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原文

《阿房宫赋》原文

《阿房宫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书人的青睐。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阿房宫赋》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xián),为秦宫人。明星荧(yíng)荧(yíng),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缝参差(cēn cī),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ōu yā),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从骊山之北构筑宫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气候竟会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日夜献歌奏乐,成了秦宫里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绿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嘈杂的器乐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写作背景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据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实为咸陽宫而非阿房宫,作者以此以示诫人。)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西汉的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婬*”的著名论断。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词彩华丽,而在内容上却有着“则”与“婬*”的区别。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赋称为“辞人之赋”,其特点是雕绘铺陈的泛滥(婬*);把注重社会内容、有讽谏意义的赋称为“诗人之赋”,其特点是符合儒家的诗教原则。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杜牧这篇赋是典型的“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也体现了“则”的精神。在晚唐,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易的。晚唐律赋中,不乏咏古伤今之作。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赋,多以古事为题,寓悲伤之旨。”他列举了当时名气很大的赋家黄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驾经马嵬坡》,其中有“日惨风悲,到玉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等句子。

但这种赋大都是抒发思古之幽情,没有更多的影射社会现实的内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时。而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散句分析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像勾心,飞檐高耸像斗角。

重点考察:钩心斗角。钩心斗角此成语出自于此散文。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复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暖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凉。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氛冷暖却截然不同。

(4)明星荧荧......杳不知其所之也:(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

重点:(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阿房宫赋》原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阿房宫赋》原文

学习

大班《消防安全》教案(精选)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大班《消防安全》教案(精选),内容包括小学生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119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大班《消防安全》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

学习

【精品】升职申请书三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精品】升职申请书三篇,内容包括升职申请书完整版模板,员工升职申请书范文。【精品】升职申请书三篇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申请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愿望和请求写进申请书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申请书吧!下面

学习

教师年度考核表工作总结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年度考核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师年度考核表工作总结范文,教师考核表年度思想工作总结简短。教师年度考核表工作总结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

学习

世界无烟日活动宣传策划方案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无烟日活动宣传策划方案,内容包括县级世界无烟日宣传方案,大学无烟日活动策划。世界无烟日活动宣传策划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

学习

篮球比赛的策划书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篮球比赛的策划书 ,内容包括篮球比赛策划书越详细越好,学校篮球比赛策划书方案。篮球比赛的策划书15篇时光匆匆,我们在忙碌中奔走,一段时间的工作已告一段落,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当然要定好新的目标,此时需要提前做好策划书

学习

实用的我的爸爸日记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实用的我的爸爸日记,内容包括我的爸爸记事作文四篇,实用的感谢爸爸作文4篇。实用的我的爸爸日记4篇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整理的我的爸

学习

【必备】学期工作计划合集六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必备】学期工作计划合集六篇,内容包括音体美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大班第二学期班务工作计划。【必备】学期工作计划合集六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

学习

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包括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最新,幼儿园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一定没少参加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

学习

消防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内容包括消防安全教育班会教案教学内容,消防安全记心中班会教案。消防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

学习

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效果,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

学习

关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五篇,内容包括幼儿园大班语言中国十二月歌教案,幼儿园大班关于春分的教案语言。关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五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

学习

中学生自我评价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生自我评价,内容包括初中生的自我评价15篇,中学生自律的自我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频繁使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和人生价值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写自我评价才合适呢?下面是精

学习

毕业生专业求职信范文集合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生专业求职信范文集合,内容包括应届毕业生求职信范文,求职信英语作文模板范文及翻译。毕业生专业求职信范文集合9篇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开启新一轮的求职,此时是不是该好好写写求职信呢?你知道求职信要如何写

学习

销售店长工作总结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店长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销售店长工作总结怎么写,销售店长工作总结计划合理化建议。销售店长工作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

学习

《最大的麦穗》原文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最大的麦穗》原文,内容包括最大的麦穗原文缩写,最大的麦穗原文文案,最大的麦穗原文英文。《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

学习

《采桑子·当时错》原文及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采桑子·当时错》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采桑子当时错原文,采桑子赏析,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

学习

王维终南别业原文

阅读(27)

王维这首《终南别业》历来吟诵甚多,王维人称诗佛,这首是公认的禅诗,而诗中又处处表现禅理,历来解析这首诗歌的往往谈王维的淡泊宁静怡然自乐的情调,而实际不达至理。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王维终南别业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鲁迅的《风筝》原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的《风筝》原文,内容包括鲁迅的风筝原文600字,鲁迅的风筝原文笔记,鲁迅的风筝原文及解释。《风筝》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鲁迅的《风筝

学习

《逢入京使》原文及译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逢入京使》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岑参逢入京使原文译文赏析,逢入京使的原文及翻译,逢入京使古诗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逢入京使》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

学习

苏教版十一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原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苏教版十一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原文,内容包括小学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原文,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怎么读,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短篇。《我们爱你啊,中国》是本册书中的第一篇课文,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

学习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赏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欣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文言文及翻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段落。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

学习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和赏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和赏析,内容包括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译文,涉江采芙蓉虚实结合赏析,涉江采芙蓉与静女对比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