩然“八月湖水平”一篇,前四句甚雄壮、后稍不称;且“舟楫”、“圣明”以赋对比,亦不工。或以此为孟诗压卷,故表明之。

清代刘邦彦《唐诗归折衷》:唐云:气势在“蒸”、“撼”二宇。

清代邢昉《唐风定》:孟诗本自清澹,独此联气胜,与少陵敌,胸中几不可测(“气蒸”一联下)。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襄阳律其可取者在一致,而气局拘迫,十九沦于酸馅,又往往于情景分界处为格法所束,安排无生趣,于盛唐诸子,品居中下,犹齐梁之有沈约,取合于浅人,非风雅之遗音也。此作力自振拔,乃貌为高,而格亦未免卑下。宋人之鼻祖,开、天之下驷,有心目中当共知之。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孟浩然以“舟辑”、“垂钓”钩锁含题,却自全无干涉。

清代毛先舒《诗辩坻》:襄阳《洞庭》之篇,皆称绝唱,至欲取压唐律卷。余谓起句平平,三四雄,而“蒸”、“撼”语势太矜,句无馀力;“欲济无舟楫”二语感怀已尽,更增结语,居然蛇足,无复深味。又上截过壮,下截不称。世目同赏,予不敢谓之然也。襄阳五言律体无他长,只清苍酝藉,遂自名家,佳什亦多。《洞庭》一章,反见索露,古人以此作孟公声价,良不解也。

清代张惣《唐风怀》:南村曰:起得最高。当时皆惊“云梦”二语为名句,其气概故自横绝,不知“涵虚”句尤为雄浑,下二语皆从此生。

清代王士祯《然灯记闻》:为诗须有章法、句法、字法……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字、“撼”字,何等响,何等确,何等警拔也!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前半何等气势,后半何其卑弱!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起法高深,三、四雄阔,足与题称。读此诗知襄阳非甘于隐遁者。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此诗脍炙止在三、四,未尝锤炼,自然雄警,故是不易名句。后半述意正得稳婉。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唐人上达官诗文,多干乞之意,此诗收句亦然,而同意则超绝矣。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冯舒:通篇出“临”字(按诗题一作《临洞庭湖》),无起炉造灶之烦,但见雄浑而兼潇洒,后四句似但言情,却是实做“临”字。此诗家之浅深虚实法。冯班:次联毕竟妙,与寻常作壮语者不同。纪昀: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无名氏:三、四雄奇,五、六道浑又过之。起结都含象外之意景,当与杜诗俱为有唐五律之冠。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学习

桂林采风报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桂林采风报告,内容包括桂林采风报告范文,桂林兴坪古镇采风报告1000字,桂林外出采风实践报告。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桂林

学习

长春社保缴费基数表数据公布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长春社保缴费基数表数据公布,内容包括长春社保退休缴费基数怎么算,10年长春社保缴费基数,长春一汽内退社保缴费基数。长春社保缴费基数最新标准2023是什么?理了长春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信息,感兴趣

学习

工资结算协议书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工资结算协议书精选,内容包括工资结算协议书模板,拖欠工资和解协议书,欠工资协议书模板。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协议书的重要性,协议书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大家知道协议书的格式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工

学习

描写桂林的句子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桂林的句子,内容包括描写桂林的句子,描写桂林的优美句子,赞美桂林山水美景的句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句子?下面是为大家收集

学习

甘肃麦积山景点导游词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甘肃麦积山景点导游词通用,内容包括麦积山导游词1000字,天水麦积山导游词1200,麦积山导游讲解词。作为一名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应当如何写

学习

临水临电上半年个人总结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临水临电上半年个人总结精选,内容包括临电个人工作总结,临水临电的工作总结,临水临电年终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来为自

学习

沟通作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沟通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沟通作文600字,沟通作文素材,沟通作文高中800字。一、沟通作文概念沟通(communication)是人们分享信息、沟通作文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沟通作文个

学习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内容包括天水麦积山导游词1200,甘肃麦积山导游词1000字,天水麦积山导游词150字。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

学习

财务报销工作总结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报销工作总结精选,内容包括财务报销工作总结工作流程,费用报销岗位工作总结,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工作总结。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颇丰,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了。相

学习

比和比例教学反思通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比和比例教学反思通用,内容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

学习

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内容包括年终工作总结2023最新完整版,年终工作总结部队,年终工作总结最新范文大全。一、作用它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依据

学习

信用社的竞聘演讲稿通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信用社的竞聘演讲稿通用,内容包括信用社中层竞聘演讲稿14篇,信用社会计主管竞聘上岗演讲稿,信用社竞聘后备人才演讲稿范文。一、什么是演讲稿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

学习

招聘意向协议书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招聘意向协议书精选,内容包括招聘意向协议书作用,招聘意向协议书,招聘协议书模板范文。协议书格式

学习

秋分的经典诗词精选24首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秋分的经典诗词精选24首,内容包括秋分的经典诗句大全,秋分经典诗词30句,秋分诗词经典句子。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下面是整

学习

《待储光羲不至》翻译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待储光羲不至》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待储光羲不至,待储光羲不至翻译,待储光羲不至解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

学习

征人怨的古诗赏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征人怨的古诗赏析,内容包括征人怨的古诗,《征人怨》全诗赏析,征人怨古诗讲解动画。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整理

学习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全诗赏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全诗赏析,内容包括送綦毋落第还乡古文翻译,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古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翻译及赏析。《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对友人科考落第一事多方给予慰藉和劝

学习

《登高》全诗杜甫赏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登高》全诗杜甫赏析,内容包括登高全诗杜甫,杜甫诗登高全诗赏析,登高杜甫的全诗和赏析。《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

学习

《湘南即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湘南即事》阅读答案及赏析,内容包括湘南即事阅读理解答案,湘南即事翻译及赏析,湘南即事戴叔伦阅读答案。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

学习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内容包括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题,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100字,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论文。《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

学习

效古词赏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效古词赏析,内容包括效古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效古词施肩吾,怀古词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整理的效古词赏析,欢迎阅读,

学习

《马嵬》原文及赏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马嵬》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马嵬原文,马嵬诗赏析,马嵬全文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整理的《马嵬》原文及赏析,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