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过年风俗

天津过年风俗

不同的地方由于文化不一样因此过年的习俗也不一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好的天津过年风俗,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天津过年风俗1

天津春节习俗又称“天津年俗”,是指天津市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的社会风俗习惯。由于天津卫自明代设立以来逐渐形成一个“人杂五方”的移民城市,因此天津春节习俗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新春习俗特点,并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1.天津春节习俗:腊八儿。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2天津春节习俗:吊钱儿。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

3.天津春节习俗:糖瓜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

4.天津春节习俗: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这里,忘不了买灯笼,女人们来这里多是"洗娃娃"的。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的事情。

5.天津春节习俗:"破五"。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天津过年风俗2

扫房过水

腊月二十四民间例行扫房子,俗称“扫房子过水”。由于过年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又是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因此家家户户要将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也有的人家在腊月二十四之前就择一晴暖的日子,进行大扫除,搬箱倒柜,扫掉四壁、墙角和顶棚上的尘土(俗称“遢灰”),擦净门窗和玻璃,擦亮桌椅柜厨和各处的铜饰件儿,面板、菜板、锅盖、拍盖儿等炊具都要涮洗,要求里里外外一尘不染,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转天就是腊月二十五人们要用连纸糊窗户,留新气眼,有的还作卷帘。

备年饭

腊月二十六开始至二十八是人们准备年饭、年菜的时间。民间俗语有“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之说。家庭主妇们要把过年期间吃的鸡、鸭、鱼、肉、腊豆,醋溜白菜及其它菜肴一并做好,荤素尽有,装满家中的大盆小缸。腊月二十八,开始蒸馒头,一锅又一锅,而且在馒头上要点红点,以此祝愿家业兴旺。各种馅蒸食、年糕等食品都要放在一个专门的房间里,这些食物一般要吃到灯节。

贴倒

腊月二十九贴倒▲(▲谐音“有”,意为天天都有,以此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祈盼)。这一天人们要把春联、福字、窗花、吊钱儿、黑腊光纸剪成的肥猪拱门剪纸以及室内外的年画全贴上,连水缸、箱柜都要倒贴上“福”字,以取“福到”之意。家庭用春联多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等,商号多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有的人家在卧室门上贴门童画。还有的人家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叠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上面散开,谓之“聚宝盆”,准备除夕夜踩岁(碎),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谚语祝愿家道兴旺。

大年三十(小进的腊月二十九也叫大年三十)这天,上午人们便都梳洗整齐,换上新衣裳。这时,由家长供上“增福财神”的神码儿、“全神大纸”的神码儿和新的值年灶王神码儿,但在晚间正式敬神上香前都不许点饭香。中午饭是丰盛的菜肴和稻米饭,晚上是荤馅饺子,取“更新交子”之意。这种饺子的荤馅以猪肉为主,加鸡蛋、虾仁或蟹黄、海参、韭菜等。一般家人有外出者,都必须赶回家来吃这顿团圆饭,故民间也称这顿饺子为“团圆饺子”。

