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三子》陈师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示三子》陈师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示三子》由宋代诗人陈师道所创作。元祐二年(1087年)诗人将分别四年的妻儿们接回到身边,得以重新团聚,诗人于是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诗篇。开头两句追叙见面之前约心情,出语自然,毫不作态。中间四句从见面时的印象写到由于激动而引起的悲喜交集之情,既细腻,又曲折。这首诗纯是写情,凝练精到,表现了骨肉至情,全诗语浅情深,耐人回味,是他诗中上乘之作。下面是整理的《示三子》陈师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作品原文

示三子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①

去远即相忘②,归近不可忍③。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④。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⑤。

了知不是梦⑥,忽忽心未稳⑦。

作品注释

①外家:外公家。

②去远:离去很远。神宗元丰七年(1084),陈师道因家贫而将妻子儿女送往在四川做官的岳丈处寄养。

③归近:归期临近。不可忍:难以忍耐,形容与子女见面的急切心情。

④略:全,都。省(xing):识,记得。

⑤哂(shěn):微笑。

⑥了知:确实知道。

⑦忽忽:恍惚不定貌。心未稳:心里不踏实。

作品译文

你们走远了,我倒也不再惦念;及至归期接近,反而难、以忍耐。儿女们已站在眼前,你们的容貌我已认不出来。欢喜到了极点,不知说什么好。收泪一笑,包含着多少悲哀。明知这不是在梦中,可我的心仍在摇摆不踏实。

创作背景

元丰七年(1084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与三个儿子及一个女儿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悲痛。将近四年以后,即1087年(元祐二年),陈师道因苏轼、孙觉等人之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纪录这一场生离死别,他写下了不少情意诚笃、感人至深的佳作,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别三子》、《寄外舅郭大夫》等,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儿女”二句写初见面的情形。因离别四年,儿女面目已不可辨认。陈师道的《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中说:“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可见别时儿女尚幼,故至此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表明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此十字中,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了知”二句更深一层作结,说虽然明知不是在梦中相见,但犹恐眼前的会面只是梦境,心中仍然恍恍惚惚,不能安定。这种心理的描绘,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以推知:在与亲人分离的四年中,诗人多少次梦见亲人,然而却是一场空欢喜,反增添了无限的愁思和悲苦,正因为失望太多,幻灭太多,所以当真的会面时,反而产生了怀疑,唯恐仍是梦中之事,深沉的思念之情便在此中曲折表现了出来。这两句源于杜甫《羌村》组诗中写回家初见亲人的惊喜和疑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谓久别重逢,如相见于梦中,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即用杜甫诗意;而陈师道此二句是翻用杜甫诗的句子,与晏几道《鹧鸪天》中所说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意境略同,可见陈师道取前人诗意能点化出新意。

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所谓至情无文,即是艺术上一种极高的境界。此类浑朴的作品得力于陈师道向古乐府和杜甫诗的学习,然而他并不在字句上摹仿前人,而在格调立意上倩鉴前人,故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引陈师道的话说:“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这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已有充分的表现。陈师道论诗标举“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后山诗话》),即是他形成这种创作风貌的理论基础。但此类作品在他的集子中也并不很多,故尤为珍贵。

陈师道论诗,提倡“宁拙无巧,宁朴无华。”(《后山诗话》)此诗就是朴拙无华而感人肺腑的好诗。说它朴拙,因为全诗没有典故,没有藻饰,章法平直,句法简洁,并不追求文外曲致。说它感人,是因为字里行间洋溢着至性至情,深挚敦厚,绝无造作虚饰。然而此诗虽不炼句而炼意:首联写久别重逢之情极为生动,尾联则活画出疑信参半之心态。用极简洁的诗句刻画出复杂深微的感情,所以耐人回味。

陈师道做诗追求古朴,讲究锤炼,自称“此生精力尽于诗”,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句,因此,他的诗往往枯涩生硬。这首诗纯是写情,凝练精到,表现了骨肉至情,是他诗中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作品评价

元·刘埂《隐居通议》卷八:“凡此皆语短而意长,若他人必费尽多少言语摹写,此独简洁峻峭,而悠然深味,不见其际。正得费长房缩地之法,虽寻丈间,固自有万里山河之势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六:“沛然至性中流出,而笔力沉挚又足以副之,虽使老杜复生不能过。”

今·程千帆《古诗今选》:“至情无文,却感人肺腑。”

阅读答案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示三子

(宋)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注: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第二首诗写于元祐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转,即从岳家接回妻儿,一家得以团聚。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

(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分)

(2)这两首诗都以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断”和“复”用得好。(1分)“断”写出诗人与家人音问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处境;(1分)“复”字写诗人谪放时间之长,表现了诗人度日如年、孤独苦闷的心境。(1分)

(2):第一首“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情更怯”与“不敢问”,正表现了诗人这种矛盾的心理。(2分)

后一首,①前两句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即相忘”只是无奈而已,其实并不曾忘却,不然何以家人团聚的日子近了却又兴奋难抑呢?“不可忍”正说明诗人对亲人怀着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

