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的思乡元曲《清江引·秋怀》赏析

张可久的思乡元曲《清江引·秋怀》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张可久的思乡元曲《清江引·秋怀》赏析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江引·秋怀》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诗人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诗人生平

人生坎坷,生平事迹不详,浙江庆原路(路治今浙江宁波)人。曾多次做路吏这样的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以上见曹楝亭本《录鬼簿》)。钱惟善《江月松风集》中有《送张小山之桐庐典史》诗,可知其又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见李祁《云阳集·跋贺元忠遗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犹在世。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一带,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

译文

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

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注释

①清江引:曲牌名。

②未:什么时候。

③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黄花地:菊花满地。

赏析

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显然受了《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启导,而《西厢记》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的“碧云天,黄叶地”,亦为感秋之作。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便足以回答“归期未”的提问了。

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无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视作诗人因家信问起归期而惆怅苦闷的应接。可以这样想象:诗人因在现实上不可能回到万里以外的乡园,无语可复,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歉疚。他抬头望天,想看看那传书的鸿雁可在,结果发现“雁啼红叶天”,大雁似乎也在为他发出悲鸣。满地秋菊盛开,但那并不是故园的黄花,诗人只能借酒狂饮,在酩酊中暂忘乡愁。入夜了,他希望能在梦中实现回乡的心愿,可是“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蕉叶上的雨声又无情地提醒着他的孤寂。“问我归期未”,不敢答复,至此也无须答复。小令的这三句景语,在时间的跨度上可前可后,代表了“秋怀”的一贯凄凉,确实是颇见妙味的。

应该说这个概括在这首短小精悍的曲里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至于熔铸名句这点,恐怕元曲三百首里没有多少非香艳的题材的作品能跳出唐宋的成就。

回到曲上,“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看似简单,实则也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唯一比较特别之处是以西风送信,这个并不是很多见,古人一般是鱼传尺素,雁寄归思,青鸟传音,西风送信便是把西风拟人,赋予看似凛冽的西风一点人情味;“问我归期未”,平实却亲切,仿佛正面对面问话一般。又令人想起“道是归期未有期”这种情怀,有点淡淡哀愁。可见,这两句应该没有经过太多斟酌,完全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读来也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这一句其实颇为经典,既充分体现张可久“清丽派”的作风,又充分体现曲在营造意境上对诗词手法的传承,强调了一种有构***讲究的***画般的美感。这一句却能够从人的多种感官角度把一种写来写去的思乡情怀具体化,形象化,把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里,虽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又因作者能对颜色、声音、炼字、音韵都做出很好地把握,使得此曲经得起反复的品读。“红叶”“黄花”秋意尽显,颜色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脑海中立即出现相似的画面;“啼”“醉”可以说是有炼字的功夫在内的,雁啼虽不同于杜鹃啼,但只要说到啼声,总是会有些感情在其中,无非雁就是像“我”一样,呼唤着同伴南迁,顺便一提,张可久是浙江人,也就是南方人,那么北雁南飞对于他的意义就更为具体了,而这啼声中,也夹杂着一些复杂的情绪,也许隐含了悲伤、急切、思念、担忧等等,醉,作者认为黄花遍地的景色醉人,但有道是景不醉人人自醉,能够归乡的喜悦心情才真正让作者沉醉其中;芭蕉雨声秋梦里,芭蕉在古代是有特定所指的意象,一般指代愁思、闺思、乡怀、悲凉,而雨打芭蕉一般是指愁上加愁,不可排解。李清照就常用芭蕉的意象。作者是十分心急的,急得发愁,也许正遇上某些事,回乡无望,因而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似乎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做个好梦,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从押韵这方面来说,不看曲有没有固定韵位,应该是没有的,“里”“未”“地”“里”都是有押韵的,故而朗读起来,此曲也是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的。

当一句话,一首曲有一种让人在相似的情形下想起的力量时,已经可以算是成功的作品。正如每逢秋夜下雨时,都会想到“芭蕉雨声秋梦里”以及另一些无名氏的作品“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把几种意境重叠在一起,然后整理起自己种种的愁绪。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在归未有期但又存在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可能的情形下,生慨于寄身之处的旁景。而本作连“未有期”的吐诉都鼓不起勇气,心上的伤口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生平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浙江庆元路(路治今浙江宁波)人。曾多次做路吏这样的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以上见曹楝亭本《录鬼簿》)。钱惟善《江月松风集》中有《送张小山之桐庐典史》诗,可知其又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见李祁《云阳集·跋贺元忠遗墨卷后》),至正八年(1348年)犹在世。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一带,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

在元代220多位作家中,有散曲集传世的只有张养浩、乔吉和张可久三人,但其他两人都是在临死前或死后才刊行于世。而张可久不仅在元代已有四本散曲集传世(钟嗣成《灵鬼簿》记载,“有《今乐府》盛行于世,又有《吴盐》、《苏堤渔唱》”,另有胡存善编《小山乐府》),在元曲选集《阳春白雪》和《乐府群英》中,张可久入选的作品也是最多的。这说明他的作品在元代已获得了广泛的欢迎,甚至连元武宗在皇宫赏月时也令宫女传唱他的散曲。

张可久与乔吉并称元散曲两大家。他的作品,一部分流露了他对人生失意的不平,如《卖花声客况》所写到的“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也反映出人世的阴暗面,如《醉太平无题》所写到的“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但是更多的,是写隐居生活的闲逸、对隐居生活的赞赏,和对大量的山水风光的描摹,以及元曲中最常见的关于男女风情的咏吟。

