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一)电流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

2.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1)如果在1 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库仑),那么导体中的电流就是IA,即1 A=1 C/s。

(2)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1 A=1 000 mA,1 mA=1 000 μA.

(二)电流的三大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例如:电流通过灯泡内的钨丝,钨丝会发热,温度高达2500℃,呈白炽状态而发光。

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例如:电流通过螺线管时周围出现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相似。

3.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酸、碱、盐的水溶液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例如:电解、电镀就是利用了电流的化学效应。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各种效应就越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电流效应的程度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三)电流表

1.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做电流表。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为。常用的电流

表是磁电式电流表(亦称磁电式表头),由于测量的需要不同,电流表分为安培表、毫安表和微安表。

2.电流表的特点:其内阻很小,可视为0,接入电路时不影响电路电流的大小。

3.电流表的量程:常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 A与0~3 A。若使用0~0.6 A量程,读数时看表盘下一行数字,其每一大格代表0.2A,每一小格代表0.02 A。若使用0~3 A量程,读数时看表盘上一行数字,其每一大格代表1A,每一小格代表0.1 A。

电流和电路

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

6.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7.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单A) 1A=1000 m A 1m A=1000uA

8. 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还应该注意:①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先调零②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

上面整理的是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流和电路,希望同学们用心记忆了。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初中物理讯息尽在。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二、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的磁效应。

(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

(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叫做电路***。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

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

(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

(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

(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

(1)、若是结构***,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

(2)、若是电路符号***,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

(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

(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

(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

(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

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

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

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

(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

(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二)、用试电笔判断家庭电路故障

(1)、若各处试电笔都发光,则是零线断了;

(2)、若各处试电笔都不发光,则是火线断了。

6、判断两电阻串、并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和电路两端允许加的电压值的技巧:

(1)、若两电阻串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正常工作电流值为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值,在用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值乘以它们的总电阻,计算的结果就是电路两端允许加的电压值。

(2)、若两电阻并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电压值为电路两端允许加的电压值,再用它们的电压值分别除以它们各自的电阻,把计算结果相加就是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值。

7、关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类型题的解题技巧:

(1)、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措施是在每次更换不同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更换定值电阻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2)、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不变,措施是通过调节滑片,达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目的。

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

(1)摩擦起电的原因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荷。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上。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即电荷是守恒的。

拓展:

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2)带电体的性质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接触带电

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不带电的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接触带电实际上就是电荷的转移。

(4)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

一带电的物体与一不带电的导体互相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感应起电是电子在导体内部的转移形成的。

(5)电流及其方向规定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申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带负电的电子,而在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2.电流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在电源对外供电时,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负极。

电流和电路的内容

(一)摩擦起电的定义和条件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条件: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二)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常用符号“+”来表示。质子和正离子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常用符号“-”来表示。电子和负离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电荷量

1.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称为电荷量。符号:Q,单位:库仑,单位符号:C。

2.元电荷:把e=1.6×10-19 C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1C的电荷量等于6.25×1018个电子的电荷量。

(四)电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电中和现象。

注意:发生电中和后电荷并没有消失,实质是电子从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了带正电的物体上。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1 2

九、电路

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一、电路***及元件符号:

画电路***时要注意:整个电路***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其中I的单位A,Q的单位C,t的单位s .

4、大体知道一些常见电流值。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

课程要求:

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知识和技能基本要求: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知识要点:

1、 电源和用电器: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铅蓄电池,发电机等;常见的用电器:灯泡(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音乐门铃(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

2、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把电源、开关、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一个完整电路应该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种电路元件。其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它能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用电器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设备,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等,它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起着控制电流的作用,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停止工作。注意:开关不是用电器,它不消耗电能;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路径,用来输送电能。

注意:在连接电路时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就是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断路”(也叫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断路的原因,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短路”就是电源的正负两极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因为电阻小,电流会很大,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烧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烧毁电器设备,这是绝对避免的。但是,部分电路的短路则可以用来控制某一段电路中电流的有无。

3、正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由于其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例如: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当导体两端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时,这些做无规则运动的自由电荷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可以移动的自由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即使将绝缘体接在电源的两极之间,也不能形成电流。但是,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就可能导电,例如玻璃是绝缘体,但把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成了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4、电流的方向:

当把用电器连接在电池的正负两极时,电流沿着:正极 →用电器→负极,发光二极管是既有单向导电性,又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通常情况下,自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此时,并不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时才能形成电流。当用金属导体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时,金属导体中的每一个自由电子都受到正电荷的吸引,结果自由电子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5、怎样画好电路***

(1)应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种电路元件,要特别注意电源的极性及导线交叉时是否相连。

(2)规范地使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熟悉课本中电路元件的符号,并在画电路***时正确地使用它们。

(3)合理地安排电路元件的符号,应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使画成的电路***清楚美观。

(4)一般应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电流方向画。

知识点之电流和电路

一、 电荷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2、原子的结构及元电荷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元电荷:在各种带电的微粒中,电子的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3、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电荷在导体中可以定向移动。

