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通用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谈话:刚刚开学,同学们都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请大家打开书第6页,我们一起看一看,小明他们几个人制订了什么样的读书计划?在制订计划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 探索算法

1. 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例题的情境***。

提问:从这幅插***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女孩说:这本书共192页。小明说:我每天看32页。问题:小明几天可以看完?)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是怎么看书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计划呢?让学生自己计划每天看的页数,为后面学习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提供数据。

提问:怎样列式解答上面的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9232)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每天看页这一条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小强要几天能够看完这一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其中最好包含需要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

2.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算理。

(1) 探索四舍法试商。

提问:怎样计算19232的商呢?先列出竖式。(板书竖式)

提问:19232与前面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

启发: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可以)应该把32看作多少?(可以看作30)

提问:为什么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32比较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

教师在除数32上面用红粉笔板书:30。

再问: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商6)

讲解:这个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 32的商呢,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说这是试商。现在用6和除数32相乘。请大家接着往下算,把计算过程写在书上。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大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谈话: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试商得出的6就是19232的商,说明试商正确。计算完成后,为了保证计算正确,我们还应该验算一下,下面请大家***验算。

指名完成验算,并安排学生把例题中横式和答语补充完整。

谈话: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把除数32看作3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41,可以把它看作几十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3,可以把它看作几十来试商?如果除数是64呢?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几十几就看作几十,老师可暂时不纠正。

(2) 探索五入法试商。

利用学生提出的小强每天看39页这一条件,或教师自己提出这样的条件,让学生计算小强看这本书,需要几天才能看完。

谈话:大家***计算,有问题可以与同桌商量。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注意帮助学困生。

反馈:你是怎样试商的?

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把39看作30来试商;把39看作40来试商。

讨论:为什么要把39看作40来试商?

提问:刚才我们把除数39看作4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7,看作几十来试商?68呢?76呢?

师生共同填写表格(表略)。

比较:通过计算19239,我们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和19232比一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不同点:把32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把39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

3. 归纳试商方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板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一)]

同桌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把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

三、 巩固运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计算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谈话:书上把这几题的将除数所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用的,以后我们解题时可以把它记在心里,不要写出来。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计算,全班交流。

3. 完成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后,提问:每天从17:00播到17:32表示什么?

4. 拓展题。

出示:2565□

(1) 要使商是4,□内可以是什么数字?(2)要使商是5,□内可以是什么数字?(3) 能不能使商等于6?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题。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1页的例1、例2及练习四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

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比如,去年植树节洛阳市植树约有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鲜氧气

2、引出实际问题。

(1)呈现植树画面(教科书第19页主题***)。

师: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① 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② 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究笔算方法

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每位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机会。

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

(1)谈话。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再现422的笔算过程。

3、试一试。

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1)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再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2)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与应用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

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

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

师:我们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学会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还帮助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检查出了错误。通过这些活动,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3、设计活动(练习四第3题)。

(1)请学生欣赏广场上花卉***案(出示广场一角画面),接着引出布置学校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起解决提出的问题。

(2)自主设计***案,并解决问题。

(可以***解决,也可以2~3人结合。)

完成设计后,全班交流。

4、猜数谜。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教具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学前准备

(1)口答。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

(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

2、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3、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 ***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 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2)看病门诊。

1> 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2> 改正错误之处。

3> 提出改进方法。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 看清题中数据。

2> ***完成。

3> 集体订正。

4> 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4)思维训练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4

设计内容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成立环保小组的情境来探究除法知识,在计算过程中重视培养估算能力,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试商,突破试商难点;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重视培养数感,以提高学生试商的水平;重视发挥数学课的育人功能,结合生活实例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出示主题***组“身边的环境”:***1展示广场一角地上的塑料袋被风吹得到处飞扬;***2展示学校对面的马路垃圾堆积成山;***3描述校园中的一位同学将香蕉皮随手丢在地上,地上已经有好多食品包装袋。

师:同学们,这些地方你们熟悉吗?看到这样的情境,你们有什么感受?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这么脏,但这需要我们来共同维护。所以,学校少先队决定成立一个雏鹰环保实践队,我们共有612名少先队员参加了这项实践活动,为了方便行动,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小组呢?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612÷18)

设计意***: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情境***来创设教学情境。自然渗透环保教育,同时将计算融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使计算教学生动有趣。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解决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问题。

(1)讨论交流。

①出示讨论题目:计算612÷18时,应该先算18除什么数?商的最高位应该在什么位置上?

