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正月游齐安注释

庚申正月游齐安注释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庚申正月游齐安

作者:王安石

水南水北重重柳,

山後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

年年长趁此时来。

注音:

shuǐ nán shuǐ běi zhòng zhòng liǔ ,

shān hòu shān qián chù chù méi 。

wèi jí cǐ shēn suí wù huà ,

nián nián zhǎng chèn cǐ shí lái 。

注释:

山下,水的两岸都是柳树,(夏景),山上,山的周围都是梅花,(冬景),人还来不及跟上适应事物快速的奇妙变化,每年我都要趁着这个时节来欣赏美景。

字词解释:

水南:河水的南面。

水北:河水的北面。

赏析

作者运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

个人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

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1021年12月19日)辰时,王安石出生。他是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人,而据清人蔡上翔转引《清江县古迹志》所言,因王安石之父王益时任临江***判官,故“其子(王)安石生于此,后人因名其堂曰维崧”。

王安石自幼聪颖,热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赴开封参与会试,考中进士。据《默记》记载,王安石本被考官列名第一,但因应试赋中有“孺子其朋”一句,惹得仁宗不悦,与第四名杨寘互换,最终与状元失之交臂。及第后,王安石被授为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他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绩。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欧阳修举王安石为谏官,被他以祖母年高为由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

陈说***事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石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恳辞入朝

此后,朝廷多次委任王安石以馆阁之职,均固辞不就。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遗憾无缘结识;朝廷屡次想委以重任,都担心王安石不愿出仕。朝廷任命王安石与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辞谢多次才接受。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王安石在京任职期间,朝廷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王安石认为立法不该如此,据理力争,得罪了王公大臣。嘉祐八年(1063年),王安石因母亲病逝,遂辞官回江宁守丧。

宋英宗在位时期(1063年—1066年),屡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他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越次入对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因久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他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神宗认同王安石的相关主张,要求其尽心辅佐,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熙宁变法

主词条:熙宁变法

王安石半身画像

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事,跻身执***之列。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委任吕惠卿承担条例司的日常事务,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同年秋,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新旧***争

主词条:新旧***争

变法伊始,王安石对神宗提出奸佞之论,建议神宗要辨别小人并加以惩处。新法颁布后,王安石擢拔吕惠卿、章惇、蔡确等多人,参与变法的实施。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

王安石

御史中丞吕诲控诉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神宗贬为地方官,王安石举荐吕公著代替其职。韩琦上疏规劝神宗停止青苗法,在反对派的巨大压力下,神宗打算同意,执***曾公亮、陈升之等乘机附和,王安石虽多方辩驳,神宗仍然认为应听取各方面的建议。随后,王安石称病在家,继而请求辞官归隐。韩绛等规劝,神宗挽留王安石,王安石遂陈数朝廷内外诸官互相依附勾结的情况,进言神宗要不畏流俗,心怀天下。

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都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相继离开朝廷。王安石很快提升秀州推官李定任御史。知制诰宋敏求、李大临,御史林旦、薛昌朝、范育弹劾李定违背孝道,皆被罢出朝廷。其后,吕惠卿因父亲去世离开朝廷,王安石便对曾布委以重任,对他非常信任。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与王介甫书》),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随后神宗欲起用司马光任枢密副使,司马光趁机复议废止新法,神宗没答应,司马光遂辞职离京。

熙宁四年(1071年),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现象,知府韩维报告朝廷。王安石认为施行新***,士大夫尚且争议纷纷,百姓更容易受到蛊惑。神宗则认为应听取百姓之言。

两度罢相

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诉说免行钱之害,神宗满面愁容,欲罢除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认为天灾即使尧舜时代也无法避免,派人治理即可。监安上门郑侠反对变法,绘制流民旱灾困苦***献给神宗,并上疏论新法过失,力谏罢相王安石。

同年四月,曹太皇太后(慈圣皇后)、高太后(宣仁皇后高滔滔)亦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神宗对变法也产生了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从礼部侍郎超九转而径授吏部尚书之衔。

王安石罢相后,奏请神宗让吕惠卿任参知***事,又要求召韩绛代替自己,二人坚持王安石制定的成法。吕惠卿掌握大权后,担心王安石回朝,借办理郑侠案件的机会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又兴起李士宁案件来倾覆王安石。韩绛觉察到吕惠卿的用意,秘密奏请召回王安石。

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同年,王安石《三经义》写成,加封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惠卿外调知陈州。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严重,新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多次托病请求离职。同年,长子王雱病故,王安石极度悲痛。十月,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外调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次年(1077年),改任集禧观使,封舒国公。

元丰二年(1079年),再次被任命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

病逝江宁

王安石退隐江宁后,选择了城外一处叫白塘的地方,请人开渠泄水,培土造屋。因主宅距江宁(现南京)城东门七里,距钟山主峰也是七里,所谓半途之上,故将居室命名为半山园。在园内,他结交了米芾、李公麟和苏轼等高逸之友。

