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之后是哪个朝代

魏国之后是哪个朝代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魏国之后是哪个朝代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魏国之后是哪个朝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魏国之后是哪个朝代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公元前430年,为了变法***强,称雄***霸,魏文侯把都城从安邑迁都洹水(今河北魏县)。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从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自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大梁(现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

西晋

开放分类:历史文化晋朝魏晋南北朝文化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为时仅51年,共5位皇帝。 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 西晋的***君主司马炎是出身于河内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太尉、太傅,其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后期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权而建立,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后迁都长安。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 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允许边民内迁以来游牧民族因各种方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门阀收作奴婢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6年正式取代曹魏,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

公元317年3月(建兴五年)移镇江东的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晋王位,改元建武。中原的西晋王朝宣告结束,东晋就此开始。

司马昭西晋的***君主司马炎出身于一个名为河内司马氏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太尉、丞相,其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都是曹魏时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而在西晋建立前,曹魏已先于263年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终于279年发动晋灭吴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

晋朝本身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割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本身就是世族权臣,控制曹魏朝廷,并篡魏自立。所以司马炎在篡魏得手后,为免其他世族、权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员为王,在地方上作为维护皇室的力量。同时又颁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

西晋乃魏晋南北朝中唯一处于统一的时期。由于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地位远超帝王(如司马氏篡曹魏正是),长期以来都令中国处于***局面。晋武帝时凭借其威望,又先后分封宗室郡国并都督诸州和实行占田制、荫客制,稍微限制世家大族的无限扩张。但当晋武帝一死,八王之乱,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又再一次***。

同时西晋另一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东汉以来,大量游牧民族因各种方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大族收作奴婢(五胡十六国时君主之一的石勒为例子)。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墓穴中除了青瓷,还发现有墓穴模型、铜镜等。

司马崛起

曹魏后期,***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

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公元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

公元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据剑阁天险与魏***相持。邓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后兵变不成,自刎而死,蜀汉灭亡。

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晋朝本身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割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本身就是世族权臣,控制曹魏朝廷,最后篡魏自立。所以司马炎在篡魏得手后,为免其他世族、权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员为王,在地方上作为维护皇室的力量。同时又颁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

走向灭亡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

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因而反抗不断地发生。

羌人分布地区

对西晋首先发难的是氐族——李特流民起义和羯、羌的小规模反抗,然后是匈奴贵族刘渊的起兵。八王之乱中,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将***王浚联合鲜卑贵族进攻司马颖驻守的邺城,司马颖不敌,刘渊献计说要回匈奴召集骑兵抗衡鲜卑人,司马颍同意。刘渊得以回到匈奴。

永兴元年(304年),刘渊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国城,与匈奴权贵密谋起兵。刘渊的从祖父刘宣发表了起兵宣言[36],实际是要夺取中原。

当时,并州境内的汉人大多因战祸而迁徙南下,胡汉势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并州的官吏们还在热心内争。于是,刘渊称汉王,置百官,打败司马腾,招降山东起义的王弥等人,形成了反晋浪潮。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称帝,都平阳。他分别于永嘉三年(309年)秋冬遣其子大将***刘聪率石勒、刘曜等进攻洛阳,西晋***队顽强抵抗,匈奴败退。后刘渊死,刘聪杀兄自立,又于永嘉四年(310年)冬三攻洛阳。

石勒

永嘉五年(311年),西晋专***的太傅东海王司马越病死,匈奴大***第三次围攻洛阳,而南方诸州的牧丞或拥兵观望或象征性的出兵“勤王”。王敦天天召集士族饮酒作乐;王澄带兵从荆州出发,以极慢的速度到了南阳,一听荆州刺史山简的***队战败,就跑回去了。而王衍等人率十几万大***公开逃跑。结果他们被石勒在苦县全歼。七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接着汉国大将石勒闪击荀唏,青兖沦陷。

建兴元年(313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晋愍帝在长安继位,下令司马睿、刘琨等的共七十万大***分三路合击平阳。结果身为此战主力的司马睿在士族的鼓动下竟抗命不遵。