②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③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

生1:应该先用18除61,商的最高位应该在十位上。

生2:我把18看成20,612里面大约有30个20,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在十位上。

(2)尝试计算。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试算。

(3)汇报计算过程。

(18除61个十商3个十,余7个十,再加上个位上的2,变成72,18除72,商4)

(4)观察思考,对比发现。

仔细观察,你发现这节课学习的除法和前面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商是两位数)

设计意***: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迁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除法口算或估算经验出发,通过交流探讨确定商的位置。

2.探究“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

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把十月定为学校环保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雏鹰环保实践队在这个月取得的成绩:共收集了940节废电池。那么他们平均每天收集多少节废电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940÷31)

(1)提出要求。

师:大家试着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算一算商是多少。你在计算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学生试算,提出问题:31除94商3后余1个十,与个位上的0组合后不够31除,商应该怎样写?

(3)小组讨论,明确商的个位的写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汇报:商的个位应写0占位。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5

教学内容:

33页练习八5至8题

练习要求:

进一步巩固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除时要商0的笔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0÷736÷868÷960÷744÷653÷827÷414÷3

2.列竖式计算,并从中选一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3.游戏:比比谁跑得最快

⑴700÷77200÷94000÷8880÷4⑵600÷25400÷65500÷5390÷3

二、综合练习

1.643盆花平均放进5个花坛,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几盆?

⑴读题,学生***完成,请学生板演

⑵集体订正

2.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成人10元学生6元团体6元

⑴学生***思考怎样买票合算。

⑵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⑶全班汇报。

三、数学游戏

1.每人从0-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

2.求出商和余数。

3.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玩,看谁先得20分。

5.思考:从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什么?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6

教学内容:

笔算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初商过大,初商过小时的调商方法。

2.能熟练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填一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出来。

2.下面的括号里最大填几?

40( )<306

30( )<207

40( )<275

60( )<194

90( )<351

( )60<137

3.根据试商情况,在括号里写出准确商。

二、提高练习。

1.填一填。

(1)9331,把31看作( ),商大约是( ),计算后可知准确结果是( )。

(2)12016,把16看作20来试商,商大约是( ),余数是( ),说明商( ),应试商( )。

2.计算下面各题。

3.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达标

1.填一填。

(1)375□ 3要使商为一位数,□可填( ),余数是( )。

(2)一个数除以17,商是14,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3)7832可以这样想,把32看作( )试商,78里面有 ( ) 个30,所以商是( ),余数是(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7里最多有( )个20 78里最多有( )个30。

142里最多有( )个60 610里面最多有( )个80。

2.笔算下面各题。

18221=

28836=

29242=

3.解决问题。

饲养专业户王大伯家养了185只公鸡和229只母鸡,还养了46只鸭。养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7

教学内容:

26-27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找联系

1. ***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数

出示 2()×4=104,你能在()里填正确的数吗?

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三、 熟练笔算方法

1.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

2.27页第7题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游戏: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先数出根数。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板书设计:

124÷3≈40(箱)

或者124 = 120 + 4

120÷3=40(箱)4÷3=1(箱)……1(箱)

124÷3≈41(箱)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96÷8 145÷6

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

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计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

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你会算吗?

出示学习指导:

1、先***思考计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样算?

