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黄鹤楼搁笔

李白黄鹤楼搁笔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李白黄鹤楼搁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创作背景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古诗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翻译/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已辟为白鹭洲公园,是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赏析/鉴赏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开头两句李白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落墨,用以表达对时空变幻的感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畅顺;虽然十四个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但丝毫不使人嫌其重复,更没有常见咏史诗的那种刻板、生硬的毛病。凤凰台为地点,在旧金陵城之西南。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李白用“凤凰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抒怀,而是别有机杼。从远古时代开始,凤凰便一直被认为有祥瑞的意义,并且与社会的发展有关:美好的时代,凤凰鸟则从天而降,一片天籁之声。因此,凤凰鸟的出现,多半显示着称颂的意义。然而李白在这里首先点出凤凰,却恰恰相反:他所抒发则是由繁华易逝,盛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所生发出的无限感慨。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繁华的六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长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

三四句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凤去台空”的变化时空入手,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并没有留给历史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这里含蕴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那些“投汩笑古人,临濠得天和”与“功高不受赏,长揖归故园”的高士、哲人,获得了李白特殊的尊敬。同时,李白敢于藐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偶像的精神束缚,以至于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所以,李白对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引起一些感慨之外,没有丝毫惋惜。那么,当他把历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的时候,蔑视的态度是显而易见。花草蓬勃,天地依旧,一切都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着。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千古的兴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接下二句表现出李白没有让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当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怀。三山亦为地点,旧说在金陵西南的江边。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又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恰好笺注说明了“三山半落”那若隐若现的景象描写。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鹭洲”,横亘于金陵西长江里,竟把长江分割成为两半。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阔,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也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

李白虽然具有超脱尘俗的理想愿望,但他的心却始终关切着现实***治与社会生活,于是当他对历史与自然进行亲切的光顾之后,又把自己的眼睛转向现实***治。他极目远眺,试***从六朝的帝都放眼到当时的权力中心,亦即自己的心之所向的首都长安。然而他的努力失败了,原因是“总为浮云能蔽日”,只好“长安不见使人愁”。于是,浮云悠悠,愁思无限,壮志难酬,哀怨如缕。在这里李白化用了陆贾《新语》中的“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寄予自己的内心怀抱。他的痛苦,他的疾恶如仇,他的“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情结,仿佛也就容易理解。特别是其中的“长安不见”又内含远望之“登”字义,既与题目遥相呼应,更把无限的情思涂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峥嵘的青山与澄澈无际的天空当中。这样心中情与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织在一起,于是山光水色,发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载;江水滔滔,吟伤今之离恨,流韵无穷。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六合》),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还在于别致自然的遣词造句。由于诗以寓目山河为线索,于是追求情随景生,意象谐成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凤凰”的高飞与“凤凰台”的“空”,洁净、疏朗,与诗人潇洒的气质和略带感伤的情怀相一致,且意到笔到,词义契合,起到了内外呼应的作用。另外,整首“登临”的内在精神,与“埋幽径”“成古丘”的冷落清凉,与“三山”“二水”的自然境界,与忧谗畏讥的“浮云”惆怅和不见“长安”无奈凄凉,都被恰切的语词链条紧紧地钩连在一起,从而当得起“古今题咏,惟谪仙为绝唱”的赞誉。

作者简介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起,被称为诗坛上的灿烂辉煌的“双子星座”。李白为人正直,一生蔑视权贵,他曾直言不讳的声称“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因此,他虽有超人的才华,但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重用。他的一生坎坷,然而他对国事却十分关心,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大诗人,他的诗篇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想象,以高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他的大量诗作从唐代流传到今天,并翻译到国外,影响之大,可渭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李白黄鹤楼搁笔

学习

中秋国庆期间安全工作总结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国庆期间安全工作总结精选,内容包括中秋国庆酒店安全工作总结,派出所国庆中秋安保工作总结,国庆中秋安保工作总结。安全,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中国人一向以安心、安身为基本人生观,并以居安思危的态度促其实现。因而视安全

学习

毕业生自我鉴定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生自我鉴定精选,内容包括研究生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自我鉴定怎么写毕业生登记表,函授毕业生登记表的自我鉴定。自我鉴定的定义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

学习

年会暂停通知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年会暂停通知精选,内容包括年会通知暂停文案,公司年会暂时取消通知,年会取消通知。年会如何做才能有创意?

