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有关《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诗人哀叹与爱人远隔不能相聚,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兵役的怨恨。 《击鼓》这首诗非常著名,后世的学者称赞它是“征戍诗之祖”,而第四章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镗(tāng):鼓声。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漕:地名。

孙子仲:卫国大夫。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1:

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译文2:

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无论生死(都在)一道,(当年)与你(早就)约好。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发誓与你一起变老。可叹如今散落天涯,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赏析: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现在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阀”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本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现在的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诗凡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转到夫妻别时信誓,谁料到归期难望,信誓无凭,上下紧扣,词情激烈,更是哭声干霄了。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郭晋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它的出处,也清楚它的“本义”及“常用义”。所谓的本义,直到今天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但说起它的常用义,人们的观点出奇地一致:它是一则歌颂情人不离不弃、相伴到老的美丽誓言。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2

诗经·邶风·击鼓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1.镗[tng]:同“嘡”,象声词,形容打钟、敲锣的声音。

2.踊跃:比喻做某事积极。这里有鼓动……作某事的意思。

3.土国城漕:用土修城之意。土:名词动用。国:城池。城漕[cáo]:修建都城。

4.陈与宋:诸侯国名。

5.忡[chng]:忧虑不安的样子。

6.爰[yuán]:哪里。丧:丢失。

7.于:在哪里。

8.契阔:离合,聚散。

9.偕:一起,一同。

10.于:通“吁”,感叹词。于嗟:表示悲叹。阔:距离远。

11.活:通“佸”[huó],相会。

12.洵:遥远,疏远。

邶(bèi)风,为《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九篇,均为邶地民歌,《击鼓》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一般来说,这是一首战争诗,歌颂战友间同生共死的深厚友谊。

关于诗的背景有几种说法,其中以姚际恒“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较为可信。也就是说,主人公是一位久戍不归的卫国征夫,他痛恨战争,渴望回归家乡,可残酷的现实生生撕碎了他的念想——他不得不随公孙文仲(即诗中的孙子仲)去营救被宋国围攻的陈国。当时,卫国刚经历了战争,国势衰微,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在这种情形下,还要出兵救陈国,卫国的兵士肯定不乐意,因此,诗中的怨战情绪十分强烈。

诗一开始就笼罩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有的人在为战争而操练,有的在挖土修城,唯独“我”离***家,“从孙子仲,平陈与宋”,如果此行很快就能返家,也许诗人不会这么“忧心”,“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回家)才是作者愤懑的原因所在。

到了第三节,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人征途中找不到住的地方,而他所骑的马又跑丢了,到哪里能找到它呢?它都已经消失在森林中了。绝望之下,诗人想到了当初与战友的盟约——“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一起立下誓言,无论生死离合,我们都要手牵着手,共赴战场。这几句战友之间共勉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凝聚力,也体现了作为个体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团结互助意识。

最后一节,情绪又降到最低,诗人认识到了悲惨的现实——“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我们相距太遥远了,很难有机会重逢;我们分别了太久,当初的誓言很难坚守下去了。“阔”是空间上的阻隔,“洵”是时间上的阻隔,双重的阻隔再一次将作者逼到绝境,同时也有力地揭示出对战争的痛恨厌恶之情。

关于最后两节,很多人更偏向于“歌颂爱情”的主题:诗人在绝望中回忆起当年与妻子执手泣别的情形,他对她说,无论生死离合,我与你都说好了,此生牵着你的手,与你共白头,可如今我们相隔万里,多年未见,那个誓言我恐怕坚守不下去了。这两节反映了夫妻间深沉、坚贞的爱情,然而,此种感情最终被战争消磨殆尽,这样就更深刻地揭示出“厌战”的主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有关《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学习

关于安全教育活动总结(精选)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安全教育活动总结(精选),内容包括幼儿园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关于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总结,恶劣天气安全教育活动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

学习

开学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精选)

阅读(211)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开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小学生开学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开学安全教育活动。一、活动方案的格式1、活动标题

