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童趣评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那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四季童趣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季童趣评课稿 1
《四季童趣》是康老师上的一节唱歌课。选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音版)三年级歌曲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歌唱教学的思路,在指导学生学习演唱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了更为广泛的情感和知识体验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以“季节情景话题”引入,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联想之中。在欣赏教学歌曲范唱后,教师又通过设问“歌曲中是怎么表现我们的《四季童趣》呢”,引导学生边分析边演唱。这种融情境于教学之中,为歌曲教学的生动性带来了可能。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用竹笛为学生进行演唱伴奏,既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又赋予了歌曲新的形象变化。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一个为歌曲创编歌词环节,较好地拓展歌曲教学的形式。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集体创编,使学生在歌词写作、合作与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
当然,这节课也还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如:对演唱声音的要求上。作为唱歌课,其音乐美的'表现,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的演唱,其中音色(声音)尤为重要。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歌曲教学,不同于平常休闲时的歌曲演唱,他在赋予一定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还赋予了一定技术上的规范性,包括演唱音色等。本节课,教师对学生演唱声音的要求不够。
如:难点处理不够简明,两种不同“切分节奏”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学中,教师虽有所强调,但没有提炼出来,采用具体而简洁的方法,切实解决这一难点,致使学生演唱中这一节奏问题始终存在。
另外,在教师语言、教学环节转换、学生参与活动的把握等教学细节,也应有进一步提高。
唱歌课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本节课,康老师运用新的课程理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今后唱歌课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季童趣评课稿 2
今天听了贾老师上的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四季童趣》,感触颇深,贾老师设计的教学有如下环节:
一、随老师唱音阶
二、导入:
一年又几个季节,老师弹的音乐史哪个季节的?听唱《春天在哪里》引入。
三、发声用“呜”唱歌曲第一乐句旋律;用“啦”哼唱歌曲中带力度记号的'乐句。
四、新歌教学:
1、范唱要求听速度情绪
2、再听:听春夏秋冬他们在干什么?
3、随音乐画***谱,
4、随琴唱歌曲,
5、难点句解决。
6、介绍力度记号
7、整体表现歌曲。
从教学环节看还是颇有创意,也注重了技能技巧等音乐能力的培养并且运用了***谱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之教师基本功不错,可以想象教学效果应该不会太差。
出乎意料的是课堂下来,学生不会准确唱歌曲,也就是教学目标没达成,课后我们逐个环节分析,发现问题不少:
导入可以直接些:我们都学过哪些跟四季有关的歌曲,并直接引入今天要学歌曲《四季童趣》而不是在《春天在哪里》里绕。在发声练习环节出来的旋律不完整弄得学生对第一乐句感受不完整,导致学习歌曲难上加难,违背自己设计的初衷,就是解决歌曲难点。在第二个发声练习由于没解决力度问题等于是虚设。在用***谱环节,主要是没有充分用***谱帮助解决节奏难点,而是走形式,尤其是学生随音乐画***谱,没有找到节奏点,结果做了就如没做,没达到预定的效果,走过程了,因次到最后学生还是不会唱准歌曲。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做好细节,落实环节将音乐教学过程做扎实,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