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精选8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整理的《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1
“从前,有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它非常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常常在这棵苹果树下玩耍。每当小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什么烦恼或者麻烦,他都会第一时间去找苹果树。苹果树总是耐心地听他诉说,不遗余力地给他帮助,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小男孩摘光了苹果树的果子,砍掉了所有的树枝,就连树干也没有放过,用它们去换取自己渴望的玩具和书、梦寐以求的房子以及出海远航用的小船。若干年后,当这个小男孩再次回到苹果树身边时,他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而苹果树也只剩下那棵快要枯死的老树桩……即便如此,老树桩仍然热情地张开自己的怀抱,让它疼爱了一辈子的男孩坐在自己身上休息。”——这就是《苹果树的故事》。
相信每个人都对故事中这个自私的小男孩充满反感,也会为无私奉献的苹果树满心感动。小男孩自私地取走了苹果树的果子、树枝、树干,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苹果树的感受,这不正如我们对母亲年复一年的索取吗?苹果树的有求必应和不求回报,不正是母亲多年来对我们的倾力付出吗?年少轻狂的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生活中扮演着小男孩的角色却不自知。想想看,身体不适时,是谁火急火燎地带我们去寻医问诊,寸步不离地守在床前彻夜不眠?遇到困难时,是谁千方百计为我们排忧解难打气鼓劲儿?受到委屈时,是谁耐心地听我们倾诉然后一遍一遍地安慰宽心……都是母亲!
是啊,默默无闻的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是扪心自问,我们又为疼爱我们的她们做过些什么?母亲累了困了,我们可曾给她打过一盆洗脚水?母亲愁眉不展时,我们可曾想方设法帮她化解过心中的苦闷?面对母亲的唠叨,我们可曾面带微笑地认真聆听过?我们为母亲做的事、尽的心,远远不及母亲为我们做得多。
“羊有跪***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这些连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人类所忽略。我们能为母亲做的事其实很多,可是真正做过的事却很少。我们总是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挂在嘴边,却很少付诸行动做好爱的回馈。经常听到有人说,将来我要给母亲买个大房子,将来我要带母亲环游世界,将来我要让母亲过上最好的生活……报恩,尽孝,为什么要等到将来呢?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学会关心母亲,疼爱母亲,理解母亲,孝顺母亲。当母亲下班后满身疲惫地归来,帮她们敲敲肩膀揉揉肩,缓解一下身体的劳累;当母亲心情烦闷愁眉不展时,讲讲笑话逗逗乐,拂去她们心头的阴云;当母亲为了我们的成绩学业着急上火时,多一点儿耐心与理解,多一些交流与沟通……
让我们共同疼爱与孝顺自己的妈妈吧,不要再继续扮演故事中小男孩的角色了!爱自己是本能,爱母亲才是境界。让我们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学会给予爱,回馈爱!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2
那棵树,就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好像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围绕在爸爸妈妈的周围玩耍,渐渐地长大后,我们会离开父母的身边,而且不常回来。每次回来,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不然就是有什么需要的时候。而父母都会把他们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东西交给我们,这时我们总是拿了东西,转身就走,留下了渴望我们留在他们身旁的`父母,凝视着渐小的背影。
虽然如此,他们在心中,却是不断地说着:“希望孩子会快乐,祝福孩子一路顺利、平安。”当我们累时,他们就伸出双手怀抱着我们,让我们安稳地在他们怀中休息,不受吵闹。
为人父母者,想的都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天下间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给予我们如此盛大、永无休止的爱和恩慈;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心甘情愿,只为我们笑逐颜开而不计得失辛苦的劳作。
爸爸妈妈的笑容,是世间温暖和煦的春风,爸爸妈妈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霜雪雨的刻痕,而爸爸妈妈的爱在这世间便另有天地。仿佛有一扇门,推开它便会看到万丈光芒。这光,给孩子指引,给孩子保护,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希望!!
爸爸妈妈的爱是心甘情愿,是永无止境!!
而为人子女,是不是真的体会到这一片苦心?是否想到一份回报?那就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懂得他们的爱,懂得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回报你们无私的爱!”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树下来,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
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高高兴兴地走了。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苹果树很伤心。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树兴奋地邀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忙吗?”“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树好快乐。从此,男孩又不来了。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苹果没了。”
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
苹果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
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
“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
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
“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苹果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4
我读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这篇寓言文章后,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一棵树为了自己的朋友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为老年的朋友提供休息的座位,这使我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人类无休止的索取下,会不会象那棵忠实于朋友的苹果树那样只剩下枯老的根,将与人类共同消亡!