建兴四年(316年)长安失守,317年西晋灭亡。而匈奴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开始。而后,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不久,完全代表士族利益的东晋建立。西晋亡后,在北方尚有三个忠于晋朝的地区,即并州北部刘琨、幽州段匹磾、凉州张寔。然而,并州刘琨先被石勒击溃,投靠幽州段匹磾。段匹磾则奉东晋密令将刘琨处死,之后段匹磾也被石勒击败。最后,在凉州张寔去世之后,其弟张茂向前赵的刘曜称臣。至此东晋在华北的势力全部消灭。

疆域

领土范围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蜀汉、孙吴疆域。西晋版***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西晋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晋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府和戊己校尉管理******事务。

行***区划

西晋行***区划***(7张)

西晋***区制度承袭东汉末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于三国曹魏时期有司、豫、兖、青、徐、冀、幽、并、雍、凉、荆、扬十二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曹魏后,分雍、凉、梁三州之地设秦州,后分益州地设宁州,后分幽州地设平州。咸宁六年(280年)灭孙吴后得荆、扬、交、广四州,并将荆、扬两州与原曹魏荆、扬两州合并,共十九州。秦州、宁州曾经废止,后来复置。元康元年(291年)分荆、扬州地设江州,永嘉元年(307年)分荆、江州地设湘州,至此共二十一州。州以下分郡、王国。晋武帝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依人口多寡封国诸王,有大国、次国、小国三种类型(详见晋朝藩王列表)。

***治

中央制度

西晋的***治制度上承曹魏,别有创新,有些为东晋南北朝所奉行,深刻地影响了西晋一代及其以后的***治。司马炎称帝后,设置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等名号,号称八公,以宠待勋臣贵戚。其中太尉、司徒、司空虽沿汉魏仍有宰相之称,但除了司徒还拥有掌管州郡中正对士人乡品的品第职权外,与其他五公一样,几乎都是尊宠虚衔。尚书台(省)以尚书令、尚书仆射主掌,西晋初尚书台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度支、屯田六位尚书,后又改置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六尚书分掌三十五曹,各曹以郎中负具体责任。太常等九卿及地方官员,均奉尚书台命令行事。

曹魏设置的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中书令不仅掌管诏令、文书的撰定,而且参议***事,地位、声望都较曹魏时期大为提高。门下省长官侍中、散骑常侍等既保持其在皇帝身边为皇帝提供***策咨询的权力,又获得审查尚书机构上行下达的文案的职权,权力增重,这样,三省基本上取代汉代的三公九卿,成为中央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力机构。

分封诸王

在曹爽当***时,有人指出如不分封宗室诸王,***权可能转入他人之手。以后,司马氏果然轻易地夺取了曹魏的***权,这件事在统治阶级中造成很大影响。

魏延熙元年(264年),司马昭任相国执掌朝***时,尚书仆射裴秀便奏行五等爵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及县公、大国侯、次国侯、大国伯、次国伯、大国子、次国子、男共八阶,封授勋旧,司马氏***羽自骑督六百余人皆封。其中司马懿弟、魏太傅司马孚食邑万户,地位等同于魏宗室诸王,其余县公食邑1800户,封地75里;大国侯食邑1600户,封地70里;次国侯邑1400户,地方65里,以下爵位每降一阶,食邑户数减200户,封地减去5里,至男爵食邑400户,封地10里。裴秀本人即封为济川侯,地方六十里,邑千四百户,以高苑县济川墟为侯国。属次国侯。

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晋武帝司马炎刚即帝位,又改革分封制度。鉴于当时人议论以为曹魏宗室诸王力量弱小,使司马氏才得以顺利取代曹魏,晋武帝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下***,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司马炎叔父司马干、司马伦、司马亮分别封为平原王、琅邪王、扶风王,弟司马攸封为齐王,均为大国,司马炎叔祖安平郡王司马孚则超越制度,食邑户数多达4万户。司马炎的弟弟、堂兄弟、伯父、叔父、堂伯父、堂叔父同时封王者达27人。司马氏创业的勋臣贵戚均加封进爵,为公为侯,封邑达1万户者为大国,5000户者为次国,不满5000户者为下国,大司马石苞、车骑将***陈骞、尚书令裴秀、侍中荀勖、太傅郑冲、太保王祥、太尉何曾、骠骑将***王沈、司空荀勗、镇北大将***卫瓘均封为公。

