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精选10篇)
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1
观察记录
阅读活动中,平平很安静地在座位上翻看着一本绘本。看着其他几名孩子都在翻阅绘本,于是我就说:“谁来说说刚才你看绘本时看到些什么内容?”话语一落,就只见平平高高举起小手。毫不思考,请出平平来说。雅轩说:“今天,我看了大卫的书。”一边翻着页码一边讲述着自己看到的内容:“大卫他在吃东西,大卫没有坐好,大卫爬到别的小朋友座位上去了。大卫又要想尿尿了……平平一口气说了很多,听平平讲故事的几位同伴都盯着平平皱着眉头,于是我反问他们:“你们都听懂了吗?”孩子们直摇晃着脑袋。平平无任何表情,合上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我摸摸平平的头说:“刚才你说了很多,但是说得太轻、太快了。以后讲慢点,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楚,好吗?”平平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点头示好就坐回自己位置上了。
分析评价
今天,平平能举手上台来说说自己在绘本阅读中所看到的内容。是他能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表现,值得表扬。看来坚持鼓励和锻炼还是有用的。他一开始就能告诉我们这本是大卫的书,看来她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因为现在班上有部分孩子都认识好多字了。或许他也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听到的,不管怎样,平平还是知道这本书是讲谁的。接下来平平的“滔滔不绝”没有收到任何回应,一是声音太轻;二是讲得语速含糊、太快了。连站在旁边的老师也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从平平的表情上看出他上台讲的话语没有得到大家的回应,平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无任何表情。最后老师给他的建议 ,平平也表现出积极的回应,哪怕是点点头也没有就自己回座位了。其实这是平平的正常表情,在游戏中、集体活动中等无论同伴夸赞他什么或者老师表扬他的话语平平就是没有任何回应,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自己坐在位置上。
支持策略
首先,后和平平相处时,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要和平平产生积极的互动。和他多说说话。可是平平能积极举手发言,看得出她是想得到大家的赞同。就是因为他一脸的无表情,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听懂了还是不想说。
其次,鼓励平平今后上台讲述自己在绘本阅读中看到的内容时,心里不要急,一页一页慢慢地翻,慢慢地讲。每个字、每句话都要讲清楚。这样听了平平的讲述,我们大家才能做出回应啊。
最后,与其父母交谈,建议家长在家陪伴孩子阅读时,尽量不要打扰孩子看书的过程,等孩子看完后再问几个问题,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到书里找答案,对于孩子说得好的答案,家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也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方法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2
今天早上泓尧小朋友主动去书架上拿了一本书《海洋巨人》他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五页之后,停了下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紧的皱着,然后拿着书去找顾益诚说:“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这个海洋巨人是谁吗?他是世界上的海洋动物吗?这么大的动物他吃人么?”顾益诚把自己的书收了起来,连忙坐到泓尧的旁边给他一页一页的讲解起来,这两个小朋友边讲边交谈:“哦,我想起来了,我在电视《动物世界》里面见到过这个海洋巨人,他是鲸”“没错,他是蓝鲸,是世界上的海洋动物。他身长30米,体重150斤,相当于22头大象的重量。他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是他可不是鱼类,他属于哺***类。鲸属于温顺的海洋动物,他不吃人,吃海洋里面的鱼和虾”。看着他们讲的津津有味,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还不时的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书。这是季***浩小朋友一次看这么久的***书。
分析:
通过这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我根据我班的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实行了“家园亲子阅读合作行动”。我们的***书区半个月从新投放一次幼儿自带的有趣的`***书。每位幼儿能够从家里带***书到幼儿园,因为家里的***书他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协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水平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对应提升,而且我们还能够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在日常活动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看书的内容(幼儿自带),收集幼儿喜欢看的***书,请幼儿讲一讲书中的内容,并请同伴实行补充,在此基础上,请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讲出完整的故事,而有的幼儿讲不出故事呢?”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我告诉幼儿看书要把书看完整,前面和后面是连在一起的,少了哪一页都不能讲出好听的故事来。幼儿似乎理解了,看书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一页一页认真的看了起来。
阅读不但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所以从小对幼儿实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3
观察目的:
观察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
我班学生史晶早晨便来到教室很兴奋地拿出一本《蓝精灵》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六页后,她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周琦说:“周琦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几页后面看不懂了。” 周琦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给史晶一页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谈:整个活动时间她俩一直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这本***书。