晚饭后,家家都要把涮洗完凡空着的锅和面盆等处都放上干咸鱼和硬皮糕点“福喜字”,以取多福多喜、吉庆有余之意。

9时后,家长盥手后冠服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以下众人先男后女依次行礼,这时外姓妇女不能进入家门,名为“忌人”,同样自家女人也不得到人家串门。另有一种“妈妈例儿”: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的灯,不然会妨(轻音fang)死娘家人。除此还要给神佛、祖先上一碗供饭、年糕和水果。供饭是一碗米饭上面放红枣,插上红绢或红纸做的石榴花。供饭要等过了年才吃,据说,吃供饭全家有福。供年糕则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拜神祭祖后,各处灯烛不熄,香火不断,直到天明。夜12时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合家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然后开始守岁。孩子们多穿戴新衣帽,女孩头上还带红绒绢花,三五成群打灯笼,唱儿歌,放鞭炮。家里有老年妇女,头上还要带红绢石榴花。除灯烛香火须留心照顾外,大人们一般要坚持“守岁”,玩牌、下棋、吃糖果。女人们则还要忙着包初一的素饺子。这种素饺子的馅有面筋、香干、鸡蛋、豆芽菜、粉皮等等。包完饺子后,用黄纸盖上,午夜时要吃点儿,待天将亮时还要煮一些上供,焚香叩拜,并在此时将供奉的全神神码儿焚化,俗称“发大纸”。据说是送全神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将新的灶王神码儿重新供在灶王龛内。此时家家放鞭炮(传说,最初燃放鞭炮是为驱逐恶鬼,而后成为人们祈福求顺的一种表达方式,谓之“崩走邪气”)。20世纪30年代的北门外竹竿巷、估衣街一带,各商号争奇斗胜,彩灯、烟花相映成趣。除夕之夜街头卖糖墩儿、糖果、糕干之类一夜不停,大年三十之夜民间还有许多禁忌,不许说不吉利的话,特别忌“没有了”、“少了”、“死了”、“完了”之类语言。也不许扫地、倒水,怕把财气扫走、倒掉。若有瓷器之类的物品摔碎,则要马上说“碎碎(岁岁)平安”以此驱走不祥。

大年三十虽说是个喜庆的日子,但又是一个“关口”,因为讨债人惯例必在年前讨债,若负债人挨过这一天(一般正月十五内不讨债)就等于逃过一关,好有喘息还债的余地。因此,一般商号都要派人提着灯笼去催帐,天亮后仍不熄灯,继续催讨。有的欠债人无力偿还,则设法避而不见,直到天大亮后,街上行人渐多,由于已是大年初一,即使双方再见面,也不再提帐款之事,须等正月十五以后催要,所以民间有句俗话:“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祭紫姑 是女孩子们从事的祭祀活动。闺中女孩们用绸绢等布头儿裁制成小衣裤头形,并缝成特殊的“小布娃娃”,这就是自制的紫姑神像。大年三十这天,女孩们把紫姑神像供在厕所里或便桶上,俟到正月十五夜占卜吉凶,同时也叙叙自己悲苦衷情。紫姑,即坑三姑,民间俗称“马粪娘”。此系江淮旧俗传入天津,清中叶后在城区土著中失去传承。

登高拜年

正月初一,要吃大年三十夜里包的素饺子,目的是讨一年的素净。这天,一般人家都是家居自乐,不外出活动,晚上早睡。后来,民间又有在初一早上登高的习俗,以***吉利。旧时,天津城区多为平房,登高的地点主要有铃铛阁、鼓楼及玉皇阁等处,人们以登高来求吉利高升。到20世纪40年代后,民间才开始在大年初一邻里亲朋间互相拜年。以“过年好”、“恭喜发财”等吉庆话互致问候。民间还有“过年过得好,没让老鼠咬”的问候打诨俗语。在平日里,就把说好话称之为“拜年话”。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敬财神

正月初二,民间为“敬财神”日。天微明,家主人盥洗后要敬财神。清晨,挑水的水夫把一束用红绳捆扎,贴有“真正大金条”纸条的柴禾掷到住户、店家院里或立在门前,表示“送财”(谐“柴”音),寓意主家新年大发财源。因旧时居民吃水全靠水夫挑担挨家送水,所以,挑水的还要给每家送一担水,在门前喊“进财进水来了!”于是,接财水的`人家要热情接待水夫,一般当时都不给钱,须待初五后再算帐。此外,大多数人家在这天要请“全可人‘开市’”,全可人进屋后念吉利语,预祝一年遂愿。从此日起至灯节前后,亲戚朋友仍旧拜年,给小孩压岁钱。“开市”也标志着对女人的禁忌解除。20世纪四五十年以后兴起在初二这天,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姑爷拜老丈人、丈母娘。即使娘家长辈都已过世,出嫁的闺女也可到娘家兄、弟家团聚,权作回家。初二这天的饮食中午一般都是捞面,晚上备酒席款待姑爷们。

