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的特别之处
广东潮汕地区最出名的茶文化要数功夫茶了,你了解这样的一种地方性饮茶文化吗?下面为您带来功夫茶的特别之处!
工夫茶是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的饮茶风俗,也是广东潮汕一带人们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所谓工夫茶,讲究的是泡茶的技巧、品饮的的工夫,因此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浓度通常比较高,刚开始喝的时候有点苦涩。乌龙茶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泡茶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工夫茶的茶具全介绍
工夫茶之所以特别,很大的原因在于茶具。功夫茶需要的茶具分别有:
1:茶壶
利用潮州土话,茶壶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最小的一种紫砂壶。功夫茶选择茶壶的标准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2:茶杯
工夫茶选择茶杯的要求是:小、浅、薄、白。杯小,能一啜而尽,浅能让水不留底,色白如玉,能衬托茶的颜色,质薄,使茶能充分散发香气。
3:茶洗
工夫茶需要准备三个茶洗,一个用来浸茶杯,一个用来浸冲罐,一个用来装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4:茶盘
茶盘是用来装茶杯的,准备的茶盘一定要宽、平、浅、白。盘面宽,方便客人人数多寡,可以适当增减茶杯。盘底平稳,才能使茶杯稳放不摇晃。盘边颜色浅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杯,增添美观。
5:茶垫
茶垫是用来装茶壶的,目的是保护茶壶。
6:水瓶
水瓶的作用是以贮水烹茶,通常选用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的素瓷青花水瓶最好。
现在大家知道什么工夫茶了吧。想要泡好一道工夫茶,就需要多下点苦工才行哦。
功夫茶礼仪知识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共限四人,这与明清茶人主张的茶客应“素心同调”,不宜过多的思想相近,客人入坐,要按辈份或身份地位从主人右侧起分坐两旁,这很像我国古代宗社、祖庙里以昭穆分两侧列位的方法,贯彻了伦序观念。
客人落座后,主人便开始操作。正宗潮汕功夫茶真乃是“中规中矩”、“谨遵古制”,一丝不爽的。无论对茶具、水质、茶叶、冲法、饮法都大有讲究。茶具,包括冲罐(茶壶)、茶杯和茶池。
茶壶,是极小的,只有红柿般大小,杯是瓷的,杯壁极薄。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作为“鼓身”的圆罐组成。盘上有小眼,一则“开茶洗盏”时的头遍茶要从这些小眼中漏下;二来泡上茶之后还要在壶盖上继续以开水冲来冲去以加热保温,这些水也从小眼中流下。真正的“茶池”则是指鼓身,它为承接剩水、剩茶、剩渣而设。功夫茶的壶是十分讲究的,我国明清之后茶艺返朴归真的思想浓重,犹重紫砂壶。而潮汕式功夫茶茶壶,用一般紫砂陶还不行,则要用潮州泥制壶。此地土质松软,以潮州泥所制陶壶更易吸香。谈到此,亦应了解中国不同品类茶叶需用不同器具。如花茶最宜用瓷壶,方能保其茶香不至逸失。绿茶本业清淡,而砂壶最易吸其味,亦不相宜,最好用瓷杯,或以玻璃杯直冲,既保其香,又可观察茶叶形状及色泽。而对于红茶、半发酵茶来说,最宜用砂陶,不仅有外在古朴且因易发散,使茶不馊,无“熟汤气”,久而久之,壶本身便会含香遍体。喝功夫茶的茶壶,不是买来就用,而先要以茶水“养壶”,而潮州泥壶含香、养壶最易。一把小壶,买得家来先以“开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待“养”上三月有余,小壶便“香满怀抱”了,这时方正式使用。功夫茶杯子也极小,如核桃、杏子一般。壶娘、壶子皆小巧玲珑,但又不失古朴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