从张可久的作品来看,他早年与马致远、卢挚、贯云石有交往,曾互相作曲唱和。又据《录鬼簿》及其他零星记载,他曾做过负责地方税务的“首领官”、桐庐典史等吏职,据说他七十余岁时尚为“昆山幕僚”(李祁《跋贺元忠遗墨卷后》)。而他的散曲里,涉及较多的是隐居和游荡江湖的生活。所以,他的一生大约就是在时隐时仕、辗转辛劳中度过的。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便是形象的概括。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张可久的思乡元曲《清江引·秋怀》赏析

学习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被遗忘的角落作文通用,内容包括被我们遗忘的角落作文,遗忘的角落作文500字10篇,被遗忘的角落800字作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为

学习

电脑文件怎么传到手机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电脑文件怎么传到手机,内容包括电脑文件怎么传到手机步骤,电脑文件怎么传到手机相册,电脑文件怎么传到手机微信上。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强大,我们可以使用电脑做很多事情了。那么电脑文件怎么传到手机呢?下面带来的这篇

学习

货款结算协议书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货款结算协议书精选,内容包括货款结算协议书参考,货款结算协议书有法律效应吗,工资结算协议书。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都跟协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协议书对双方的事务履行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协议书的格式,你掌握了

学习

中级统计师知识点:统计法律责任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级统计师知识点:统计法律责任,内容包括中级统计师统计相关知识,中级统计师法律法规重点归纳,初级统计师专业统计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才是我们

学习

汽车买卖的合同模板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买卖的合同模板精选,内容包括二手汽车买卖合同怎么写,汽车买卖合同文本,汽车转让合同怎么写。一、合同的格式

学习

文件的管理制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文件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文件的管理制度图,文件管理制度及其规定,文件管理制度范文。在现在社会,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想必许多人

学习

幼儿园家访记录内容记录家长反馈通用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家访记录内容记录家长反馈通用,内容包括幼儿园家访家长反馈表填写内容,幼儿园家访家长反馈简短大气文案,幼儿园家访家长反馈怎么写最简单。一、家访的目的

学习

书法上下结构的教学反思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书法上下结构的教学反思精选,内容包括上下结构教学反思,书法上下结构教学反思,书法字形的分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方法

学习

高考的数学公式都有哪些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的数学公式都有哪些,内容包括高考数学公式一览表,成人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022年高考数学公式。作为高三学生熟记数学的每个公式,为你为期不久的高考作好准备。进入高三,我们必须对自己所学的各科知识的有个全面的把握。

学习

运输补充协议书通用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运输补充协议书通用,内容包括经典运输合同协议5篇,实用的运输合同汇总十篇,运输补充协议。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协议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签订签订协议可以使事务的结果更加完美化。一起来参考协议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精

学习

结算协议书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结算协议书精选,内容包括结算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结算协议书范本,结算协议书纠纷案例。结算是指根据交易结果和交易所有关规定对会员交易保证金、盈亏、手续费、交割货款和其他有关款项进行的计算、划拨。结算包括交易所对会

学习

胎教有哪些误区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胎教有哪些误区,内容包括胎教要避开哪些误区,胎教的误区,音乐胎教的误区。胎教现在很流行,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准爸爸准妈妈都并非专业人士,因此,很容易出现一些胎教方面的误区。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怎么样避开胎教误区吧。

学习

梁实秋雅舍的结构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梁实秋雅舍的结构,内容包括梁实秋雅舍的中心思想,梁实秋雅舍的闲人,梁实秋雅舍的保安。在日常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梁实

学习

国庆假期进度文案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假期进度文案精选,内容包括国庆假期剩余天数的文案,国庆发朋友圈文案,文案国庆假期进度条。想必大家都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母亲的生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那么在国庆节这一天,应该说什么样的文案呢?下面为大家整理

学习

蟾宫曲.梦中作元曲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蟾宫曲.梦中作元曲精选,内容包括蟾宫曲·梦中作,蟾宫曲梦中作,蟾宫曲梦中作阅读。此曲写梦中与情人幽会,醒来后茫然若失的情景,表现了对情人的刻骨相思。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蟾宫曲.梦中作元曲精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元曲精选:小桃红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元曲精选:小桃红,内容包括元曲越调小桃红,元曲中的小桃红,元曲小桃红歌曲。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整理的元曲精选:小桃红,欢迎阅

学习

有关端午和思乡的诗句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端午和思乡的诗句,内容包括赞美端午思乡的经典诗句,端午思乡简短走心的句子,端午思乡句子文案简短。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有关

学习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集锦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思乡的诗句集锦,内容包括中秋节思乡的诗句大全,中秋节思乡诗大全。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前言】《太原早秋》是唐代诗人李白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

学习

关于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哪些,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古诗。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

学习

元曲《天净沙·冬》原文及翻译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元曲《天净沙·冬》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天净沙冬翻译及原文,天净沙冬白朴原文,天净沙冬古诗原文。《天净沙·冬》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小令。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下面是其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学习

思乡小学作文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思乡小学作文,内容包括描写思乡的小学生作文,思乡作文开头结尾神仙句子。思乡小学作文故乡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在外风吹雨打还能休息的家园。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思乡小学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1篇:乡思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