分析: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家中阅读合作行动”。
在家里幼儿能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来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幼儿及全体幼儿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1.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书内容。
2.鼓励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
3.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反思:
笔者认为,当今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成功者、领导者的核心能力。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是阅读。凡幼儿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可以转化成阅读材料,可以在各领域活动中丰富、延伸幼儿的语言、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阅读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笔者认为, 阅读能够很好的加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阅读学习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凡是幼儿视野所及的内容、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可以转化成阅读材料,可以在各领域活动中丰富、延伸幼儿的语言、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在幼儿园开展阅读的拓展活动,旨在增进刺激性的生活体验,通过其丰富性的拓展活动为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我期望通过幼儿生活中开展阅读活动,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其他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帮助幼儿打通经验通道,激发阅读兴趣,使幼儿由个体阅读经验建构到社会经验共建,产生经验连接点,使幼儿会迁移、运用阅读经验。能够在拓展活动中大胆表现,促使多元智能的提高。
阅读活动的思考和体会:
1、阅读无处不在,促进了整体发展。将“阅读”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阅读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的作为导入阅读,有的作为结束交流分享,有的作为活动中间提示回答,也有的在活动前后呼应,给幼儿很多遐想的空间。阅读活动不仅包括正规的学习活动,也包括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非正规的学习活动,可以说阅读无处不在,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也渗透在每个人的心中,阅读已经变成每个人自觉的行为习惯。
2、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而从小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将阅读拓展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和基础课程相结合,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主题式的拓展系列,注重幼儿的主动表现。这种主题式的拓展活动能让教师们积累综合、整体思考幼儿教育的经验,促进了课程园本化的发展。
进一步的思考: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也有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怎样让幼儿们在活动中更加的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自信“我真棒!”?怎样让生生互动、让幼儿在自己的优势才能上发挥教师般的作用?怎样减少或弥补幼儿间的差距?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努力思索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在幼儿生活中开展阅读拓展活动是能够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当今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需要多方努力,共同作力于幼儿教育,会事半功倍。至今为止的阅读,家庭方面仍属于应用型阅读活动,怎样挖掘家庭的资源、发挥家长潜力,促使家庭也向拓展型阅读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4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阅读区的表现。
观察目标:观察并记录幼儿对新投放***书的阅读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
子翔来到阅读区,站在书架前挨个摸着书的封面,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说书的名字。他挑选了新投放的《蚯蚓的日记》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的读了起来,他用手指点着插***讲故事,看到戴着帽子、拿着笔的蚯蚓时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当唐子翔看到第四页时,眉头皱了起来,看看我,又看看书,然后对一旁的子涵说:“子涵,这本书是你带来的吗?”子涵看后摇摇头,子翔:“不会讲这个,你讲给我听吧。”子涵看看书说:“这个太简单了,但是等一下。”说完继续摆弄她的字卡。子翔只好继续看接下来的内容,脸上显露出失望的表情,开始有点儿坐不住了。两分钟后,他再一次摇晃着子涵说:“我先讲前面的给你听,你再讲后面的给我听。”子涵这回很乐意,放下手中的字卡和子翔一起拿着书一页一页的讲了起来。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一直在看这本书,不时发出笑声,兴趣度较高。
分析评价:
子翔的妈妈平时经常会带他到少儿***书馆去借书,回家后讲给他听,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也比较高,平时听教师讲故事很专注,也喜欢自己拿着书边看边讲,因此区域活动中他主动选择了阅读区。当他觉得讲不下去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寻求帮助,显示了他对这本书执著的兴趣,而子涵最后也接受了子翔一起阅读的'邀请,幼儿在共同看书讲故事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支持策略:
1、可以有重点的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书进行讲述,让幼儿了解***书内容。
2、鼓励子翔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他喜爱的故事。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5