现今,民间有的家庭仍沿袭“敬财神”的习俗,只是送财送水的事象已不存在了。而初二回娘家则成为定俗,并戏称“姑爷节”。

“合子”往家赚正月初三,传统食俗是包合子,多为三鲜馅,而且要供财神。自初一至初三,民间传承食俗曰“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合子也象征家族团圆美满,发达兴旺,因此除初三吃合子外,民间还讲究在初八、初九这两天吃合子,以取“合子加八越吃越发”、“合子加九越吃越有”的吉利。还有在正月十一吃合子,说是合子拐弯儿。

破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泼污”。民间有“送穷土”、“捏小人”的习俗。旧时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在五更天起床,起床后,揭开炕席,把炕底的尘土打扫得一干二净,然后用纸剪一个女人模样的剪影,称“穷娘娘”像,放在尘土上,用簸箕撮出,倒在街上,一边倒一边放鞭炮,以震跑穷气,震跑来寻住处的穷娘娘,民间称之为“送穷士”。

此外,在这天清晨,各家各户还要把过年时积存的脏东西扔掉,污水泼掉。这是因为“破五”这两个字与“泼污”相谐,人们过年时都穿新衣裳,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污物污水不能像平日乱扔乱泼,恐会冲犯神灵,所以先把这几天的赃物积攒起来,俟初五一起泼出去。而今这一习俗已经不存在了。人们一般在大年三十夜里不倒脏物脏水,初一时就可解除禁忌。

民间特别讲究的是“破五”捏小人习俗。这天,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驱邪秽,捏小人。家庭主妇在用刀剁菜馅或肉馅时,一边剁,口中要一边念叨“剁小人”,以宣泄对说坏话的小人的憎恨之情。包饺子时,主妇们还要仔细地捏饺子皮,不露一点缝隙,惟恐煮饺子时发生破口现象。这种举动称“捏小人嘴”,意思是将说坏话的小人嘴捏严实,使其不再乱说,这是为自己和家人祈顺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至今仍然沿袭。

开市

正月初六(亦有的在正月初八),街上各门市商店开业,全体店员聚在门前燃放鞭炮,商店及住家要支付初一以来的各种零碎开销。

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民间俗称“灯节”。

旧时,天津人过灯节通常由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3天。城厢内外,民宅铺户,通衢张灯结彩,燃放花炬。夜晚,人们走上街头,赏灯之余,或品画工,或猜文虎。这一天,民间各种花会也多上街表演。高跷、法鼓、狮子舞等与沿街灯盏交相辉映,为节日增添了色彩。

食元宵

正月十五这天要吃汤元,津地土语叫“元宵”,有糯米(津地叫“江米”)面和高粱面(津地叫“黍米面”)两种。糕点店出售的是糯米面的。元宵馅品种多样,故称“什锦汤元”,制作时用畚箕摇制,煮熟后松软可口。一般家庭自制都是高粱面的,是包糖馅后用手抟成,煮熟后略显硬实。

这一天,民间讲究在神像前或屋门荷叶墩上供前一日蒸好的发面刺猬、老鼠驮元宝面食。摆供品多为家中年长者,讲究午前摆供的刺猬、老鼠头朝外,午后掉转头朝里,意谓把元宝驮回了家。晚饭前煮元宵要先供神佛、祖先。

舅送灯

正月十五,民间还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的习俗。旧时,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以为外甥祈福,“外甥打灯笼——照舅(谐‘旧’)”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走百病

正月十五、十六两日,民间还有“走百病”的风俗。特别是正月十六,妇女不仅要回娘家,而且多结伴出游,一边赏灯散逛,一边以行“走”除百病,民间认为在“走百病”时,必须越过3条河流,跨过3座桥,而且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就是要用手触摸桥梁上的铁钉或是庙观门上的门钉。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所以妇女特别是未有身孕的妇女则必须诚心摸钉,以求子嗣,使其家业兴旺,有传宗接代之人。如今,民间仍非常隆重的过“灯节”,只是其中的一些习俗有所简化。

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俗称“大填仓”。在此之前的正月初十是“小填仓”,也叫“食食儿”。填仓节是一个由农村发展到城市的节日。

