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

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

说起元旦节,大家也都知道。很多人都盼着元旦节的到来,尤其是上班族,国家规定元旦节这一天都要放三天假,因此很多人都是翘首以待。下面是整理的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欢迎阅览。

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1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后中央人民***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节日习俗

习俗就是过春节的那些习俗。

现在的公历1月1日的元旦,我国好像没什么习俗,只是个公共假日,机关、学校可能会开个茶话会、联欢会,仅此而已。老外可能会有些,恐怕也不如圣诞热闹,还是民族的东西好。民国是提倡过阳历年,春节不放假,可是老百姓照样过春节,不认公历新年。

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2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元旦的由来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中国元旦的习俗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3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

学习

回族古尔邦节习俗

阅读(232)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回族古尔邦节习俗,欢迎

学习

泼水节的习俗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内容包括泼水节的习俗是什么,泼水节的习俗20字,泼水节的习俗的故事。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但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其他有趣的习俗哦。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泼水节的习俗,欢

学习

经典的农历月份谚语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的农历月份谚语,内容包括关于月份的谚语有哪些,关于12个月份的谚语,农历谚语大全100条。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下面是整理的经典的

学习

寒衣节寄语(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寒衣节寄语(精选),内容包括寒衣节寄语有哪些,寒衣节寄语大全,寒衣节寄语短句。寒衣节,将浅浅的思念给你,让你不会在这个孤独的节日感到孤独,让你坚强,让你振奋,将一切都化作无尽的助力,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勇往直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

学习

寒衣节的文案(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寒衣节的文案(精选),内容包括寒衣节的文案简短,寒衣节散文,又是一年寒衣节文案。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学习

2022农历新年简短创意祝福语(精)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2022农历新年简短创意祝福语(精),内容包括2022新年祝福语50句,新年祝福语2022最火简短朋友圈,新年祝福语大全2022简短80句。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祝福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祝福语就是把心中的美好祝愿用语句表达出

学习

描写盛大场面的作文(精选)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盛大场面的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写盛大场面的作文600字,盛大场面点面结合作文300字,一次盛大的活动作文450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

学习

传统节日七夕的说说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节日七夕的说说,内容包括有关传统节日七夕的句子,形容过七夕节的说说,表达过七夕的说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在网上发布说说,用以记录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你经常不知道

学习

离别的诗句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离别的诗句,内容包括离别的诗句和经典句子,离别的诗句送朋友,离别的诗句两句。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

学习

欢乐的节日作文300字(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欢乐的节日作文300字(精选),内容包括欢乐的传统节日作文300字,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300字三年级,欢乐的节日300字左右。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

学习

离别的赠言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离别的赠言,内容包括离别的赠言有哪些,离别的赠言和诗句,离别的赠言古诗词赠朋友。赠言用良言相勉励。多用于临别之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离别的赠言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学习

精选小学二年级作文合集

阅读(30)

精选小学二年级作文合集9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作文篇1我的

学习

元旦的由来和含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的由来和含义,内容包括元旦的由来和含义是什么,关于元旦的由来与寓意,关于元旦节的由来。今天已经是十二月底了,再过两三天马上就要到了元旦节了,这个节日不管是学生还是说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节日,因为元旦节是

学习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求职信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求职信,内容包括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病,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我评价1000字。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求职信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找工作的黄金时间马上就要到来,此时是不是该好好写写求职信呢?相信很多人都十分头

学习

回族古尔邦节习俗

阅读(232)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回族古尔邦节习俗,欢迎

学习

泼水节的习俗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内容包括泼水节的习俗是什么,泼水节的习俗20字,泼水节的习俗的故事。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但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其他有趣的习俗哦。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泼水节的习俗,欢

学习

清明节的来历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的来历,内容包括清明节的来历资料,清明节的来历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50字。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

学习

彝族春节习俗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彝族春节习俗,内容包括彝族春节习俗有哪些,彝族春节习俗大全,彝族春节习俗名称。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那么你知道彝

学习

复活节的意义与来历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复活节的意义与来历,内容包括复活节的来历和习俗,复活节的意义和象征,圣经上的复活节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象征着重生与希望。,给大家分享了复活节的意义与起源,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壮族节庆礼仪饮食习俗简介

阅读(47)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下面是带来的壮族节庆礼仪饮食习俗简介,希望对你有斑帮助。

学习

一级建造师转注册办事流程详解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一级建造师转注册办事流程详解,内容包括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流程,一级建造师电子注册证书加注流程,一级建造师增项注册流程步骤详解。一级建造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单位注册,如果需要跨地区跨省级转注册需要哪些条件?

学习

英国留学申请的具体流程详解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英国留学申请的具体流程详解,内容包括英国博士留学申请机构哪家好,申请英国硕士留学哪个机构好,英国研究生留学申请流程。英国留学的最大优势是学制短。在英国,获得本科学士学位仅需三年;授课制硕士课程也仅需一年。以下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