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卫风·伯兮》原文注释及鉴赏

诗经《国风·卫风·伯兮》原文注释及鉴赏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诗经《国风·卫风·伯兮》原文注释及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风·卫风·伯兮》,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主要写古代战争。诗分四章,全以思妇的口吻来叙事抒情。

伯兮

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

⑴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切):英武高大。

⑵桀:同“杰”。

⑶殳(shū书):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⑷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⑸适(dí):悦。

⑹杲(gǎo稿):明亮的样子。

⑺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⑻背:屋子北面。

⑼痗(mèi妹):忧思成病。

鉴赏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人自身的家庭生活。***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

《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诗一开篇,读者看到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所以译作“大哥”),口气中带着亲切感。——现代的歌谣还常见这种情形。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情诗最典型的表达方法,如“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徐干《室思》),“终日恹恹倦梳裹”(柳永《定风波》),“起来慵自梳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等,不胜枚举。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试想,假定一个***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也不能够安心。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此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此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知道这一点,读者才能真正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近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读到的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由于此诗所涉及的那种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的,所以它的感情表现也就成为后世同类型诗歌的典范。

关于此篇的题旨,《毛诗序》解释为:“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同“返”)焉。”意思就是:理想的***治不应该使国人行役无度,以至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所谓“刺”在诗中并无根据,不过作者所表达的儒家***治理想,却是符合诗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

诗经鹿鸣原文鉴赏

【题解】

《鹿鸣》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原文】

呦呦鹿鸣[1],食野之苹[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3],承筐是将[4]。人之好我,示我周行[5]。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6]。我有嘉宾,德音孔昭[7]。

视民不恌[8],君子是则是效[9]。我有旨酒[10],嘉宾式燕以敖[11]。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12]。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3]。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1]什(shí):十。

[2]呦呦(yōu):《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3]苹:《郑笺》:“苹,藾(lài)萧。”郭璞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4]瑟:一种弦乐器,像琴,二十五弦。

[5]簧:《毛传》:“簧,笙也,吹笙而鼓矣。”

[6]筐:《毛传》:“筐,篚(fěi)属,所以行币帛也。”(篚:圆形的竹筐)

[7]将:进献。

[8]周行(háng):正道。姚际恒《诗经通论》:“周行,大路也。……犹云指我途路耳。”

[9]德音孔昭:《诗缉》:“嘉宾教益于我,皆有德之言,甚昭明矣。”

[10]视:《郑笺》:“视,古示字也。”

[11]恌(tiāo):轻佻。奸巧。

[12]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

[13]敖:《毛传》:“敖,游也。”

[14]燕:通“宴”。敖:遨游。

[15]芩(qín):茜类植物。《释文》引《说文》:“芩,蒿也。”

[16]湛(dān):过度逸乐。

【译文】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艾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吹笙来相邀。席间吹笙又鼓簧,献上礼品满竹筐。客人忠心爱护我,为我指明大方向。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青蒿。我有满座好客人,品德优秀名声高。教民宽厚别轻薄,君子学习又仿效。我有佳肴和美酒,贵客欢饮共逍遥。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野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弹琴来相招。席间鼓瑟又弹琴,宾主和乐兴更高。我有美酒敬一杯,贵客欢饮乐陶陶。

【讲解】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飨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为什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治色彩。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通过《鹿鸣》这首诗的简单分析,我们对周代宴飨之礼——包括宾主关系、宴乐概况,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诗经《国风·卫风·伯兮》原文注释及鉴赏

学习

保险相关名词解释

阅读(51)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学习

公司与个人的租房合同(精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与个人的租房合同(精选),内容包括公司与个人的租车协议,公司与个人的租车合同范本,公司与个人的租车流程。公司与个人的租房合同(精选20篇)

学习

股东借款协议书范本(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股东借款协议书范本(精选),内容包括股东借款协议,股东借款协议合同范本,股东借款协议模板。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协议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签订协议书后则有法可依,有据可寻。拟起协议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股

学习

描述重庆的作文

阅读(26)

什么是作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学习

感恩节发朋友圈打卡暖心文案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节发朋友圈打卡暖心文案,内容包括感恩节打卡结束发朋友圈文案,感恩节暖心打卡文案,工会感恩节暖心礼物文案。随着社交网络的普遍使用,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文案吧,文案用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什么样的文案才是经典

学习

纠结个性感言句子

阅读(33)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整理的纠结个性感言句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天冷了的文案(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天冷了的文案(精选),内容包括天冷了的文案,天冷了的文案幽默感,天冷了的文案情侣。天气总是会有变冷的时候,在此面对天气变冷,人们会注重保暖,同时也会发朋友圈来表达一下天气变冷之后的心情感想,那么关于适合天气冷发的朋友圈文

学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作文(通用)

阅读(26)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有关鼎山公园的作文(通用)

阅读(24)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有关鼎山公园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致郁系的语录大全

阅读(36)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致郁系的语录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很甜很撩的早安句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很甜很撩的早安句子,内容包括很甜很撩的早安句子男朋友,很甜很撩的早安句子简短,很甜很撩的早安句子100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句子的类型多

学习

关于适合90后的小本创业项目

阅读(19)

很多90后已经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年轻充满冒险的90后们选择创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适合90后的小本创业项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学习

很甜很撩的古风句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很甜很撩的古风句子,内容包括很甜很撩的古风句子浪漫深情,很甜很撩的古风句子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很甜很撩的古风句子文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

学习

书包的自述优秀作文(精选)

阅读(26)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书包的自述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李商隐赠白道者唐诗及注释

阅读(27)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李商隐赠白道者唐诗及注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

捕蛇者说原文翻译及注释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捕蛇者说原文翻译及注释,内容包括捕蛇者说原文和译文,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word,捕蛇者说原文及解析。捕蛇者说通过揭露永州百姓在封建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有力得控诉了社会吏治的腐朽,曲折得反映了自己坚持改

学习

包括诗经中诗句的情书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包括诗经中诗句的情书,内容包括当诗经遇上古风情书超美,情书改成诗经格式的,写给诗经的情书100字。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

学习

《劝学》原文及译文注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劝学》原文及译文注释,内容包括劝学译文及注释拼音版,劝学课文注释和译文,劝学荀子译文及注释。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劝学》原文及译文注释,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

学习

诗经子衿全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子衿全文,内容包括诗经子衿全文注音,诗经子衿全文及译文,诗经子衿全文朗诵。《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这首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不仅写得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

学习

静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静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静女原文及翻译注释常考,静女原文翻译加赏析,静女原文注释拼音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

学习

诗经名句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名句精选,内容包括诗经名句精选100句,诗经名句精选取名,诗经名句精选全集和翻译。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吧,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

学习

诗经硕人全文及翻译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硕人全文及翻译,内容包括硕人诗经原文,诗经卫风硕人原文及翻译,诗经硕人原文及翻译拼音。《卫风·硕人》是先秦时代的一首四言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诗经硕人全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