观察实录:
可可看见我和几个小朋友在阅读区看书,也走了进来,直接拿起自己带来的《好饿的小蛇》看了起来。她随手翻到一页,大声说:“小蛇。”我问她:“哪个是小蛇?”她指着***笑嘻嘻地又说了一遍,并且还指着小蛇旁边的红苹果,说:“苹果。”老师又问:“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可可边用手比划着圆形的样子边说道:“圆圆的”。我表扬她回答得好,她很高兴,又翻到其它页,大声地讲自己知道的东西。
分析:
可以看出,可可是被阅读环境以及其它幼儿的阅读行为吸引过来的,她只对自己带来的***书有阅读的'兴趣,翻阅时喜欢随意翻书,翻到哪里就看哪里,没有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阅读的习惯。但她能主动用单词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中熟悉的物体。
建议与措施:
根据可可的阅读习惯,我采用如下的指导策略:
1、每次指导可可阅读时都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可可进行阅读,多讲讲其它***书的故事情节,引导她发现有趣的地方,让她逐渐地喜欢上读别的***书。
2、带领可可一起阅读***书的封面,并用手指读书名。让可可知道什么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知道看书要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地翻,并在集体和小组阅读时巩固练习这些阅读技能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6
观察记录:
子豪来到***书区很高兴地拿起《五颗小豌豆》从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三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紫浩,说:“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紫浩把自己的工作材料收了,来到***书区给子豪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谈:“对,小豌豆就是生长在北京的小花园里,”“没错,最后第五颗小豌豆也开花了”整个区域活动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
观察分析:
1、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有趣的***书。
2、从家里带来的***书幼儿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协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水平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对应提升,而且我们还能够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采取措施:
1、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书内容。
2、鼓励带来书的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
3、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获取成效:
幼儿在整个过程中非常投入,孩子的自主阅读不但发展了语言表达水平,而且增强了幼儿的交往水平,应多鼓励幼儿多实行的主阅读活动。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水平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阅读不但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相关的内容、孩子的到的时多方面的发展。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7
观察过程:
早晨,随着一声声的老师早,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了,区域游戏开始了,我看见凡凡小朋友第一个搬着椅子走进了语言区,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看过了,这本书也看过了……”当拿起《幼儿画报》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和手势,她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了好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了她这本书的名字,她很开心,跟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一边小心地翻阅着,一边轻轻地讲述……这时她看到蔓蔓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蔓蔓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于是她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引导大家观察了一下她们看过的这本书,大家发现书的角都是平的,我及时表扬了她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爱护书籍,看懂看好每一本书,并给了她们一朵漂亮的小红花。
分析与措施
这段时间随着《幼儿画报》等一些优秀儿童读本的不断投入***书角,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的`积极性。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他们喜欢看***书,但是还没养成看***讲述的习惯及爱护***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凡凡小朋友平时比较好动,但她喜欢看好看的书,喜欢听故事,我抓住她这一喜欢看书听故事的特点,培养她安静的习惯,增强她的自控能力。今天我也抓住凡凡这个典型事例,及时让孩子们分享她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她好的看书习惯和方法,还在集体面前对她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小朋友们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8
观察记录:
明明来到***书区很兴奋地拿起《古代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泉泉,说:“泉泉,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泉泉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书区给明明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流:“对,爸爸带我去看过这种恐龙的,在一个大公园里,”“哦,我也看见过的,很怕人的。”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书。
分析: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阅读合作行动”。***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书。