打囤

大填仓是节日的正宗日子。旧时,这一天城市居民和郊县农民都举行不同的民俗活动。市民多在正月二十四日晚饭后,用石灰、粉笔或灰碳在院子当中画一个直径约2尺至3尺左右的古老铜钱式的圆圈,钱孔四周分别写上“金银满囤”4字,有的在钱孔处写有“囤”字。朝着门外圆圈的下端,再画上一个梯子,然后圆圈当中处放上一包米,用砖头压上,谓之“粮囤”或“米囤”。同时,在住宅屋里的地当中,也照样画上一套,圆圈内放上洋钱,有的放铜子儿,包在剪纸吊钱儿里,用砖头压上,称作“钱囤”,上述这些活动统称“打囤填仓”。在翌日晨,将压在囤处的米包和钱包拿出,压放在自家炕席角下,直到夜晚取出。居民打钱囤时包铜子儿所用的剪纸吊钱儿不能是新的,而要用春节时贴过的废旧吊钱儿,多采用上有“大发财源”、“五谷丰登”等吉利语的吊钱儿,以寓吉祥。

蒸馒头

有的人家,在填仓节蒸馒头。蒸时先把揉成形的馒头放置笼屉内,再用手指在每个馒头顶上摁一个坑儿,这叫“天仓”。蒸熟馒头后,揭开笼屉盖,先看小坑(天仓)里是否有水,如水满满的,就象征今年年景好,是丰收年;如水不满,就是一般年景;如没有水,就预示着天要大旱,粮食欠缺,人们称这是“干仓”,一般要再蒸一笼屉馒头试一回,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食物及禁忌

此日,吃稻米饭,熬鱼汤,其意预卜丰年,粮食归仓。富有之家兼食清蒸咸快鱼(即压锅快鱼)。还有的人家喝杂面汤,吃饽饽头,象征五谷丰登。这些都是应民间吉语所言“大囤满来小囤流”。也有少数吃馒头的。大多数人家还吃一种民间小吃——豆馅油炸糕,以取个圆圆甜甜的吉利。

这天,家家须早早睡眠,夜间有响动也不得惊扰,说是“老鼠娶亲”。这天,妇女皆不可动针线。

如今,每逢填仓节,农村各家仍有这种民俗习惯,但已不那么规范。城市居民中的一些旧式家庭大多用春节用过的旧吊钱儿包一些硬币或整钱,置于炕被下。还有简单一些的只吃应节食物米饭和熬鱼汤。

二月二

天津民间流传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指这一天是龙王露头的日子,天也要下雨,而且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

引钱龙

旧时这一天,农家主妇们清晨起床,以鞋或扫帚击打炕沿,口中轻声念叨“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随着念,端起盛灶灰和谷糠的簸箕走出大门外奔河边,到河边后再折身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撒草灰、谷糠,有意弯弯曲曲地撒进院内,直撒到水缸边,再绕水缸撒一圈,名曰“引钱龙”,示意引龙回家后,蛇蝎等百虫不敢出来伤人,且生活富足。接着蒸年糕,表示欢迎龙的到来,同时表示蒸死害虫,使其不再糟蹋庄稼。

画仓

二月初二这天下午,城郊农家要举行“画仓”仪式。这种画仓,由年长者操作,其手端一簸箕灶灰一把把撒在谷场 和庭院上。先撒仓顶,再撒仓肚,随后撒仓门。撒完后,命儿孙抓些五谷杂粮放置仓里,上面用纸再加砖或石板压严,以此示意仓粮完好,不受损坏,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二月二又被认为是土地神生日,各土地庙均有香火。

食物与禁忌

这天的应节食物是煎焖子、烙饼、炒鸡蛋和豆芽菜。焖子是一种凉粉,切成块油煎,再用麻酱、醋、蒜、香油等小料拌着食用。煎焖子意在煎死一切害虫。烙饼称为“龙鳞饼”,以示保护龙或坚固龙鳞,使龙鳞完整。吃豆芽菜,喻示万物生辉,日后生活美满。晚上还要做面条,叫“龙须面”,即有保护龙须不伤之意。汉民族有的人家煮猪头,以待龙醒后来临,给全家人带来幸福。这天忌妇女做针线活,以防针扎坏龙眼、扎伤龙身。盛行男人在此日剃头头的吉利。