2、让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并说出笔算的方法。

学生在说完笔算方法后,追问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出示问题二:学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牵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解决,***笔算后汇报。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商“6”,“6”应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巩固内化

1. 用竖式计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错题(看书上的83页)

3.问题三:一个足球2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笔算经验?说一说笔算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5.问题四:学校组织学生秋游,共有师生280人,如果每辆车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辆车?

四、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教具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学前准备

(1)口答。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

(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

2、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3、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 ***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 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2)看病门诊。

1> 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2> 改正错误之处。

3> 提出改进方法。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 看清题中数据。

2> ***完成。

3> 集体订正。

4> 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4)思维训练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1

教学内容:

33页练习八5至8题

练习要求:

进一步巩固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除时要商0的笔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0÷736÷868÷960÷744÷653÷827÷414÷3

2.列竖式计算,并从中选一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3.游戏:比比谁跑得最快

⑴700÷77200÷94000÷8880÷4⑵600÷25400÷65500÷5390÷3

二、综合练习

1.643盆花平均放进5个花坛,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几盆?

⑴读题,学生***完成,请学生板演

⑵集体订正

2.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成人10元学生6元团体6元

⑴学生***思考怎样买票合算。

⑵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⑶全班汇报。

三、数学游戏

1.每人从0-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

2.求出商和余数。

3.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玩,看谁先得20分。

5.思考:从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什么?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2

教学内容:

29页例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出示1033

你能算出积,并把它改写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093=103

二、新授

1.出示例6。

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其他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

(教师巡视,找典型问题以便反馈讲评。)

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再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

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2.试一试。

5355 6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

3.出示 6058

你会计算吗?验算一下自己对否,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第30页的第3题

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注意什么?

三、 练习

1.第29页做一做

2.第30页的第1、2、4题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利用口算除法旧知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掌握并熟练运用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探究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思考和合作交流结合运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估算心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体育馆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进行估算。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60千米。

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①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②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是生活。通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4

一、学习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二、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括号里最大填几?

2、计算并且验算。

(1)64÷4

(2)84÷ 2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展示。

第一条信息与问题:三年级(1)(2)两个班共捐书256本,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

(1)齐读题目,并指名说已知条件与问题。

(2)要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应怎样列式?(指名回答:256÷2)

(3)教学用竖式计算256÷2。

①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在本子上试算。

②师指名板演并尝试说计算过程。

(4)师生共同交流算法。

①除。用2个百除以2,商1一个百,1写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诀“一二得二”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③减。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④查。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⑤放。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5)指名2—3名学生讲算法

(6)师;这样计算正确吗?请你在练习本上验算一下。(指名板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口答。

2、练习。

***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

①、②并验算。

432÷2 522÷3 (请二个同学板演并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3、计算方法。

: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吗?

(三)全课。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的除法笔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弄清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

掌握商的书写位置以及试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交流展示

1、争当小小口算家。

90÷30= 3 360÷30= 12 840÷40= 21

200÷50= 4 270÷90=3 720÷90=2

120÷40= 3 600÷19≈ 30 900÷31≈ 30

2.( )里最大能填几?

30×( 2 )<85

40×( 4 )<180

50×( 5 )< 251

2、新知探究

(一)学习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1、教学例1

有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出示预习提纲:

(1)求可以分几个班应该怎样解答?

(2)笔算时,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如果不理解,请小棒摆一摆。)

(3)请这道题的横式和答填写完整。

想:求92里面有几个30,用除法解决。

92÷30=3(个)……2(本)

答:可以分给3个班。

2、练习。

(二)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学例1(2)有140本故事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1、学生尝试完成,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师: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笔算时,商几?你是怎样试出这个商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呢?

140÷30=4(个)……20(本)

(三)小结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竖式。

师:第一道题被除数是两位数,第二道题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相同的,为什么商都写在个位上呢?

3 巩固提升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游戏,你们愿意吗?