泰始元年分封以后,因宗室诸王均留居京城洛阳,未到封国,制度规定的王国***队仍未建立。咸宁三年(277年),司马炎因齐王司马攸声望很高,担心身后将出现皇位继承人之争,想让他到自己的封国去,再次制定分封食邑制度。司马宗室诸王封国仍分大国、次国、下国三等,而下国亦制所近县益满万户,三等王国皆置中尉统领王国***队,大国诸王除嫡长子世代继承王爵外,其他儿子均各以土推恩受封为公;功臣封公者,封国制度如小国王,亦以中尉领兵,郡侯封国内也可以置1100人的***队。于是诸王多回到自己的封国中,其因职未归封国者,大国置守土100人,次国80人,下国60人。晋武帝曾就这一制度询问中书监荀勖的意见,荀勖认为:诸王当时大多担任各地都督,若让他们各归封国,将使西晋控制地方的力量削弱;而且分割郡县,充实封国,将使被移徙的百姓怨声载道;王国置***,也会削弱国家***队的数量。晋武帝根据荀勖的意见,对都督制作了一些调整,使之与分封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晋武帝平定江南后,为了将***权收归中央,下令罢减州郡所领***队,少数边郡虽仍有***队,也被大大削减,诸王国***队成为地方主要的武装。太康十年(289年),淮南相刘颂又上书,认为诸王封国方圆千里,但***力不足,法同郡县,无成国之制,宜令国容少而***容多,增加王国***队数量。

西晋分封制度并未实现晋武帝巩固司马氏***权的初衷,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引用在西晋士族制度确立以后难以仕进的寒族士人,形成一个个与中央***权相背离的***治集团,并凭借其王国***队争取自己的利益。晋末八王之乱中,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均凭其国兵起事,参与最高权力的争逐。

泰始律法

《泰始律》是司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并于次年颁布实施的,但在他的父亲司马昭辅佐魏***期间就开始了。当时司马昭命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不久完成。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

《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晋律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并被东晋和南朝所沿用,也是这一时期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部法典。

地方制度

地方上的都督制的定型西晋沿袭汉魏,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行***制度。全国统一后,共分19州、173郡,州置刺史,属官有别驾、治中、从事等;郡以太守主事,若为诸王封国所在,则郡称为国,太守则改称内史,属官有主簿、记室、录事等;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下有主簿、录事史等属员。

为了加强中央特别是司马皇室对地方的控制,西晋将曹魏时已采用的都督制进一步制度化。早在司马氏代魏以前,司马氏子弟即已以都督或监***的身份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为司马炎顺利称帝建晋提供了条件。

西晋建立后,曾试***在宗室诸王封国内建立***队,但初无成效,因此都督制得到广泛推行。宗室诸王及一些功臣被授予都督诸***、监诸***、督诸***等名号,出镇地方,掌一州或数州***事大权。都督若加使持节可以不经禀报朝廷而杀地方二千石以下官员;若为持节则平时可杀无官之人,战时权限同使持节者;假节者可以在战时杀犯***令者。由于都督掌地方***事,州刺史虽拥有将***名号,也只专掌民***。

咸宁三年,晋武帝改定分封制度,遣宗室诸三各归封国。为了解决诸王已为都督,若遣之国,则阙方任等问题,按中书监荀勖的意见,使***国各随方面为都督,实行转封,即一方面将诸王都督辖区转到其封国所在地区,一方面将诸王的封国转封到其时本人任都督的辖区内。前者如同年扶风王司马亮改封汝南王,出任镇南大将***、都督豫州诸***事,琅邪王司马伦改封为赵王,督邺城守事,勃海王司马辅改封为太原王,监并州诸***事;后者如东莞王司马乂当时任镇东大将***、假节、都督徐州诸***事,遂改封为琅邪王,汝阴王司马骏因当时任镇西大将***、使持节、都督雍凉等州诸***事,遂徙封为扶风王。诸王封国在其都督区内,使他们得以长期留任,如赵王司马伦坐镇邺城达14年之久。这种诸王封国与其都督区相合的制度在西晋末因***治渐乱,不再严格执行,但都督制本身却并未废除,东晋南北朝各代均加沿用,在东晋成为士族专兵,凌驾皇权的重要手段,南朝各代又借宗室诸王以都督身份出镇地方,来加强皇权,而这种制度在南朝也与西晋末八王之乱一样,成为皇室内部冲突的祸因。

