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的成语

关于老子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老子的成语,希望大家喜欢!

1. 小国寡民——国家小,人民少。

2. 相差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3. 相去几何——去:距离。相差有多少呢?形容差距不大。

4. 玄之又玄——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5. 知足不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6. 知雄守雌——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7. 知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8. 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9.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10. 朝梁暮晋——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11. 知荣守辱——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12. 指事类情——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13. 指树为姓——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14. 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15.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16. 无为自化——谓无为而治。语本《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17.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8. 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

19. 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20. 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21. 天道无亲——谓天道公正,无偏无私。

22. 天网恢恢——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23. 恬淡无欲——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24. 慎终如始——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25. 深根固柢——柢:树根。使根基深固,不易动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26.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27. 自知之明——明:明智。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28. 欲取姑予——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29. 言者不知——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30. 言者弗知——见“言者不知”。

31. 一家之辞——同“一家之言”。

32. 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33.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佛家语,指一切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34.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35. 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36. 思归其雌——谓退藏潜服。语本《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37.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38. 若存若亡——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39. 如登春台——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40. 枘凿冰炭——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

41. 若烹小鲜——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42. 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43. 去泰去甚——泰、甚:过分。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4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45. 去甚去泰——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46. 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47. 飘风骤雨——同“飘风暴雨”。

48. 目迷五色——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49.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50.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会来,须提高警惕

51. 来者不善——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52. 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53. 金玉满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54. 绝圣弃智——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55. 绝仁弃义——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56. 见素抱朴——见“见素抱朴”。

57. 进道若退——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58. 祸福相倚——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59. 和光同尘——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60. 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61.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62. 祸福倚伏——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63. 祸福相依——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64. 根深蒂固——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65. 狂风骤雨——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66. 课嘴撩牙——搬唇弄舌。课,用同“嗑”。

67. 进寸退尺——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68. 佳兵不祥——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69.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70. 俭故能广——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拓展: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60]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1.天道理论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儒家以天、地、人为“三オ”,老子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大”在“三オ”之上增加了道,就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间。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贯穿中,不给天与帝这类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论的基础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完全是自然而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自然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的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被老子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也是支配天地万物之最根本规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是所谓“道理”。“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天地万物之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就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当以道为法,“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5][12][5][17][18]

2.辩证思想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同时,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社会理论

老子认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朴,造成了人格的***,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有道,一切都自然而然。不标榜仁义,而自有仁义。等到以仁义相标榜,则意味着仁义已不复存在。由此老子提出“绝智弃诈”“绝巧弃利”,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与,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一种复古思想。与这一社会理想相适应,老子还主张贵柔处弱,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进而主张“上善若水”,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坚忍负重,居卑忍让。

4.美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古朴、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平淡之美,也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为一种审美风尚。

老子“有无相生”以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及传统艺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绘画和戏曲一贯强调虚实结合,强调“计白当黑”,强调“空灵”,这些理论源头,正是老子“有无相生”的理论。老子还提出“味无味”。“味无味”本来是讲体道的,因为道无形无味,所以对于道,不能靠感知来认识,只能靠体味才可以觉察。中国古代审美理论很早就认为审美非认识而体验,这也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讲“涤除玄鉴”,这一理论本来是讲观道的,而审美也必须涤除物欲之心,所以这一理论就为后代美学家所继承,成为中国美学审美观照的理论。

5.文学成就

老子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首先,《道德经》高度地发挥了文学的特定社会作用,对当时人们认识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起了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好的文学作品是其实地再现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治、文化,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们的各种现实关系,使读者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各种正确认识,《老子》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成就。

其次,老子在文章技巧上的成就。仅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包容那么丰富的内容而且首尾贯通,这全赖作者写文章运用技巧之高超。老子的文学技巧可归纳为:一、文简意赅,文短味长,善于三字四字构成对句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括***景。后人把《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每一章字数不多,多者八十余字,少者二十余字但它却像一串串的八宝珍珠,一句一理间错而不断,中间还往往押韵,以增加文章的音乐性。二、妙用比喻妙用对句。妙用比喻如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二十六章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妙用对句如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类。每句话都熔铸着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这就是老子妙用比喻和对句的结果。三、老子文章都很容易理解,并不是“难识微妙’,但要从他的语言运用上找出它的妙处。四、老子文章善于用矛盾说明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在造句时信手拈来反正词,巧妙地结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如:有无、同异、美恶、难易、长短、上下、高低、前后、虚实、强弱等等。五、老子文章是以明理的散文为本。自六经以下诸子百家论述,文章皆为寓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则别具特色。六、老子力求文工,一个道理常以数个同义词,反复论证,再因语短而味长,理明而事核,而不觉重复;老子要文章形式从其内容不是“文章必以体制为先”;老子文章不求驾空、纤巧,而是靠实,叙述议论,辞正理备,《道德经》八十一章,从头到尾前后呼应条理清晰没有混淆之处,体现了结构服从主题的表现。

