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赏析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赏析

《清江引·秋怀》为元代张可久所作的一篇散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下面是整理的《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清江引·秋怀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译文

凛冽的西风,像是要把家里人写的信吹过来一样,问我什么时能回去?

大雁在满是长满红叶的秋林上空长鸣而过,远离家乡的游子,醉卧在秋菊盛开的园中,思乡的梦里隐约听到秋雨轻打着芭蕉,声声不断。

注释

清江引:曲牌名。

未:什么时候。

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花地:菊花满地。

赏析

这首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写出作者是十分心急的,急得发愁,也许正遇上某些事,回乡无望,因而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似乎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做个好梦,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显然受了《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启导,而《西厢记》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的“碧云天,黄叶地”,亦为感秋之作。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便足以回答“归期未”的提问了。

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无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视作诗人因家信问起归期而惆怅苦闷的应接。可以这样想象:诗人因在现实上不可能回到万里以外的乡园,无语可复,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歉疚。他抬头望天,想看看那传书的鸿雁可在,结果发现“雁啼红叶天”,大雁似乎也在为他发出悲鸣。满地秋菊盛开,但那并不是故园的黄花,诗人只能借酒狂饮,在酩酊中暂忘乡愁。入夜了,他希望能在梦中实现回乡的心愿,可是“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蕉叶上的雨声又无情地提醒着他的孤寂。“问我归期未”,不敢答复,至此也无须答复。小令的这三句景语,在时间的跨度上可前可后,代表了“秋怀”的一贯凄凉,确实是颇见妙味的。

应该说这个概括在这首短小精悍的曲里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至于熔铸名句这点,恐怕元曲三百首里没有多少非香艳的题材的作品能跳出唐宋的成就。

回到曲上,“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看似简单,实则也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唯一比较特别之处是以西风送信,这个并不是很多见,古人一般是鱼传尺素,雁寄归思,青鸟传音,西风送信便是把西风拟人,赋予看似凛冽的西风一点人情味;“问我归期未”,平实却亲切,仿佛正面对面问话一般。又令人想起“道是归期未有期”这种情怀,有点淡淡哀愁。可见,这两句应该没有经过太多斟酌,完全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读来也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这一句其实颇为经典,既充分体现张可久“清丽派”的作风,又充分体现曲在营造意境上对诗词手法的传承,强调了一种有构***讲究的***画般的美感。这一句却能够从人的多种感官角度把一种写来写去的思乡情怀具体化,形象化,把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里,虽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又因作者能对颜色、声音、炼字、音韵都做出很好地把握,使得此曲经得起反复的品读。

“红叶”“黄花”秋意尽显,颜色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脑海中立即出现相似的画面;“啼”“醉”可以说是有炼字的功夫在内的,雁啼虽不同于杜鹃啼,但只要说到啼声,总是会有些感情在其中,无非雁就是像“我”一样,呼唤着同伴南迁,顺便一提,张可久是浙江人,也就是南方人,那么北雁南飞对于他的意义就更为具体了,而这啼声中,也夹杂着一些复杂的情绪,也许隐含了悲伤、急切、思念、担忧等等,“醉”作者认为黄花遍地的景色醉人,但有道是景不醉人人自醉,能够归乡的喜悦心情才真正让作者沉醉其中;芭蕉雨声秋梦里,芭蕉在古代是有特定所指的意象,一般指代愁思、闺思、乡怀、悲凉,而雨打芭蕉一般是指愁上加愁,不可排解。李清照就常用芭蕉的意象。作者是十分心急的,急得发愁,也许正遇上某些事,回乡无望,因而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似乎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做个好梦,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从押韵这方面来说,不看曲有没有固定韵位,应该是没有的,“里”“未”“地”“里”都是有押韵的,故而朗读起来,此曲也是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的。当一句话,一首曲有一种让人在相似的情形下想起的力量时,已经可以算是成功的作品。正如每逢秋夜下雨时,都会想到“芭蕉雨声秋梦里”以及另一些无名氏的作品“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把几种意境重叠在一起,然后整理起自己种种的愁绪。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创作背景

此小令为作者秋风中接到远自万里之外寄来的家信时,内心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具体作年不详。

名家点评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邓元煊: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新语俊,字响调圆。“雁啼”一联,堪称妙对。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浙江庆原路(路治今浙江宁波)人。曾多次做路吏这样的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以上见曹楝亭本《录鬼簿》)。钱惟善《江月松风集》中有《送张小山之桐庐典史》诗,可知其又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见李祁《云阳集·跋贺元忠遗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犹在世。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一带,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

练习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末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4.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2分)

5简析.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的表现手法。(3分)

阅读答案

1.作者从自然景物入手,通过视觉,如西风、红叶、黄花、芭蕉和听觉,如雁啼、雨声的描写,细腻而形象地渲染出作者思乡情切。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因无法回乡而心生焦虑,但焦急之情却无从排遣。此时的芭蕉雨声就越发显得恼人心绪。