晋惠帝末期,由于战乱,州刺史加***号者也得以领兵,置长史、司马等属官,以掾、属分曹主事,西晋末至东晋初,***府掾、属逐渐改称为参***事。

历东晋南北朝,州刺史及一些郡太守例带将***号,设置***府属官,刺史无***号则被习称为单车刺史,于是州既有掌民***,由州刺史从该州人士选任的别驾、治中等僚属,又有由中央尚书吏部任命的长史、司马、参***事等属官,形成州刺史下***事、民***分属不同机构的双轨制。

门阀***治

世族***权在东汉时便已产生,遭到黄巾起义的打击,没有充分发展。到三国时,世族逐渐恢复了元气,出现了一个全由世族控制的西晋。西晋的一切措施,都围绕着巩固世族统治、发展世族势力这样一个中心。

魏文帝曹丕为了抑制浮华朋***之弊,采纳陈群的意见,郡置中正,根据当地士人的品行、才干及家世评定为九品,作为吏部授人任官的依据,由中央官员兼任的中正逐渐影响到吏部的用人权。司马懿执掌魏***后,又奏置州大中正,中正进一步操纵了士人的入仕途径。到西晋时,九品中的二品(一品从未有人,形同虚设)逐渐取得了作官的优先权,特别受重视,被称为上品,其余各品则被看作是寒士下品。由于中正之职实际掌握在魏晋禅代之际荣宠不绝的官僚贵族手中,士人品评中品行、才干两项已不被重视,唯计门资定品,家世官爵即所谓门第、阀阅成为品评的主要依据,上品因此基本上由朝廷显宦子弟把持。西晋初年刘毅上奏陈述九品有八损说: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与刘毅同时的段灼也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也。得上品的官僚贵族子弟极易步入仕途,而且升迁迅速,他们一入仕,即可担任尚书郎、秘书郎、著作郎、散骑侍郎、黄门侍郎等职闲位重的官职,这些官职也由此被称为清官、清职。晋武帝初年虽多次下诏征用寒素,试***加强皇权对官员选拔的干预,改变寒门下品升进无路的状况,但终难扭转现实。如诗人左思在其《咏史诗》第二首中感叹的那样: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在灭吴之后颁定的户调之式中,不仅允许官员据官品占有土地和人口,而且规定士人子孙亦如之,给予在***治上已享有实际权利的士人以经济上占有人口并免除徭役的特权。这样,汉魏以来***治经济势力不断上升的世家大族终于形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权阶层,士族门阀制度因而确立,门阀士族遂成为东晋南朝***治中一种最为活跃的***治势力。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婚和同乘共坐。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他们特别注意门第。他们垄断***治,排斥庶族寒门。庶族即使做官以后,依然受到士族的歧视。至于那些不愿巴结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滞,永无晋升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魏国之后是哪个朝代

学习

中学生励志故事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生励志故事,内容包括中学生励志故事书籍,中学生励志故事正能量小故事,中学生励志故事100个。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

学习

同学毕业四十年聚会上的致辞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同学毕业四十年聚会上的致辞精选,内容包括同学毕业40年聚会致辞简短,关于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致辞5篇,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致辞。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致辞的经历,对致辞都不陌生吧,致辞具有有张有弛、错

学习

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精选

阅读(27)

本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生物新课标及新教材培训,经过老师们两周的新课程培训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结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重新学习和认真总结,本人感触颇深。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小年文案短句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小年文案短句精选,内容包括小年文案短句朋友圈,小年文案短句干净免费,小年文案短句干净搞笑。小年文案短句(精选200句)

学习

法学专业学生求职信通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法学专业学生求职信通用,内容包括法学专业求职信1000字怎么写,法学应届生的求职简历,求职信法学专业大学生。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到了求职找工作的时候,是时候静下心来写一封求职信了哦。一定要好好重视求职信喔!

