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账有哪些新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具体有哪些规定呢?请阅读以下文章内容,跟着一起来了解!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银行卡业务管理和转账管理。明确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异常行为银行有权拒绝开户
《通知》加强了对异常开户的审核,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行和支付机构有权拒绝开户:对单位和个人身份信息存在疑义,要求出示辅助证件,单位和个人拒绝出示的;单位和个人组织他人同时或者分批开立账户的;有明显理由怀疑开立账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
同时,对于被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以及经银行和支付机构核实单位注册地址不存在或者虚构经营场所的单位,银行和支付机构不得为其开户。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至少每季度排查企业是否属于严重违法企业,情况属实的,应当在3个月内暂停其业务,逐步清理。
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加强账户交易活动监测,对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应当暂停其非柜面业务,支付机构应当暂停其所有业务,银行和支付机构向单位和个人重新核实身份后,可以恢复其业务。
行内异地转账三个月后免费
为有效遏制买卖账户和假冒开户的行为,全面推进账户实名制管理,《通知》明确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此举旨在保护资金安全。
同时,为降低居民转账成本,《通知》明确,银行对本银行行内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收取异地手续费的,应当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实现免费。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在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中,不法分子转移诈骗资金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主要来源于直接购买个人开立的银行账户,诱骗一些群众出售本人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或者利用买到的居民身份证,伪装成开户者本人或者以亲戚朋友的名义虚构代理关系,到银行开户或者在网上开立支付账户。
因此加强实名制管理,对于个人方便管理账户,消除不必要的不常用的账户,对于不法分子来说,不能随意开立多个账户,转移诈骗资金。
转账方式调整为三种由存款人选择
《通知》明确,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和支付机构提供转账服务时应当执行下列规定。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存款人在选择后才能办理业务。
针对不法分子指导受骗者通过英语界面转账的情形,《通知》指出,银行通过自助柜员机为个人办理转账业务的,应当增加汉语语音提示,并通过文字、标识、弹窗等设置防诈骗提醒;非汉语提示界面应当对资金转出等核心关键字段提供汉语提示,无法提示的,不得提供转账。
同时,《通知》加强了银行非柜面转账管理。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在为存款人开通非柜面转账业务时,应当与存款人签订协议,约定非柜面渠道向非同名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转账的日累计限额、笔数和年累计限额等,超出限额和笔数的,应当到银行柜面办理。
任何人不得在网上买卖POS机
为规范受理终端管理,《通知》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上买卖POS机(包括MPOS)、刷卡器等受理终端。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对全部实体特约商户进行现场检查,逐一核对其受理终端的使用地点。对于违规移机使用、无法确认实际使用地点的受理终端一律停止业务功能。
《通知》要求建立健全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和黑名单管理机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清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组织银行、支付机构详细记录特约商户基本信息、启动和终止服务情况、合规风险状况等。对同一特约商户或者同一个人控制的特约商户反复更换服务机构等异常状况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审慎为其提供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特约商户黑名单管理机制,将因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被银行和支付机构终止服务的特约商户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公安机关认定为违法犯罪活动转移赃款提供便利的特约商户及相关个人、公安机关认定的买卖账户的单位和个人等,列入黑名单管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应当将黑名单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银行和支付机构不得将黑名单中的单位以及由相关个人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单位拓展为特约商户;已经拓展为特约商户的,应当自该特约商户被列入黑名单之日起10日内予以清退。
银行转账的新规定如下:
银行和支付机构与客户事先约定限额和笔数,超过限额和笔数的,银行账户转账应到银行柜***理。
强化安全验证方式:
除向本人同行银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
转账超过30万,应设置大额交易提醒。
限额调整
一、什么是银行转账限额?
银行转账限额是指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对转账金额的限制。以前常用的限额标准是一天转账不超过5万元,在特别情况下可调整到10万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限额标准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限额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银行转账随着网络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转账金额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单笔转账额度受到限制,增加了办理转账的次数,影响了转账的效率,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管,银行决定进行限额调整。根据银行监管的要求,银行转账限额从5万调整为20万,这将大大方便个人和企业的转账操作。
三、限额调整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限额调整后,可以一次性完成较大额度的转账业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限额调整将进一步简化公司的财务管理流程,从而提高购买力,降低交易成本。
除此之外,限额调整还将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加快商业流通速度,推动金融服务的高效化和企业数字化迈进,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四、限额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限额调整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有利,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在进行转账操作时,用户需要注意转账金额是否超过银行规定限额;其次,在进行跨境转账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策法规,避免出现违规操作。
另外,银行也将进一步完善支付安全机制,加强对转账业务的监督和管理,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
转账时间限制
银行规定每日有一个着重时段进行转账操作,一般是工作日上午或下午。而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则不能进行转账操作。这是为了避免因转账时间不当而造成资金动荡和风险加大。
具体限额的变动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银行而异,一些银行可能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一定的额度调整。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了解自己所开立银行的转账规定,以便避免因转账额度过高而被拒绝转账的情况发生。
为了防范资金外逃和洗钱等风险,跨境转账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例如,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和提交相关资料,银行也会对跨境转账涉及的个人和公司进行风险评估。此外,还需要遵守外汇管理法规,如不得超过个人可用外汇额度等。
转账费用
一些银行在转账时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费率也可能因银行和地区的不同而异。因此,在进行转账操作时,需要考虑到相应的费用等方面。
为了避免因不了解相关规定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我们建议在进行转账之前,提前了解和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如银行卡账号、转账额度、转账时间等,以防止资金滞留、超时或被拒绝转账等情况发生。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护个人账户安全和密码保密,避免出现账户被盗窃等情况。
这是为了进一步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确保消费者利益。因此,在进行转账操作之前,我们需要更加了解自己所在银行的规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策,保护个人账户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银行转账有哪些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