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魏晋: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译文: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jiàn)。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南亩:指农田。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lǚ)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兴:始,作。

夙(sù)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miǎn)。

夙晨:早晨。夙:早。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缅:遥远的样子。

鸟弄欢新节,泠(líng)风送馀善。

伶风:小风,和风。

寒竹被荒蹊(xī),地为罕人远;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植:同“置”,放置。杖:木杖。悠然:闲适的样子。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浅:浅陋,低劣。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遗训:留下的教诲。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邈(miǎo)难逮,转欲志长勤。

瞻望:仰望。邈:遥远。逮:及。勤:劳。长勤:长期劳作。

秉耒(lěi)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秉:手持。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解颜:面呈笑容。劝:勉。

平畴(chóu)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畴:田亩。平畴:平旷的田野。交:通。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行者:行人。津:渡口。行者问津:用长沮、桀溺的事。。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相与:结伴。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lǒng)亩民。

聊:且。陇亩民:田野之人。

赏析:

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平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习,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平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拓展: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赏析

[晋]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1。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2?夙晨装吾驾3,启涂情已缅4。鸟哢欢新节5,泠风6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7。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8。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9。

注释:

1、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意谓以前虽闻有南亩,但未曾亲自到南亩躬耕。

2、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意谓自己之贫穷既如颜回,则必趁春兴之际躬耕也。屡空:常常贫穷。《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春兴:春天农事开始。

3、夙晨装吾驾:意谓一早即装束车驾准备去到田中。夙:早。驾:车乘。南亩似较远,故须乘车。渊明不止一次写乘车到田中,《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4、启涂情已缅:意谓刚一启程而心已远飞至田中矣。缅:远。

5、哢(lònɡ):鸟叫。新节:指春。

6、泠(línɡ)风:小风、和风。《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陆德明释文:“泠风,泠泠小风也。”《吕氏春秋·任地》:“子能使子之野尽为泠风乎?”高诱注:“泠风,和风,所以成谷也。”

7、地为罕人远:意谓南亩因人迹罕至而觉其遥远。

8、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承上意谓南亩蹊荒地远,正是遁世隐逸之好处所。由此得以体会荷蓧丈人悠然自得之心情,决心躬耕隐逸。植杖翁:《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不复返:古《笺》引《韩诗外传》:“山林之士,往而不反。”即不返回尘世,而甘于隐居。

9、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意谓隐居躬耕之理虽有愧于通识,但其所保非浅也。古《笺》:“《晋书·王羲之传》:‘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直案:魏晋之际,所谓通字,从后论之,每不为佳号。”丁《笺注》:“通识,谓与时依违,而取富贵者。靖节不能,故愧之也。”霈案:“愧”字乃反语,其实是不屑于此。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曰“守拙归园田”,所谓“拙”恰与“通”对立。所保:古《笺》:“《后汉书·逸民传》:庞公者,襄阳人也。刘表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霈案:渊明所保者非仅一身性命,而是淳真朴素之本性。其所谓“抱朴含真”(《劝农》),“抱朴守静”(《感士不遇赋》),“养真衡茅下”(《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可证。

赏析:

此二诗结构相似,先说孔子、颜回之忧道不忧贫自己难逮,转而躬耕以谋食。继而写躬耕之乐、田野景物之可爱,并以长沮、桀溺等人自况。末尾表示躬耕隐居之决心。由此可见渊明虽接受儒家思想,但比孔子更为实际。“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良苗人格化。“亦”字,可见己心与物妙合无垠,与其《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世之老农,不能识此语之妙。”(《东坡题跋》)“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得道语也。做事原不必斤斤计较其结果,愉快即在创造之过程中。亦即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之意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学习

精选《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精选《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内容包括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作文,最新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20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

学习

端午节时的诗句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时的诗句,内容包括端午节最好诗句,端午节时间及诗句,端午节日出诗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下面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时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艺术家作文通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家作文通用,内容包括中国艺术家作文,艺术家思维作文,中国艺术家故事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

学习

学历证明书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学历证明书精选,内容包括最新版本的学历证明书,中专学历证明书怎么写,南宁市高中学历证明书。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证明都不陌生吧,根据用途的不同,证明的种类也不尽相同。我们该怎么拟定证明呢?以下是整理的学历证明书,

学习

元旦的文案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的文案,内容包括与元旦有关的文案句子,元旦发的朋友圈文案,元旦暖心文案朋友圈。随着社交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家肯定对各类文案都很熟悉吧,文案用于跟亲朋好友分享个人生活情况。那么什么样的文案才更具感染力呢?

学习

大学生教师节活动策划书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教师节活动策划书精选,内容包括大学生教师节活动方案策划书,教师节教师团建活动策划书,教师节活动策划书三篇。策划书要求知识要求

学习

中秋赏月的诗句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赏月的诗句精选,内容包括中秋赏月的诗句有,中秋赏月的诗句经典语录,中秋赏月的诗句或片段。中国中秋习俗吃月饼

学习

私企劳动合同精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私企劳动合同精选,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汇总10篇,私营企业劳动合同3篇,私企签无固定期劳动合同。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签订合同可以使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那么大家知道合法

学习

2023双十一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2023双十一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双十一完整促销策划方案,2023双十一活动营销方案,双十一促销活动策划方案休闲产品。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来了,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

学习

端午节诗歌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诗歌,内容包括端午节诗歌古诗,端午节诗歌朗诵,端午节诗歌大全100首。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精心

学习

学历承诺书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历承诺书精选,内容包括个人学历真实承诺书模板,学历认证材料的承诺书是什么,公务员应届学历承诺书。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承诺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承诺书是签署人内心真实意愿的表示,忌搞形式、走过场,忌出于无奈。那么,怎么

学习

观《觉醒年代》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观《觉醒年代》心得体会精选,内容包括觉醒年代观后心得体会,观看觉醒年代心得体会启示,觉醒年代观后感悟1000字。一、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

学习

小年快乐的简短祝福语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小年快乐的简短祝福语精选,内容包括小年快乐送上祝福语,小年简短祝福语顺口溜,小年祝福语简短霸气。一、小年历史渊源

学习

礼从心始作文精选

阅读(22)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

学习

国庆爱国情怀古诗精选30首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爱国情怀古诗精选30首,内容包括关于国庆爱国的古诗,爱国古诗经典十首,关于国庆爱国情怀的古诗七言。爱国情怀是指对祖国的热爱、尊敬和忠诚,是一种个人内心深处产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国庆爱国情

学习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及赏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朗诵,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

学习

《野老》杜甫唐诗赏析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野老》杜甫唐诗赏析,内容包括野老杜甫赏析,杜甫野老诗全文,杜甫自号少陵野老。《野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

学习

《秋浦途中》全诗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秋浦途中》全诗赏析,内容包括秋浦途中翻译及赏析,秋浦途中的诗,秋浦途中古诗讲解。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

学习

《卖花声·怀古》注释赏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卖花声·怀古》注释赏析,内容包括卖花声怀古元曲讲解,卖花声怀古翻译及赏析,卖花声怀古的注音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

学习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内容包括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朗诵,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全文,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讲解。《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创,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春之怀古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春之怀古阅读理解及答案,内容包括春之怀古的阅读理解及答案,春之怀古阅读理解答案初一,春之怀古阅读理解答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

学习

柳永《凤栖梧》赏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柳永《凤栖梧》赏析,内容包括柳永凤栖梧赏析简短,柳永凤栖梧赏析译文,柳永的凤栖梧赏析。《凤栖梧》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思念远方亲人的女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