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工业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得大气层变薄;海洋将在50年后无鱼类可以捕捞;淡水资源将稀缺;森林日益稀少,荒漠日益严重等,人类若没有节制的继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必将有一天,人类将在自己的末日看到奄奄一息的大自然,随即而来的是这个美丽的星球在太空中象那颗荒凉寂静的火星一样悄然无声的运转。
文章中象征大自然的苹果树是无私的,他的朋友在小的时候与他玩,树是茂盛的,因为他们是和睦相处,但是树的朋友在物质的需求下,树奉献了苹果、树枝、树干,最后树只剩下根部的时候还是忠诚的为朋友提供休息的地方,反过来,在朋友索取的过程中,朋友从来就没有给过树养护和爱惜,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是树的.生命枯竭的主要原因,象征大自然的树就在这不平衡的友谊中消亡,紧接着象征人类的朋友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和大自然是互相依赖生存的,人是不可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否则人类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5
《苹果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苹果树很爱小男孩,小男孩想游戏的时候就用大树来做秋千,饿的时候就摘树上的苹果吃,玩累的时候,就靠在树下乘凉睡觉。他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直到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的想法和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向大树索取,钱、房子、船……最后,苹果树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个矮矮的木桩,但它还希望那个孩子能坐在上面休息。苹果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从来不求任何回报,但却依然很快乐很快乐……
这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谁能像树一样无私的为我们倾其所有呢?我们的父母就象这棵树一样,他们会尽一切努力地满足我们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做子女的有几个能替父母着想,儿时只顾向父母索取,长大后只顾着自己的工作、家庭,又有几个能感受到父母的孤独?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种爱是无私的爱,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如果说世上还有一种爱可以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也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伟大的父母亲们,谢谢你们!祝福你们!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6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颗又高又大的苹果树。它很喜欢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也喜欢和它玩。不论他想要什么,苹果树都会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他要书和玩具,苹果树把果子给了他;他要房子,苹果树把树枝给了他;他要出海,苹果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他做船。看着他心满意足地离去,苹果树别提有多高兴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小男孩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等他想起了苹果树,回来之后看到的是一个快要枯死的老树桩……
故事里的小男孩多么多么自私呀!他向苹果树要这要那,从来没有考虑过苹果树的感受。而苹果树一次又一次地满足着这个小男孩的心愿,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我想,没有人会喜欢这个自私的小男孩。可你们知道吗,这个小男孩其实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每一个孩子,而那棵苹果树也不是别人,她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小时候,妈妈陪我们玩,给我们买玩具和故事书,给我们交学费,供我们读书……无论我们想要什么,妈妈都会尽量满足我们的心愿,哪怕是省吃俭用吃苦受累。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经济并不宽裕。有一次我想吃牛排,妈妈二话没说,带我去了西餐店。可是点餐时,妈妈只要了一份牛排,我有些纳闷:“妈妈,你为什么不吃呢?”“妈妈不喜欢吃牛排,妈妈喜欢看你吃。”妈妈笑着告诉我。后来我才知道,不是妈妈不喜欢吃,是妈妈舍不得吃,她想省下钱来满足我的要求。还有一次,我正在院子里玩滑板车。一个小朋友把我碰倒了,腿上鼓起一个包。妈妈看见了,立刻跑过来扶起我,心疼地问:“没事吧?”摔痛了的我哭着对妈妈说:“我不想再学滑板车了!”妈妈耐心地劝导我:“干一件事情,不能轻易说放弃,半途而废是一事无成的起跑线!”听了妈妈的鼓励,我不顾腿疼,继续坚持练习,没几天就掌握了滑板车的滑行技巧。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羊有跪***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我不想做故事里不懂事的小男孩,等到老了以后才想起妈妈的恩情。我要从现在开始,学会照顾妈妈,疼爱妈妈。以后吃饭的时候,我要把第一碗饭端给妈妈;妈妈生病了,我要陪妈妈一起去看医生;妈妈下班回来累了,我要给她揉揉肩、捶捶腿……我要让我的“苹果树妈妈”开心快乐地生活!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7
有一则寓言,讲农夫有一颗苹果树,多年不结果实,于是农夫决定砍掉。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和昆虫们恳求他不要砍,他不为所动。砍了几下之后,他发现了树中隐藏的蜂窝,可带来甘甜的蜂蜜,于是很欣喜的停止砍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很多人做事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为他人着想。一件事情,若是对自己有利,则会毫不犹豫;若只是对他人有好处,那么多半不会做。
这故事很短小,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首先,能为他人着想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却未必完全没有。比如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他们数年如一日地照顾和教导我们,不管自己辛苦,一心只想着我们的.成长和进步。这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从心底里感激和敬佩。
其次,如果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从自身利益考虑,那么我们在和他们沟通,尤其是要说服他们时,就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看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就会更加有效。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8
今天,我读了《一颗苹果树的故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棵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苹果树先后把自己的苹果、树枝、树干、树根全部奉献给了男孩,使男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玩具、房子、船,最后就连枯老的树根也成了男孩歇脚的港湾,老树却开心得热泪盈眶。
有些心酸,心情很复杂!这叫什么事呀!我真有些烦小男孩,他太贪婪了,一次又一次地索取,以至于使一棵茂盛的大树只剩下一个枯树根。每次索取之后并没有知恩***报,没有满足大树的小小的愿望——陪伴其左右。简直太没有良心了!
苹果树啊,小男孩摘了你的苹果,你高兴;小男孩砍了你的树枝,你心满意足;男孩砍了你的树干,你仍然雀跃万分;男孩坐在你仅剩的枯根上,你开心得热泪盈眶……为什么呀?
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渐渐地,我似乎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那棵苹果树呢,不正是我们的父母吗?我的眼前闪现了一个个画面:我生病去北京***,父母愁眉不展,恨不得替我去承受;我取得了全国化学实验金奖的好成绩,父母那发自内心的高兴劲儿至今我记忆犹新;我因粗心没有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安慰并鼓励我继续前进;我是家里的中心,主宰着全家的喜怒哀乐;就连家里做饭的`口味,也是依着我······父母一切都是为了我,想的全给予,是奉献。当我体会到他们的苦心时,我想到的是回报。我不能像小男孩一样无视苹果树的感受,我要让父母高兴,他们含辛茹苦的抚养我教育我,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爱,那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做出一番成就来完成父母的心愿;当他们年老时陪伴在他们身边免除他们的孤独,让他们幸福的安度晚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