第一关:“病题我来医”。

420÷60 = 85÷40 =

78 ÷ 20 = 364÷40 =

第二关:“问题我来解”。

1、在 “阳光体育”活动中,体育张老师带200元钱去买足球,每个足球30元,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200÷30=6(个)……20(元)

答:可以买6个足球,还剩20元钱。

2、油田一小四年级有260名学生,准备租车去心品实验基地。每辆客车限坐40人,需要租几辆客车?

260÷40=6(辆)……20(人)

6+1=7(辆)

答:需要租7辆客车。

课后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除数两位看两位,

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余数小了商就对。

板书

笔算除法

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几个班?

92÷30=3(个)……2(本)

答:可以分3个班。

有140本故事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140÷30=4(个)……20(本)

答:可以分给4个班 。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16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

9÷3=

69÷3=

80÷2=

6÷2=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三、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通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小学数学《笔算除法》教案通用

学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践报告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践报告精选,内容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报告,乡村振兴实践报告2000字。转眼间充满意义的社会实践生活就已结束了,大家这段时间一定收获不少吧!该好好总结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

学习

原告怎么写答辩状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原告怎么写答辩状,内容包括原告怎么写答辩状格式,原告要写答辩状吗,原告有关的答辩状。被告人依法享有答辩权,答辩状是其中一项。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很多无法和解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们开庭前一般都会预先准

学习

计算机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行业调研报告范文,内容包括计算机行业调研报告范文2000字,计算机行业调研报告怎么写,计算机调研报告模板。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十分的重要,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

学习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内容包括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不进位加笔算教学反思。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

学习

表明自己想找对象的句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表明自己想找对象的句子,内容包括表示自己想找对象的句子,关于找对象的句子480句,想找对象的幽默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你知

学习

《2~6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2~6的乘法口诀》练习题,内容包括1-6的乘法口诀练习题,乘法口诀练习题100题,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练习题。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练习题了,只有多做题,学习成绩才能提上来。学习就是一个反复反复再反

学习

跑800米算有氧运动吗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跑800米算有氧运动吗,内容包括跑800是有氧运动吗,800米属于有氧运动吗,800米跑属于有氧还是无氧运动。长跑,是现在的一项非常热门的运动。在学校的要求当中,女生要跑800米,男生要跑1000米,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才能算过关。

学习

关于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调查报告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关于幼儿园教学方法的调查报告,关于幼儿园课程的调查表,幼儿园课程设置。一、调查报告基本要求

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与措施,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培训质量,小学数学质量提升研讨。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

学习

二年级笔算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阅读(26)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笔算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答辩状标准格式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答辩状标准格式,内容包括民事答辩状格式范本,答辩状标准模板,离婚答辩状格式。为了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人可以用答辩状进行答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诉讼案件越来越多,开庭前都会预先做好答辩状,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答辩状

学习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内容包括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评价。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

学习

数学教案拼一拼,算一算通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教案拼一拼,算一算通用,内容包括数一数拼一拼教案及教学反思,一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拼一拼数学教案及反思。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

学习

2022个人自荐书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2022个人自荐书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个人自荐书范文1200字,最新个人自荐书,四十字自荐书范文大全。2022个人自荐书范文(精选25篇)

学习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内容包括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不进位加笔算教学反思。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

学习

小学数学计算竞赛活动方案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计算竞赛活动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小学数学竞赛计划方案,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安排表,小学数学趣味竞赛活动方案。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

学习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精选,内容包括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800字,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优秀8篇,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教师。小学数学的概念

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能力提升计划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师个人能力提升计划精选,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师自我提升计划及措施,小学数学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方案,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提升计划完整版。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会制定个人计划,规

学习

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内容包括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全总结,小学数学剪绳子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

学习

小学数学考试家长评语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考试家长评语,内容包括小学数学作业家长评语,评小学数学课公开课的评语大全,小学数学评课评语大全简短精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评语吧,评语有助于提高被评价对象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内容包括暑期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培训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通过写心得体会,

学习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内容包括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反思,倍的认识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三年级倍的认识。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