学习

提前终止合同协议书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提前终止合同协议书精选,内容包括提前终止合同协议书怎么写,提前终止合同协议,房屋租赁合同提前终止。当符合合同终止的条件出现时,合同当事人就可以终止合同。有时在合同终止条件未出现,当事人也作出了提前终止的行为。下面

学习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精选,内容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计划16篇,老旧小区改造讲解稿,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文章。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

学习

上海横沙岛资料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上海横沙岛资料,内容包括上海横沙岛最新面积,上海横沙岛是哪里,上海横沙岛介绍。资料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生活中必需的用品,也可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上海横沙岛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黄鹤楼的传说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黄鹤楼的传说,内容包括黄鹤楼的传说故事,黄鹤楼的传说完整版,黄鹤楼的传说。黄鹤楼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以下是yuwenmi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学习

描写关于山的古诗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关于山的古诗,内容包括描写关于山的古诗大全,描写山的古诗名句最佳的,描写山风景的诗句古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

学习

外出旅游作文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外出旅游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去旅游的作文范文,关于外出游玩的作文范文,外出旅游作文模板。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

学习

对母校感言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对母校感言,内容包括对母校感言的句子,对母校感言100字,曾经的母校感言。在平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如此便可将其记录在感言中。那要怎样写好感言呢?以下是整理的对母校感言,欢迎阅

学习

十月十全十美文案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十月十全十美文案,内容包括10月10日十全十美晚安文案,十全十美文案,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文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看过美文吧?一篇美文是建立在真挚情感的基础上的。文字表达的是内心的感受,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

学习

四和十绕口令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四和十绕口令,内容包括四和十绕口令完整版,四和十绕口令教程,四和十绕口令儿歌。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绕口令吧,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绕口令是民间汉语语言游戏,都有哪些经

学习

关于勤工俭学的申请书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勤工俭学的申请书精选,内容包括关于勤工俭学的申请书200字,勤工俭学申请书模板,勤工俭学申请书300字。勤工俭学(work-studyprogram),是指学校组织的或学生个人从事的有酬劳动,用以助学。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勤工俭学的申

学习

2020最新《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范文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2020最新《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00字,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20字。书籍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

学习

黄鹤楼的传说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黄鹤楼的传说,内容包括黄鹤楼的传说故事,黄鹤楼的传说完整版,黄鹤楼的传说。黄鹤楼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以下是yuwenmi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学习

李白《江行寄远》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江行寄远》,内容包括江行寄远李白完整版,江行寄远李白,江行寄远李白翻译。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

学习

李白《蜀道难》的诗词赏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蜀道难》的诗词赏析,内容包括李白蜀道难的赏析,李白蜀道难的诗句,蜀道难李白诗词解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

学习

“诗仙”李白诗词二十首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诗仙”李白诗词二十首,内容包括诗仙李白最经典诗词二十首,诗仙李白水平最高的诗词是哪一首,诗仙李白诗句大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

学习

李白《把酒问月》古诗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把酒问月》古诗赏析,内容包括李白把酒问月全诗原文,李白把酒问月诗文赏析,李白把酒问月古诗。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

学习

李白《江上吟》全诗赏析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江上吟》全诗赏析,内容包括李白江上吟全文翻译,李白江上吟最好的诵读,李白诗词全集江上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

学习

古风其十李白赏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古风其十李白赏析,内容包括古风其十李白翻译及赏析,古风十九首李白最后四句赏析,古风李白其十九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

学习

李白的古诗有哪些?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的古诗有哪些?,内容包括李白的古诗有哪些全部,李白的古诗有哪些二年级,李白的古诗有哪些望庐山瀑布。大家对李白都很熟悉吧?他是中国唐朝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酒仙”等,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那李白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