天津过年风俗3

天津春节风俗习惯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天津春节习俗又称“天津年俗”,是指天津市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的社会风俗习惯。由于天津卫自明代设立以来逐渐形成一个“人杂五方”的移民城市,因此天津的春节习俗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新春习俗特点,并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天津的年俗特点

天津的年俗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阖家欢乐”,其社会意义是保证宗法社会下父系家庭的团圆。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许多天津人在这天喝腊八粥并用醋泡大蒜,从而为正月准备腊八蒜和腊八醋。从腊月十五开始,天津的年货摊贩要“上全街(gāi)”,就是各商店把年货全部上齐,把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品都摆上贩卖。天津的年货市场主要集中在在天津天后宫为中心的宫南、宫北大街,也就是今天的古文化街一带。“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顿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对子。”的天津俗语也体现了年前天津人民准备过年的特点,在一般的天津民居,人们往往换上新的杨柳青年画、擦玻璃、收拾屋子、贴好红春联、“倒有”和“倒福”、红剪纸“挂千”、贴“吊钱儿”等等。

其中,吊钱儿是一种用彩纸或者红纸剪刻成的***案,天津人民将其贴在门窗的玻璃或者横棱上,每家每户贴上的吊钱儿必须要到农历正月初五那天才能损坏,否则就会暗示一年不顺利。此外,鞭炮和焰火基本上也贯穿整个正月。腊月二十三在天津民俗里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户户要买糖瓜儿并等到夜里十二点祭祀灶王爷。大年三十,天津各家各户往往摆上供品供奉神佛,当天夜里,把家中所有灯火点明,父系家庭的一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之后的一夜不能睡觉,灯火亮到天明,天津人称之为“守岁”,天津年俗里,这一夜禁止扫地、倒水、用剪刀,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输”、“穷”、“没有了”和“少了”等不吉利的话语,大年初一天津人习惯一早出门走亲访友,俗称拜年,在送年礼方面,天津人讲究送整盆不剪枝的腊梅、海棠和迎春花。另外在这一天,每家每户的米缸不能空着,如果空着就寓意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而且在这天还禁止洒水、扫地、倒垃圾等行为,因为天津人往往将水、土视为“财气”,将垃圾、粪便看做“肥水”,洒水、扫地、倒垃圾会把“财气”扫走。

正月初五不能到别人家拜年,这天家家都包饺子,剁小人,捏小人嘴;正月十六晚上要一家人出去遛遛弯儿,这叫遛百病,为的是新年不生病。大年初二,天津有“回娘家”的传统。正月初五天津人称为“破五”。这一天,每家每户要吃饺子,并且在切菜的时候,菜板要剁得叮咚响,暗示剁“小人”。正月十五上元节,天津人称其为“灯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除了吃汤元外,还要供奉给神仙和佛祖面制的刺猬和老鼠,灯节前后,天津城内各商铺从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七日张灯五日。正月二十四晚上,天津农村的各家各户还要在自家的院内或屋内的地上用画出小囤和小梯子,在他们上面放粮食和铜钱,寓意来年物丰粮丰。除此之外,天津人还讲究正月里不能理发、看病、吃药、打孩子。

天津春节的饮食习俗

春节期间,天津的饮食习俗有独特而又普遍的特点。天津人称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儿”,并有喝腊八粥、吃腊八蒜和腌制腊八醋的习俗。此外。“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顿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的谚语也体现了天津在腊月的饮食风俗。大年三十这一天的夜里要做韭菜馅儿饺子,饺子做成后用黄纸盖上,等到午夜二十四点来吃。在包饺子之前有的天津家庭按“南礼儿”还有一顿年夜饭,年夜饭中要有鸡和鱼,取自谐音“吉庆有余”,年夜饭的米饭下通常藏有一个荸荠,寓意元宝。