学习

写给孩子高中毕业的一封信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写给孩子高中毕业的一封信精选,内容包括写给高中毕业孩子的一封信,高中毕业写给20年后自己的一封信,写给高中毕业的学生的一封信。毕业了,发现时间的匆匆,毕业了,发现青春的短暂,毕业了,发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毕业了,每天发短信祝

学习

关于小年的诗句精选30首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小年的诗句精选30首,内容包括关于小年的诗句简短,关于小年的诗句祝福语,关于小年的诗句和顺口溜祭灶。一、小年历史渊源

学习

最新简历范文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简历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最新个人简历样本范文,求职简历范文,完整简历范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找工作的黄金时间马上就要到来,这时是不是该好好写一份简历了呢?你知道写简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

学习

三年级好词好句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好词好句,内容包括三年级好词好句摘抄大全,三年级好词好句最新,三年级好词好句好段积累小学生。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好词好句吧,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直接用或者模仿

学习

《欧姆定律》物理教学反思通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欧姆定律》物理教学反思通用,内容包括九年级欧姆定律物理课点评,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反思,物理课欧姆定律听课反思。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

学习

英语专业就业前景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内容包括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女生,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张雪峰,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英语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下面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

学习

小年文案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年文案精选,内容包括小年文案高级感,小年文案高级短句,小年文案。一、小年的历史渊源

学习

中国传统春节灯谜精选210个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传统春节灯谜精选210个,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春节灯谜及答案,中国传统春节灯谜,中国传统春节灯谜app。中国传统春节灯谜(精选210个)

学习

考试之后家长评语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考试之后家长评语,内容包括考试后家长写的评语,考试卷子太差家长简短评语,考试家长签字评语大全简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评语吧,评语可以帮助被评价者不断地逼近理想目标,写起评语来就毫无头绪?下

学习

芈月传皇帝是哪个朝代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芈月传皇帝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芈月传皇帝是哪个,芈月传是演哪一朝代的,电影芈月传反应的朝代。《芈月传》是近来很火的经典电视剧,下面就是为您收集整理的芈月传皇帝是哪个朝代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

学习

袁枢是哪个朝代的人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袁枢是哪个朝代的人,内容包括袁枢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袁枢是哪个时代的人,袁枢的历史简介。袁枢是南宋史学家,他一生的贡献为中国留下什么辉煌呢?接下来为您整理袁枢的一生简介。

学习

中秋节发源于哪个朝代的节日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发源于哪个朝代的节日,内容包括中秋节是从哪个朝代固定为节日的,中秋节起源于哪个朝代,中秋节源于哪些朝代。中秋节的起源是经过多年的积累,从最初的拜月祭月雏形,随后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再加上各种美好浪漫的传说故事丰

学习

王冕是哪个朝代的人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王冕是哪个朝代的人,内容包括王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王冕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王冕什么朝代。王冕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那么王冕是哪个朝代呢?来看看吧!

学习

老马识途是哪个朝代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老马识途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老马识途是哪个朝代的人,老马识途是哪个朝代发生的事情,退避三舍是哪个朝代。老马识途是哪个朝代的呢,大家是否有详细了解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老马识途是哪个朝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

学习

古代的月薪制是始于哪个朝代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的月薪制是始于哪个朝代,内容包括中国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古代的朝代工资怎么发,朝代工资制度。为了解决年薪制带来的问题,完善工资制度,各个朝代也会结合本朝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工资改革。下面为您带来古代的月薪制是

学习

袁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袁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内容包括诗人袁枚个人介绍,诗人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袁枚是哪代诗人。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以下是整理

学习

白尚书是哪个朝代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白尚书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白尚书简介,历史上白尚书是什么地方的人,南宫白尚书简介。白所知字廷谟号省庵。明万历壬午(1582年)居乡试第一。葵末(1583年)中进士。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白尚书是哪个朝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