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部分电子可以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 叫做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二、电流与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 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电路的组成

电路: 用导线把电源、 开关、 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电路中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电源: 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 电源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用电器是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用电器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 电风扇、 电铃、 电视机等。

(3)开关: 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闸刀开关、 空气开关等。

(4)导线: 用来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3、电路***

电路***: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

画电路***时要注意: 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要简洁整齐。

三、串联与并联

1、串联

定义: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 支路之分; 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一定通过另一个用电器, 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只要串联电路中,串联接入一只开关, 即可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

定义: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有干路、 支路之分; 干路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路,每条支路中都有一部分电流流过,即每条支路都与电源形成一个通路,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 干路开关控制干路,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

3、电路的连接

连接电路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在接线过程中, 开关要断开,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再闭合开关。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

意义: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叫做电流。用字母陨 表示。

单位:安培, 简称安,符号粤, 比安小的单位有毫安和微安。

2、电流表

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符号: A

量程: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当用“ -” 和“0.6” 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0.6A” ,每一小格表示0.02A,每一大格表示0.2A;当用“ -” 和“3” 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3A” ,每一小格表示0.01A,每一大格表示0.1A.

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

(2)电流表接进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 +” 接线柱流入,从“ -” 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预先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情况下, 可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流是否超过量程。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I1=I2)。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实验注意事项:

2、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①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②两确认:

Ⅰ确认所选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分度值)。

Ⅱ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两不要:

Ⅰ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

Ⅱ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3、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①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②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③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学习

幼儿保育专业技能大赛培训心得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保育专业技能大赛培训心得精选,内容包括幼儿园保育专业技能大赛培训心得,幼儿保育专业技能大赛,一日保育工作流程细则培训心得。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

学习

韵律活动教案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韵律活动教案精选,内容包括一年级韵律活动教案,幼儿韵律活动教案,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韵律活

学习

冬天就要来了文案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冬天就要来了文案精选,内容包括冬天就要来了的文案,冬天的文案高级感,冬天注意保暖文案。万物冬藏的冬天来临了,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之处,冬天可以看到一片纯白的雪世界,可爱冬日,也别有一番味道。下面为大家带来冬天就要

学习

韩彤彤,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阅读(23)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韩彤彤,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

学习

带寒露的诗句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带寒露的诗句精选,内容包括关于寒露的诗句欣赏,关于寒露的诗句和谚语,带寒露诗句。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下面是为大家

学习

造心读后感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造心读后感,内容包括造心读后感及原文,造心读后感100字,关于修心的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造心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

学习

弄巧成拙造的句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弄巧成拙造的句子,内容包括形容弄巧成拙的句子,弄巧成拙的经典句子,用弄巧成拙和别出心裁造个句。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

学习

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大全,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和成语有哪些,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韩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

学习

已凉韩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已凉韩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内容包括已凉古诗,已凉古诗原文,闲步韩偓全诗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帮大家整

学习

山水优美句子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山水优美句子,内容包括描述山水风景的优美句子,山水优美句子30字,山水景色优美的语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句子

学习

课桌会议形式互动小游戏精选105个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课桌会议形式互动小游戏精选105个,内容包括课堂小游戏活跃气氛课桌舞,课桌互动游戏活跃气氛,会议互动游戏活跃气氛小学。课桌会议形式互动小游戏(精选105个)

学习

难忘的唐老师作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难忘的唐老师作文精选,内容包括作文我眼中的唐老师,我的唐老师作文400字,唐老师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

学习

带虎字成语精选260个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带虎字成语精选260个,内容包括带虎字成语有哪些,带虎字成语动画,带虎字成语故事。带虎字成语(精选260个)

学习

三年级下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下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内容包括四年级下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体育三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三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学习

销售心理学:如何跟顾客寒暄知识点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心理学:如何跟顾客寒暄知识点,内容包括做销售如何掌握顾客心理,销售与客户之间的寒暄话题有哪些,销售心理学与客户沟通技巧。销售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门研究商品销售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与购买者心理现象

学习

计算机等考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加密技术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等考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加密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级讲解,2022年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选择题讲解。在我们上学期间,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

学习

初一生物心脏知识点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生物心脏知识点,内容包括初一生物心脏知识点总结,生物心脏与血液循环知识点,初二生物心脏知识点讲解。生物(Organism),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初

学习

初中关于美国的地理知识点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关于美国的地理知识点,内容包括初中美国地理知识点,美国知识点归纳地理,初中阶段关于美国的地理知识。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

学习

浮力知识点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浮力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浮力知识点总结归纳,浮力知识点总结表及计算公式,浮力知识点总结思维导。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

学习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

学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数量关系的知识点归纳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数量关系的知识点归纳,内容包括六年级数学数量关系式怎么列,六年级数学数量关系应用题,六年级上册数学如何找数量关系。上学期间,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想要一份整理好

学习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点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点,内容包括统计专业考试初级知识点速记,初级统计师统计业务知识电子教材,初级统计师实务重点。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