年菜以辣白菜、烩蚕豆瓣、辣豆等为主。在大年三十当天要剩下留在正月吃。此外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有吃红果糖葫芦的习俗,用来表示来年吉祥,已婚未生子的女人们还要吃枣和栗子,取其谐音“早立子”。谚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体现了在初一和初三这三天中天津家庭中的饮食习惯。农历正月初四一些天津家庭通常食用烙饼卷鸡蛋。正月初五,天津年俗中又有“破五吃饺子,捏小人嘴”的习惯,以喻示新一年的吉祥顺利。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天津家庭和全国各地风俗普遍相同以吃元宵为主。正月二十五在天津为填仓节,谚语:“填仓填仓,干饭鱼汤。”体现了这一天天津人民吃米饭熬鱼的习俗。

天津过年风俗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天津过年风俗

学习

2021年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怎么样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2021年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怎么样,内容包括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1高考喜报,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重本率是怎样。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创办于2011年,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公办高中,学校由东莞实验中学协办。以下为大家整理了2021

学习

常德诗墙作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常德诗墙作文,内容包括常德诗墙公园作文400字,写常德诗墙的作文500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常德诗墙作文

学习

关于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怎么样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怎么样,内容包括禺山高级中学校花事件,番禺禺山高级中学。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前身是番禺师范学校。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怎么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武汉公办高中入学细则

阅读(49)

高级中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承初中,下启大学,一般为三年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公办高中入学细则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学习

玉麒麟掌的养殖方法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玉麒麟掌的养殖方法,内容包括麒麟掌的养殖方法,玉麒麟与麒麟掌的养殖方法。玉麒麟性喜温暖,要求阳光充足,适宜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耐旱,不耐寒,但又耐半荫,适于家庭盆栽观赏。下面是百分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玉麒麟掌的养殖方法,希

学习

教师节献词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献词,内容包括教师节献词完整版,教师节献词演讲稿。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下面是整理的教师节献词,欢迎阅览!

学习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内容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及因特网的应用,网络技术与因特网。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

学习

江西2016中考英语试题与参考答案

阅读(45)

初中毕业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下面是整理的江西2016中考英语试题与参考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学习

描写泰山的古诗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泰山的古诗,内容包括描写泰山的古诗文,描写泰山的古诗名句有哪些。泰山是中国名山,高耸严峻,云雾缭绕,不仅有风景之美,还有文化之美,从它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拥有很多的诗句,就可窥见一二。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泰山的古

学习

家乡的攀枝花作文(精选)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家乡的攀枝花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写攀枝花的乡情作文600字,家乡攀枝花的景物作文520字。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

学习

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智商测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智商测试题及答案100题,智商测试题及答案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

学习

高智商情话句子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高智商情话句子,内容包括高智商情话句子校园,高智商情话大全。高智商情话句子篇11、因为太喜欢你,所以看谁都像情敌。

学习

职业学校学期工作总结

阅读(75)

充实的工作生活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了。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职业学校学期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漳州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

阅读(47)

闽南地区其实很注重传统节日的庆祝。春节做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庆祝自然是最热闹的。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漳州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陕西宝鸡过年的风俗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陕西宝鸡过年的风俗,内容包括陕西宝鸡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宝鸡过年习俗大全。陕西春节,民风古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下面是整理的陕西宝鸡过年的风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秦皇岛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

阅读(68)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是整理的秦皇岛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学习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信息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信息,内容包括天津西青区住房公积金中心,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住房公积金缴存是指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缴存公积金,设立个人公积金账户。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天津市住房公积

学习

金华的风俗作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金华的风俗作文,内容包括金华的风俗作文500字,金华的风俗作文700字初中。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

学习

广西三月三由来及风俗

阅读(50)

“三月三”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盛行的地区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面和一起来看广西三月三由来及风俗,希望有所帮助!

学习

今年几月几号过年2023

阅读(695)

本文为您介绍今年几月几号过年2023,内容包括今年什么时间过年2023,2023过年是几月几日。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以下是

学习

天津周边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天津周边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内容包括天津周边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天津周边一日游最佳景点。天津周边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