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卷八百
《全唐诗》全书共900余卷,收录2200多人的诗歌作品48900余首,下面是整理的《全唐诗》卷八百,欢迎大家阅读。
卷800-1 【答韩翃】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卷800-2 【归李江州后寄别王氏】程洛宾
鱼雁回时写报音,难凭锉蘖数年心。
虽然情断沙吒后,争奈平生怨恨深。
卷800-3 【忆崔生】红绡妓
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
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
卷800-4 【寄文茂】晁采
花笺制叶寄郎边,的的寻鱼为妾传。
并蒂已看灵鹊报,倩郎早觅买花船。
卷800-5 【秋日再寄】晁采
珍簟生凉夜漏馀,梦中恍惚觉来初。魂离不得空成病,
面见无由浪寄书。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疏。
此时最是思君处,肠断寒猿定不如。
卷800-6 【春日送夫之长安】晁采
思君远别妾心愁,踏翠江边送画舟。
欲待相看迟此别,只忧红日向西流。
卷800-7 【雨中忆夫】晁采
窗前细雨日啾啾,妾在闺中独自愁。
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
春风送雨过窗东,忽忆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随风去与郎同。
卷800-8 【子夜歌***首】晁采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何时得成匹,离恨不复牵。金针刺菡萏,夜夜得见莲。
相逢逐凉候,黄花忽复香。颦眉腊月露,愁杀未成霜。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当携手行。
寄语闺中娘,颜色不常好。含笑对棘实,欢娱须是枣。
良会终有时,劝郎莫得怒。姜蘖畏春蚕,要绵须辛苦。
醉梦幸逢郎,无奈乌哑哑。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价。
信使无虚日,玉酝寄盈觥。一年一日雨,底事太多晴。
绣房拟会郎,四窗日离离。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窥。
相思百馀日,相见苦无期。褰裳摘藕花,要莲敢恨池。
金盆盥素手,焚香诵普门。来生何所愿,与郎为一身。
花池多芳水,玉杯挹赠郎。避人藏袖里,湿却素罗裳。
感郎金针赠,欲报物俱轻。一双连素缕,与郎聊定情。
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早起遣问郎,昨宵何以过。
得郎日嗣音,令人不可睹。熊胆磨作墨,书来字字苦。
轻巾手自制,颜色烂含桃。先怀侬袖里,然后约郎腰。
侬赠绿丝衣,郎遗玉钩子。即欲系侬心,侬思著郎体。
卷800-9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崔莺莺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卷800-10 【寄诗(一作绝微之)】崔莺莺
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卷800-11 【告绝诗】崔莺莺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卷800-12 【答赵子(一作寄诗答赵象)】步非烟
绿惨双蛾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
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
卷800-13 【又答赵象独坐(一作寄赠蝉锦香囊)】步非烟
无力严妆倚绣栊,暗题蝉锦思难穷。
近来赢得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晓风。
卷800-14 【寄怀】步非烟
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
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
卷800-15 【答赵象】步非烟
相思只恨难相见,相见还愁却别君。
愿得化为松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
卷800-16 【临行献李尚书】崔紫云
从来学制斐然诗,不料霜台御史知。
忽见便教随命去,恋恩肠断出门时。
卷800-17 【怨诗效徐淑体】姚月华
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寒暑兮心结,夙夜兮眉颦。
循环兮不息,如彼兮车轮。车轮兮可歇,妾心兮焉伸。
杂沓兮无绪,如彼兮丝棼。丝棼兮可理,妾心兮焉分。
空闺兮岑寂,妆阁兮生尘。萱草兮徒树,兹忧兮岂泯。
幸逢兮君子,许结兮殷勤。分香兮剪发,赠玉兮共珍。
指天兮结誓,愿为兮一身。所遭兮多舛,玉体兮难亲。
损餐兮减寝,带缓兮罗裙。菱鉴兮慵启,博炉兮焉熏。
整袜兮欲举,塞路兮荆榛。逢人兮欲语,鞈匝兮顽嚚。
烦冤兮凭胸,何时兮可论。愿君兮见察,妾死兮何瞋。
卷800-18 【制履赠杨达】姚月华
金刀剪紫绒,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凫,飞来入闺里。
卷800-19 【有期不至】姚月华
银烛清尊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
月落星稀竟不来,烟柳胧朣鹊飞去。
卷800-20 【怨诗寄杨达】姚月华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
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
与君形影分吴越,玉枕经年对离别。