从家里带来的***书对于幼儿而言,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后自然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孩子来说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1、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书内容。
2、鼓励带来书的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
3、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反思:
当今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是阅读。
分享阅读活动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现有的经验、让儿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行动者、重视个体的差异、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与生活相关的有意义的.跨不同发展领域的学***验。因而分享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完全***的活动来进行,还可以结合主题活动进行或者可以成为一个主题活动。
分享阅读旨在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关注以往的“分享阅读”研究,能够很好的加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但形式上多为读本阅读,幼儿更多获得的是语言领域的发展。我觉得,阅读学习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凡儿童视野所及的内容,凡儿童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可以转化成阅读材料,可以在各领域活动中丰富、延伸儿童的语言、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在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的拓展活动,旨在增进刺激性的生活体验,通过其丰富性的拓展活动为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阅读是一种自由的、充满智慧的精神生活,我们应当让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阅读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9
观察目的:
观察幼儿的阅读行为,帮助幼儿养成爱护***书的好习惯。
观察实录: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每天饭后的自由阅读时间。但我发现,最近孩子们在阅读时出现了一种不太好的行为。
最近,我们班孩子在聊天时经常说到点读笔,所以个别孩子在读书时会撕一页书,然后卷起来当点读笔,在书上边点边说。其他孩子看到这种行为,纷纷模仿。这导致,***书角的书每天都有损坏
评价分析:
孩子们出于对一些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喜爱,会借助其它东西对其进行模拟再现。但由于孩子们自身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所以导致阅读时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成人,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使孩子养成爱护***书的好习惯。
教育措施:
1、教给孩子正确的读书习惯。我们老师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育孩子要爱护***书,告诉他们撕书是不对的.。
2、如果说教效果不好,可以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比如:屡次撕书的小朋友,就罚他一天不能看书。
3、让孩子互相监督。如果一个小朋友撕书了,就让他当小老师,监督其他小朋友。小老师抓到另一个撕书的小朋友,那两个人互换身份。
效果反思:经过几天的试行,现在撕书的现象已经变的越来越少,对个别比较调皮的孩子第二种和第三种教育措施效果很好。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一些道理有时不能理解,如果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自己错误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 10
阅读活动《一起过年》中有很多的***片,画面形象又丰富,且容易引发情感共鸣,可是正是***与文字的多次组合,使得阅读的量很大,怎样让阅读活动变得有层次性?如何维持孩子们对阅读的激情,享受情感的升华?
就这个活动,从活动的整个过程来解析,对于活动的开展就给我提出了新的线索。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活动,我先请孩子们回忆了过年的情景,知道《一起过年》的意思,然后通过感受画面的单调、冷清来体验孤单,接着展开阅读活动。可是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过年的年味却不是很浓,甚至到最后大家一起团圆在一起,理解起来也很贫乏,导入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如何让情感在活动中渗透着,得到升华?鲜明对比。乘着孩子们对过年的回忆,出示热闹团圆的***,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后,再出示冷清的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既有颜色的对比,又有内容的对比,一下就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了,有了一条情感路线:热闹——孤单——热闹,体验更深刻。
在阅读***书的这一环节中,怎样更有层次?就得有取舍,学会选择阅读的'画面中的落脚点,既有引领、帮助,又有自由、放手。例如重复出现的句型,以点到面的辐射到每一位孩子,重点学习一个,其余的让幼儿自己迁移,通过角色的表演转换,较快地熟悉故事内容。又如作品中的象声词,光是阅读词语,就显得直白与无聊。相反,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寻找***片中与文字相匹配的,为阅读增添了一份趣味性。“啾唧啾唧”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呢?“吧嗒吧嗒”是谁呢?仔细寻找***片中所隐藏的信息,丰富阅读内容。
可是,不是每一幅***片的语言很直观,例如:小黑鸟对小女孩说:“我要走了,让我为你唱一支好听的歌吧!”小灰兔对小女孩说:“我要走了,让我为你拔一篮好吃的萝卜吧!”小白马对小女孩说:“我要走了,让我背着你痛痛快快跑一圈吧!”。单独的针对某一幅***阅读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把握整体后,幼儿的讲述才会有空间,问题也不会很封闭,留给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也很大。针对这三幅***的意思,总结而得主要是针对小动物的本领而展开的。为此,沿着这样的主线来引导幼儿思考,很快就能获得***片中的信息,为阅读打下基础,能够讲述画面的意思,再渗透句型,完整地讲述就更容易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