学习

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内容包括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安全教育的教案,乘车安全教育教案。一、安全教育包含哪些方面

学习

有关少年的励志句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少年的励志句子,内容包括关于少年励志的句子,激励少年成长的励志句子,少年远行励志的句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

学习

少年风采作文(通用)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少年风采作文(通用),内容包括少年风采作文800个字,少年风采作文,少年风采作文500字。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为大

学习

面试经典问题及答案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面试经典问题及答案,内容包括面试的经典问题及答案,干部面试问题及答案,中层面试问题及答案。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以下是为你整理的面试经典问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学习

正确西餐礼仪刀叉用法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正确西餐礼仪刀叉用法,内容包括正确西餐礼仪刀叉用法图解,吃西餐的礼仪刀叉拿法,英语西餐礼仪刀叉用法。西餐是有着许多的礼仪的,尤其是在刀叉方面的。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正确西餐礼仪刀叉的用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学习

诗经硕人全文及翻译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硕人全文及翻译,内容包括硕人诗经原文,诗经卫风硕人原文及翻译,诗经硕人原文及翻译拼音。《卫风·硕人》是先秦时代的一首四言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诗经硕人全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专八考试须知事项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专八考试须知事项,内容包括专八考试时间分配流程2021,专八考前注意事项,英语专八考试通过率。导语: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全称为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专八考试须知事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学习

2023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的应试技巧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2023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的应试技巧,内容包括同等学力申硕2023,2023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用什么教材,2023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时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是不少考生申硕的一大难点,为了帮助考生们能够顺利的通过申硕考试。以下是为大

学习

机械施工合同(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施工合同(精选),内容包括机械施工合同书样本,建筑机械施工合同,机械设备施工合同。机械施工合同(精选10篇)

学习

总经理岗位说明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总经理岗位说明书,内容包括总经理岗位说明书标准模板,总经理岗位说明书及岗位职责,总经理岗位说明书谁负责编写。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岗位职责的场合越来越多,岗位职责的明确对于企业规范用工、避免风险是非常重

学习

岗位说明书范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岗位说明书范文,内容包括岗位说明书范文怎么写,岗位说明书模板,内控岗位说明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一个具象化的工作描述,可将其归类于不同职位类型范畴。拟起岗位职责来就毫无

学习

大专汽修自我鉴定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大专汽修自我鉴定,内容包括大专汽修自我鉴定怎么写,汽修毕业生自我鉴定2000字范文。大专汽修自我鉴定自我鉴定是个人对一个时段对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生活的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可以提升自身总结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自我鉴定吧

学习

古诗《赤壁》原文赏析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赤壁》原文赏析,内容包括赤壁古诗赏析,赤壁杜牧原文翻译及赏析,赤壁赏析题及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所

学习

关于诗经《关雎》赏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诗经《关雎》赏析,内容包括关雎诗经的原文及赏析,诗经关雎赏析300字,诗经赏析关雎论文。《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

学习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庄子文言文原文,庄子的文言文加翻译,邯郸学步庄子秋水文言文。上学期间,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

学习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内容包括咏柳贺知章赏析,唐贺知章的古诗咏柳,贺知章咏柳古诗解释。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贺知章《

学习

《春雪》的全诗赏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春雪》的全诗赏析,内容包括春雪全诗赏析,春雪的诗句和赏析,春雪诗歌赏析。《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春雪》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

关雎·诗经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关雎·诗经,内容包括关雎诗经朗读,关雎诗经拼音版,关雎诗经作者。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精心

学习

《过零丁洋》原文及赏析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过零丁洋》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过零丁洋原文翻译拼音,过零丁洋原文,过零丁洋原文朗读mp3。《过零丁洋》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下面整理收集了

学习

赤壁原文及赏析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赤壁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赤壁原文及赏析杜牧,赤壁赋的全文翻译及赏析,赤壁唐杜牧原文翻译及赏析。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