关于老子的成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关于老子的成语

学习

好看的励志电影大全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好看的励志电影大全,内容包括好看励志的电影推荐,亲子励志电影40部。励志电影能够帮助大家找回生活的方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下面为大家整理了50部好看的励志电影,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这些电影。

学习

韩国电影《釜山行》经典台词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电影《釜山行》经典台词,内容包括釜山行中的经典台词,韩国电影釜山行经典片段。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都跟台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台词服从戏剧行动,具备动作的特性。那么你知道的经典台词都有哪些呢?下面是精心

学习

釜山行影评(精选)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釜山行影评(精选),内容包括釜山行影评精选,釜山行影评1200字。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釜山行影评,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音乐家亨德尔的简介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家亨德尔的简介,内容包括德国作曲家亨德尔,音乐家的故事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英文名:GeorgeFriedrichHandel,1685.2.23-1759.4.6),男,英籍德国作曲家。下面是带来的音乐家亨德尔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怎么root安卓手机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怎么root安卓手机,内容包括安卓手机root权限怎么获取,怎么root安卓。软件准备,将提供的软件工具包中的TMG文件夹,放到C盘根目录下。之所以放于此不是指定位置,只是为了后续在MS-DOS中进入文件夹带来方便。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怎么

学习

在宿舍抽烟被抓了的检讨书(精选)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在宿舍抽烟被抓了的检讨书(精选),内容包括抽烟被女朋友逮到的检讨书1000字,在宿舍抽烟被抓到1000字检讨书。在不小心犯错后,为了表明自己悔改的决心,为此要写检讨书来自己反省,在写检讨书时要注意用语,切忌自由散漫。其实很多朋友

学习

国际旅游之奥地利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旅游之奥地利,内容包括奥地利旅游花费多少,奥地利旅游十大排名。奥地利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因其美丽的风光和杰出的音乐贡献闻名世界。同时,它也深受滑雪爱好者和徒步旅行者的喜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奥地利旅游景点

学习

中国古老的文化礼仪之见面礼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老的文化礼仪之见面礼,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礼仪中的见面礼,中国传统文化见面礼仪。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老的文化礼仪之见面礼,欢迎大家分

学习

中考作文满分的技巧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作文满分的技巧,内容包括中考作文满分范文,中考作文得满分的七种技巧。作文是中考作文中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写作能力几近了中考的半壁江山。如何在中考中作文拿高分甚至满分?下面是汇总的中考作文满分的技巧,希望对大

学习

十二星座的智商排行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十二星座的智商排行,内容包括十二星座的智商排行榜,属虎的十二星座智商。十二星座的智商排行,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十二星座中,每一个星座都有自己的智商和IQ指数,有的是超级聪明,有的却是“傻白甜”,接下来就去看看十二星座的智商排

学习

开心小屋大班教案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开心小屋大班教案,内容包括开心小屋教案,心情小屋大班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开心小屋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学习

亚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亚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内容包括亚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呀,亚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亚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亚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学习

家用绞肉机十大品牌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家用绞肉机十大品牌,内容包括家用绞肉机十大品牌排名,家用绞肉机新飞怎么样。家用绞肉机,顾名思义就是家用的用来绞肉的机器,当然也不仅仅用来绞肉,还可以用来绞碎其他的食材,比如说蔬菜和水果等等,有了它,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切肉的

学习

歌手李宇春经典语录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歌手李宇春经典语录,内容包括歌手李宇春最新消息,歌手李宇春经典歌曲。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有名的语录吧,语录具有短小简约,不重文彩的特点。语录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歌手李宇

学习

好看的励志电影大全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好看的励志电影大全,内容包括好看励志的电影推荐,亲子励志电影40部。励志电影能够帮助大家找回生活的方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下面为大家整理了50部好看的励志电影,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这些电影。

学习

春节重庆周边的旅游好去处大全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重庆周边的旅游好去处大全,内容包括春节重庆周边旅游2-3天推荐地方,重庆春节周边游玩景点推荐。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空气中已经充满着新年的味道。各大旅行社的春节游线路已经全面上市。据了解,在春节,国内

学习

最大的悲哀的句子大全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最大的悲哀的句子大全,内容包括悲哀到极致的句子,表达最大的悲哀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

学习

描写花美的成语及解释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花美的成语及解释,内容包括描写花美丽的成语,描写花美丽的成语大全。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成语吧,成语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什么样的成语才经典呢?以下是整理的描写花美的的成语及解释

学习

描写花美的成语合集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花美的成语合集,内容包括描写花美丽的成语,描写花美的成语大全。万草千花:无数种小草和鲜花。指花草种类繁多,不计其数。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描写花美的成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出自《木兰诗》的成语,内容包括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是哪个,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以下是

学习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哪些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哪些,内容包括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哪些5个,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

学习

出自诗词的成语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出自诗词的成语,内容包括出自诗词的成语有哪些,出自诗词的成语典故。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成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为大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