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卷800-21 【楚妃怨】姚月华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
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卷800-22 【独游家园】孟氏
可惜春时节,依前独自游。无端两行泪,长只对花流。
卷800-23 【答少年】孟氏
谁家少年儿,心中暗自欺。不道终不可,可即恐郎知。
卷800-24 【寄情(一作许浑代作)】赵氏3
春风白马紫丝缰,正值蚕娘未采桑。五夜有心随暮雨,
百年无节抱秋霜。重寻绣带朱藤合,却忍罗裙碧草长。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卷800-25 【书红绡帕】李节度姬
囊裹真香谁见窃,鲛绡滴泪染成红。
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
金珠富贵吾家事,常渴佳期乃寂寥。
偶用志诚求雅合,良媒未必胜红绡。
卷800-26 【会张生述怀】李节度姬
门前画戟寻常设,堂上犀簪取次看。
最是恼人情绪处,凤凰楼上月华寒。
卷800-27 【别韦洵美诗】崔素娥
妾闭闲房君路岐,妾心君恨两依依。
神魂倘遇巫娥伴,犹逐朝云暮雨归。
卷800-28 【送韦生酒】鲍家四弦
白露湿庭砌,皓月临前轩。此时去留恨,含思独无言。
卷800-29 【送鲍生酒】鲍家四弦
风飐荷珠难暂圆,多情信有短姻缘。
西楼今夜三更月,还照离人泣断弦。
卷800-30 【赠别】严续姬
风柳摇摇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
他年蓬岛音尘绝,留取尊前旧舞衣。
内容简介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
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
中华书局编《全唐诗外编》,收集了日本人上毛河世宁(市河宽斋)的《全唐诗逸》3卷,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收诗104首,孙望《全唐诗补逸》20卷、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21卷等4种。另外,刘师培有《全唐诗发微》,岑仲勉有《读全唐诗札记》。张忱石编《全唐诗作者索引》。
作品影响
《全唐诗》是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诗前小传略叙其人历官始末。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面貌,对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有极大参考价值。该书实际上包括了唐五代350余年间的诗、词、谣谚,不但全部收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广泛搜罗了一般作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荣景象。
编纂过程
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心慕汉文化的爱新觉罗·玄烨认为“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但是自北宋以来,只有选录,而无编辑唐诗“集大成者”,便令人编纂《全唐诗》。至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康熙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泰兴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全唐诗》收录48900 余首诗,涉及2200 多位诗人。时隔久远,编纂唐诗集本来会是个浩大持久的工程,但仅仅一年多便完成了。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
利用著作
《四库全书总目》述《全唐诗》资料来源云,“是编秉承圣训,以震亨书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所言较含混,且有所隐讳。经今人周勋初考证(见《文史》第八辑《述〈全唐诗〉成书经过》),知《全唐诗集》即指季书,彭定求等对二书的利用情况,亦不尽属实。
以《全唐诗》与季、胡二书覆勘,可知是以季书为主、兼采胡书编成的。具体来说,初、盛唐部分以季书为底本,略作增删校补,即成定本,中,晚唐部分,季书比较单薄,编修诸臣参用胡书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如殷尧藩诗,季书全缺,即据胡书补入;胡曾、司空***诗,季书失收甚多,亦据胡书补齐。另外,季书所辑以完诗为主,胡氏则广搜零章碎句。《全唐诗》各集后所附佚句,绝大多数系据胡书移录。
编修校订
在充分利用季、胡二书的基础上,编修诸臣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校订补遗工作:
一、增补诗什,《全唐诗》卷八八二以下补遗七卷,系据季胡二人未用的《唐百家诗选》、《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古今岁时杂咏》等书及石刻资料编成,正编各家诗亦有少量增补。
二、考订辨误,包括六朝人误作唐人如陈昭、卫敬瑜妻等,六朝诗误归唐人,如吴均、刘孝胜诗误归曹邺;误将诗题中人名视作撰者,如上官仪《高密公主挽词》作高密诗,皆一一作了订正。
三、据所见善本唐人诗集,增加了部分校语。季胡二书校记皆注明出处,诸臣将出处全部抹去,仅注为“一作某”。
四、重新调整了小传。删繁就简,并将二书所附作者生平资料删去。五、删去胡书末之“道家章咒、释氏偈颂二***卷”。
六、重新安排全书序次,“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次臣工,次闺秀,次释道,”末附神仙、鬼怪、嘲谑、歌谣谚语、词等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