②三、四两句写儿女已回到眼前,诗人却记不清他们的容貌,恍惚难以相认,似乎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别时儿女正小,见面时儿女形貌已非,这正说明离别的时间已久,正可见分离时惦念之苦,相忆之深。

③最后两句写与亲人们团聚,自知不是梦,可心里却恍惚不定,怀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梦”,心里应踏实安定,却又说“忽忽心未稳”,这一反常之笔,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诗人深怨别离之苦,反映了他对妻子和儿女们的真挚深切的爱。(2分,后一首诗只要答对一点就可以给两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示三子》陈师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学习

杨延昭是哪个朝代的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杨延昭是哪个朝代的,内容包括杨延昭是哪个朝代的人,杨延昭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杨延昭是大宋哪个皇帝。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

学习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精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00个字,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作文200字,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作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

学习

崔护唐诗《题都城南庄》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崔护唐诗《题都城南庄》,内容包括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崔护题都城南庄故事,崔护诗题都城南庄。《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下面是整理的崔护唐诗《题都城南庄》,欢迎阅览。

学习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通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悯农》优秀教案(通用),内容包括古诗悯农教案,悯农其二古诗教案设计,古诗悯农春种一粒粟小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

学习

社团招新活动总结(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社团招新活动总结(精选),内容包括社团招新活动总结范文,社团招新百团大战活动总结,社团招新美篇文案。活动已经圆满收场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活动总结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活动总结很是头疼的,

学习

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总结(精选)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总结(精选),内容包括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总结报告,消防安全工作专项整治总结,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

学习

电动车自行车文明出行倡议书(精选)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电动车自行车文明出行倡议书(精选),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文明出行倡议书,电动车自行车文明出行,关于电动车文明出行倡议书结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倡议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倡议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特征。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

学习

灰色裤子搭配什么颜色上衣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灰色裤子搭配什么颜色上衣,内容包括灰色裤子搭配什么颜色上衣女,灰色裤子搭配什么颜色上衣男生,灰色西装裤搭配什么颜色上衣。导语:好的穿搭是可以凸显一个人的气质的,但是灰色裤子搭配什么颜色上衣好呢,不妨下面和大家来学习

学习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标识语,爬架安全管理制度。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学习

如何寻找创业机会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寻找创业机会,内容包括如何寻找创业机会呢,如何寻找创业机会2000字,如何寻找创业机会短文。创业机会是创业管理的核心要素,对创业机会的评价贯穿于创业机会的识别与选择的整个动态过程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寻找创

学习

房屋抵押担保合同范本(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房屋抵押担保合同范本(精选),内容包括房屋抵押担保合同范本怎么写,房屋抵押担保合同是否有效,房屋抵押担保有期限吗。抵押权是对债权的保障,当债权无法实现现时其才出现。抵押合同具有从属性,当主合同即债权合同无效时,抵押合同

学习

最高境界的句子(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最高境界的句子(精选),内容包括关于高境界的句子经典语录有哪些,关于最高境界的句子精选682句,道的最高境界是无极经典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

学习

关于火车的睡前故事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火车的睡前故事,内容包括关于火车的睡前故事音频,儿童睡前故事火车的故事,火车故事大全睡前故事。睡前故事是专门在宝宝睡觉前讲的故事,睡前故事比较适合2-6岁的宝宝,另外,睡前故事多以童话为主,故事的情节不会过于激烈,而且

学习

关于学生会申请书(精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学生会申请书(精选),内容包括关于学生会申请书三篇,加入学生会申请书,学生会入会申请书。一、申请书的注意事项(1)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学习

《寒夜》原文及赏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寒夜》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寒夜赏析完整版,寒夜原文摘抄赏析,寒夜原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寒夜》

学习

马嵬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马嵬原文的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马嵬原文及翻译赏析,马嵬其二每一句的赏析,李商隐的马嵬逐句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

学习

敕勒歌诗词译文及赏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敕勒歌诗词译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敕勒歌古诗翻译注释及赏析,敕勒歌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敕勒歌正确朗读和译文。大家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古诗词的翻译、赏析应该都接触过不少了吧,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敕勒歌诗词译文及赏

学习

《虎丘记》原文与赏析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虎丘记》原文与赏析,内容包括虎丘记袁宏道,游虎丘记,虎丘记拼音。《虎丘记》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代表作。袁宏道任吴县令时曾六次游览虎丘,两年后辞官时,又故地重游写出《虎丘记》。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虎丘

学习

《咏怀古迹其二》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咏怀古迹其二》阅读题答案及赏析,内容包括咏怀古迹其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咏怀古迹其二试题,咏怀古迹其二诗歌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还在为找阅读答

学习

《岁暮归南山》原文和赏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岁暮归南山》原文和赏析,内容包括岁暮归南山全文及译文,岁暮归南山古诗赏析,岁暮归南山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

学习

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翻译及赏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翻译,夜闻归雁生乡思翻译,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凄然翻译。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学习

《锦瑟》古诗译文及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锦瑟》古诗译文及赏析,内容包括锦瑟全文原文及译文,锦瑟古诗译文,锦瑟古诗意思及译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