2.问我归期未是词的中心句,悲伤、惆怅的氛围由此展开。词尾以梦结束,

3.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4.用西风红叶芭蕉雨声(至少写出4个)(1分)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1分)解析:西风红叶芭蕉雨声这些都富有季节特征的常见意象,秋意尽显,颜色鲜明,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情。

5.①问归期却以景作答,融情于景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1分)②借北雁飞翔于如醉的霜林和在长空地哀啼;诗人在黄花满地的疏篱边醉饮;秋雨打蕉叶惊醒思乡梦的形象画面,写出了作者因不能回乡,力求排解郁结心中的的思乡怀远之情而不得的苦闷。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赏析

学习

数码相机三脚架保养要点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数码相机三脚架保养要点,内容包括相机三脚架购买需要注意什么,数码相机三脚架使用说明,三脚架保养。数码相机我们都知道需要保养,殊不知三脚架也是需要我们保养的,以下是整理的数码相机三脚架保养要点,欢迎参考阅读!

学习

冰箱使用常识有哪些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冰箱使用常识有哪些,内容包括冰箱疏通器使用方法,冰箱使用年限多少年,小冰箱开关怎么使用。许多消费者把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买回家后就要赶紧试用一下,目的就是看看买回家的电器是否存在问题。其实,对于家家都需要

学习

婚礼新郎誓言致辞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婚礼新郎誓言致辞精选,内容包括婚礼新郎誓言致辞简短大气,婚礼誓言和新郎致辞不一个环节吗,新郎誓言走心文案。结婚典礼是属于每一对步入婚姻殿堂新人的一个神圣浪漫的时刻,为了结婚典礼能够完满、能够别出心裁、能够珍藏回

学习

抛砖引玉造句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抛砖引玉造句精选,内容包括抛砖引玉造句子大全,抛砖引玉造句100句,抛砖引玉造句200字。造句简介含义: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

学习

领风者读后感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领风者读后感,内容包括领风者读后感范文,领风者读后感200字,领风者读后感观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领风者读后

学习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精选,内容包括青少年心理成长导师,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例6篇,成长导师工作笔记范文。什么是工作总结“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

学习

生活电器品牌标语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电器品牌标语,内容包括电器的正规标语,家电品牌标语,电器行业宣传经典语录。1、生活有奔宝,美味逃不了。

学习

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区别有什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区别有什么,内容包括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区别,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哪个值得买,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拍出来不一样。单反数码相机就等于专业相机,它可能帮你实现所有你想通过摄影实现的目的,下面是收集整理的

学习

采购电器合同精选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采购电器合同精选,内容包括电梯设备采购及安装合同,办公用品及耗材采购合同,幼儿园设备采购合同范本。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随时随地,各种场景都有可能使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常见的合同书是

学习

启蒙老师作文通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启蒙老师作文通用,内容包括启蒙老师作文,我的启蒙老师作文500字左右,启蒙老师作文100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整理的启蒙

学习

电器购销合同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电器购销合同精选,内容包括简单电器购销合同书,关于电器购销合同通用版,电器购销清单。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合同愈发重视,合同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签订合同可以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合同犯愁了吧,以下是为

学习

电器采购合同范本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电器采购合同范本精选,内容包括电器采购合同范本免费,电器采购合同,电器采购合同抬头正规写法。电器泛指所有用电的器具,从专业角度上来讲,主要指用于对电路进行接通、分断,对电路参数进行变换,以实现对电路或用电设备的控制、

学习

最美铁路人的事迹材料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最美铁路人的事迹材料,内容包括最美铁路人的事迹,铁路最美铁路人个人事迹范文,铁路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那么什么样的事

学习

2022优秀网格员事迹材料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2022优秀网格员事迹材料精选,内容包括2022年优秀网格员事迹,优秀网格员主要事迹简介,2022优秀网格员个人主要事迹300字。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

学习

张九龄的望月怀古原文欣赏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张九龄的望月怀古原文欣赏,内容包括望月怀古张九龄全诗的意思,望月怀古张九龄赏析,望月怀古唐张九龄动画讲解。《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

学习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全诗解释。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

学习

戒兄子严敦书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戒兄子严敦书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诫兄子严敦书原文及翻译,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释文,诫兄子严等书全文及译文。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还记得以

学习

翠楼原文及赏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翠楼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翠楼吟原文翻译及赏析,翠楼吟赏析,翠楼吟原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做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很多时候是指从“情”和“景”的角度对古诗词做深入的赏析。大家知道怎样去完成古诗词鉴赏吗?

学习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浣溪沙春日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和无咎韵原文翻译赏析,浣溪沙宋苏轼的翻译及诗意。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是金末词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全词

学习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原文及赏析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雪后晚晴四山皆青什么意思,春雪晚晴出西村原文及赏析,山中雪后原文及翻译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做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主要是根据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与

学习

客至原文及赏析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客至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客至原文及翻译赏析,客至原文,客至杜甫赏析简短。上学的时候,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