元丰七年(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场大病,神宗派医生到江宁府给他治病。病好以后,他上书神宗请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赐额“报宁寺”,又称半山寺。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改元元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哲宗即位后,加拜王安石为司空。高太后在神宗时就强烈反对变法,等到自己听***后,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四月初六(1086年5月21日),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半山园。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支持新***的章惇执***,王安石得以配享神宗庙庭,并获得谥号“文”。

***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追封王安石为舒王,配享孔庙。后至靖康元年(1126年),又被追夺王爵,毁去配享的画像,降王安石从祀于庙廷。

主要影响

综述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不失大家风范。

诗歌

主词条: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治诗的位置。

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张舜民评:“王介甫(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寻绎,不可得矣。”南宋敖陶孙称其诗“如邓艾缒兵入蜀,要以险绝为功”。

王安石手迹

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大致可分为抒写情志和阐释佛理两类,“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豪纵沉郁,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共开豪放词之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庚申正月游齐安注释

学习

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家庭火灾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幼儿园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森林草原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和草原上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和人

学习

物业主管工作职责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主管工作职责精选,内容包括物业客服主管的工作职责,物业环境主管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物业维修主管工作职责。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岗位职责,任何岗位职责都是一个责任、权力与义务的综合体,有多

学习

银行支行副行长个人述职报告通用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支行副行长个人述职报告通用,内容包括银行支行副行长年终述职报告,2022年银行副行长述职报告,银行副行长述职述廉报告。一、述职报告的概念阐述

学习

公司业务管理制度通用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业务管理制度通用,内容包括公司业务管理制度全套,公司业务管理制度及激励方案,公司业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公司业务管理制度(通用20篇)

学习

应急处置预案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应急处置预案精选,内容包括应急处置预案最新,应急处置预案怎么写,应急处置预案幼儿园。应急处置预案怎么写?

学习

工程监理工作的岗位职责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监理工作的岗位职责精选,内容包括工程监理工作职责7篇,装饰公司工程监理岗位职责,家装工程监理有哪些岗位职责。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逐渐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

学习

业务员管理规章制度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业务员管理规章制度精选,内容包括业务员管理规章制度范本,公司业务员规章制度,业务员规章制度培训。业务员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2篇)

学习

记住——生命只有一次作文通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记住——生命只有一次作文通用,内容包括生命只有一次征文,生命只有一次100字作文,生命只有一次作文300个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

学习

客服工作职责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客服工作职责精选,内容包括客服工作职责是什么,客服工作职责和总结ppt,客服工作职责超市。客服是指客户服务工作(接受顾客咨询,帮顾客解答疑惑),或者是承担客户服务工作的机构。不同的行业,客服回答问题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下面是

学习

《示儿》唐诗赏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示儿》唐诗赏析,内容包括示儿古诗全诗赏析,赏析唐诗宋词示儿,示儿古诗讲解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古诗的类型有

学习

银行支行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支行工作总结范文精选,内容包括银行支行工作总结,银行工作总结范文合集8篇,银行保安个人工作总结简短范文。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

学习

分行节约用电倡议书范文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分行节约用电倡议书范文通用,内容包括节约用电倡议书100字六年级作文,节约用电倡议书400字六年级上册,六年级节约用电倡议书作文200字。现如今,倡议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倡议书具有公开性的特征,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大家

学习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课文《老王》教学设计精选,内容包括课文老王教学,老王课文原文,初中老王课文全文。《老王》的教学资料

学习

关于奇妙的同义词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奇妙的同义词,内容包括关于神奇的同义词,很奇怪的同义词,莫名其妙同义词。奇妙是指稀奇神妙;美妙。以下是整理的关于奇妙的同义词,欢迎阅读。

学习

正月十五闹元宵对联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正月十五闹元宵对联,内容包括正月十五元宵节对联,正月闹元宵的对联,闹元宵对联100副。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

学习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原文及注释

阅读(21)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原文及注释,欢迎

学习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月原文翻译,月出原文及翻译注释,月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

学习

九歌·国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九歌·国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九歌·国殇译文及注释古诗文网,九歌全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九歌国殇全诗注释。《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歌》中的一篇。下面是整理的九歌·国殇原文、

学习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解析,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全诗愤慨凄凉,将与挚友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表现得

学习

宿建德江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宿建德江的原文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宿建德江的注释和翻译及感悟,宿建德江原文翻译赏析,《宿建德江》的翻译和原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

学习

桃花源记原文、注释及赏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桃花源记原文、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桃花源记原文注释,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注释,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在我们的学习时代,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

学习

《吴士好夸言》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吴士好夸言》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内容包括吴士方孝孺文言文翻译,吴士方孝孺文言文,吴士方孝孺译文。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