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无衣赏析

秦风无衣赏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秦风无衣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字词解释:

袍:长衣。行***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同袍”是友爱之辞。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

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交兵。秦穆公伐戎,开地千里。当时戎族是周的敌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号。

同仇:共同对敌。

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仇:《吴越春秋》引作“讐”。“讐”与“仇”同义。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

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原文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国君要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创作背景:

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无衣赏析: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同仇敌忾。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歌。

关联阅读: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表现了秦国***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秦风无衣赏析

学习

久而俱化文言文字翻译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久而俱化文言文字翻译,内容包括简短文言文翻译,久而俱化文言文断句,怎么翻译文言文句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帮

学习

快中考了鼓励孩子的话汇编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快中考了鼓励孩子的话汇编,内容包括快中考了鼓励孩子的话语,鼓励孩子冲刺中考的话,中考前老师鼓励孩子的话。一、实现中考目标的三个环节如何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3个要素:

学习

《千与千寻》的续写作文通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千与千寻》的续写作文通用,内容包括千与千寻作文100篇,千与千寻续写千年之恋,作文千与千寻的续编。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

学习

如何创业赚钱快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创业赚钱快,内容包括如何在抖音上创业赚钱快,聋人创业什么赚钱快,如何创业快速赚钱。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我们都渴望快速赚钱。然而,快速赚钱并非易事。赚钱需要时间、努力和智慧,这是不能忽视的。下面是收集整理

学习

师徒结对帮扶师傅总结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师徒结对帮扶师傅总结精选,内容包括师徒结对徒弟心得总结,青蓝师徒结对帮扶总结,教学师徒结对总结范文。师徒结对活动是我校为了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已有教学经验的示范作用,采取的一项提高教学水平和提

学习

空镜子作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空镜子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关于镜子高三作文,万能镜子作文,照镜子作文800字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

学习

社区预防登革热通知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预防登革热通知,内容包括社区开展登革热预防宣传,乡镇预防登革热的通知,社区预防登革热做法。为切实有效开展预防登革热的预防工作,相关社区发布了预防登革热通知,下面一起来看看。

学习

观看幼小衔接的心得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观看幼小衔接的心得精选,内容包括观看幼小衔接的心得怎么写,幼小衔接老师心得感悟,幼小衔接培训心得简短。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给大家带来观看幼小

学习

梦见打妖精是什么意思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梦见打妖精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梦见和妖精勇敢斗争有什么预兆,梦到自己打妖精,梦见自己打妖怪是什么意思。梦见打妖精好不好?梦见打妖精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梦见打妖精是什么意思,欢迎借鉴!

学习

夏已尽秋已至的唯美句子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夏已尽秋已至的唯美句子精选,内容包括夏已尽秋已至冬已近,夏已尽秋已至的唯美句,夏已尽秋已至的经典语录。立秋了,秋风扑灭了夏的烈焰,吹去阵阵清凉;秋雨熄灭了夏的酷热,带去丝丝清爽;秋露凝结了秋的舒爽,散发点点清新。朋友,愿你

学习

教师节多人朗诵稿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多人朗诵稿精选,内容包括教师节多人朗诵稿件,教师节朗诵稿200字,教师节朗诵一等奖稿。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朗诵稿了吧,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什么样的朗诵稿才经典呢?以下是为大

学习

三观超正超干净的文案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三观超正超干净的文案精选,内容包括三观超正超干净的文案大全,三观超正超干净的文案爱情,三观超正超干净的文案男生。文案基本要求1)准确规范、点明主题

学习

多人合租房合同协议精选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多人合租房合同协议精选,内容包括多人合租房合同协议书,合租房合同详细版样本,沈阳合租房合同协议简单范文。一、多人租赁合同注意事项

学习

保研申请书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保研申请书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保研申请书怎么写,保研申请书的照片要正装照吗,保研申请书是手写还是打印。一、申请书的注意事项(1)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学习

《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内容包括龙井题名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龙井题名记赏析,龙井题名记文言文翻译。本文以入山访友为线索,具体地记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踪,描写了月下西湖山林的景物,“游”的味道

学习

采桑子·桐庐舟中原文及赏析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采桑子·桐庐舟中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译文及注释,采桑子轻舟短棹译文,采桑子桐庐舟中平仄。《采桑子·桐庐舟中》浮家不畏风兼浪,才罢炊烟,又袅茶烟,闲对沙鸥枕手眠。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采桑子·桐庐舟中

学习

三衢道中原文及赏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三衢道中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三衢道中原文及翻译赏析,三衢道中的赏析,三衢道中古诗怎么读。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学习

寿阳曲潇湘夜雨原文及赏析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寿阳曲潇湘夜雨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翻译,寿阳曲潇湘夜雨硬笔书法,寿阳曲潇湘夜雨原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

学习

《曲江三章章五句》翻译赏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曲江三章章五句》翻译赏析,内容包括曲江三章章五句朗诵,曲江三章五句杜甫,曲江三章。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整理的《曲江

学习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解析,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全诗愤慨凄凉,将与挚友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表现得

学习

《淮上与友人别》原文译文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淮上与友人别》原文译文赏析,内容包括淮上与友人别翻译及赏析,淮上与友人别古诗解释,淮上与友人别原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

学习

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内容包括望月怀远领读张九龄,张九龄望月怀远的诗赏析,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及赏析。张九龄《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