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的成语解释

东道主的成语解释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成语?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东道主的成语解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汉字书写】

东道主

【汉语注音】

dōng dào zhǔ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之。’”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主人。

【东道主的意思】

原指东方道路上的人,后泛指接待宾客的主人,也称东道主人。

【东道主的近义词】

东道主人、北道主人;

【东道主的反义词】

座上客;

【东道主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曾经在国外流浪逃亡长达十九年,有一次在他路过郑国的时侯郑国对他不理不睬。重耳回国即位当了晋文公以后,他联合秦国一起出兵攻打郑国,准备报这一己私仇。郑文公见大***逼近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着急。这时大夫佚之狐献计道:“我国形势不容乐观,但如果能请烛之武前去请秦穆公退兵便能够有惊无险。”于是当晚便将烛之武送出城外到秦营中面见秦穆公。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国若是亡国,国土只能就近并入晋国的范围,这样晋国的势力就越来越强大了,秦国反而不如晋国了,秦王联合晋国灭郑国的行动实在是让人不解。郑国如果能够作为秦国的东道主,秦国的达官贵人们路过郑国的时侯郑国一定会尽好地主之谊,款待好秦国的贵宾,这样大大的方便秦国的外交出行。况且,晋国野心勃勃,他灭了郑国后势力继续扩张便会想往秦国方向扩张,还望秦王三思而行啊!”秦穆公听完烛之武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命令大***消消撤退,晋文公见秦***退兵也便只好也班师回朝了。

【东道主例句】

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我那里地方儿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还要推我做社长。”

张天翼《清明时节》:“谢老师老是干咳着,一面拿出东道主的派头来给对主倒茶,还问别人用过早点没有。”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十章:“宁安寨的人们,做为东道主,一面忙着欢送即将出征的子弟兵,还一面忙着接应、招待这些来自各个村庄的乡亲们。”

【东道主造句】

他是个非常热情好客的东道主,我们每次到他家里他都忙得汗流浃背还陪我们侃侃而谈。

在中国举办的每个赛事作为东道主中国都采用不拘一格的形式让参赛选手有回到安乐窝的感觉。

东道主人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内乱逃亡到郑国的时候,郑国把城门关起来不让他进去。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便约会秦国出兵,共同攻打郑国。

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的***队分别从函陵和汜南这两个地方向郑国进攻。郑文公听了大夫佚之狐的意见,派烛之武去劝说秦国退兵。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对他说:“秦、晋一起攻打郑国,郑国必定会灭亡。如果灭掉郑国对你们有好处,我也就没有话可说了。现在你要越过晋国到郑国来占领一块土地作为自己的国土,你知道这是很困难的事。有什么必要灭亡郑国而增加晋国的力量?晋国的力量强大了,相对而言秦国就弱了。如果你们从郑国撤兵,让郑国作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 (原文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那么,郑国也可以供应秦国人旅行往来中所缺乏的东西,对你们也是毫无害处呀!晋国不讲信用,贪得无厌,这你也是知道的,如果他们灭了郑国,接着就会向西边扩张而侵犯秦国的利益。这种对秦国有害而对晋国有利的事情,希望您认真考虑一下是否值得去做。”

秦穆公听了这番话,便与郑国订立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带着一部分***队帮助郑国守卫,自己带领大***回到秦国。晋国见秦国撤***,并和郑国建立联盟,不得不撤兵。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便把“东”称为“主方”,“西”称为客方,并把出钱请客的人称为“东道主人”或“东道主”、“东道”。

成语典故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东道主”或“东道国”,典故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秦国在西方(今陕西),郑国在东方(今河南),晋国在秦郑之间(今山西)。 《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秦、晋包围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说郑国如果生存下去,可以成为秦国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为秦国提供服务,而灭亡郑国对秦国无利有害。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於晋,且贰於楚也。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舎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重回国执***,为报复郑国,与秦国联合出兵伐郑。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劝秦穆公退兵,说郑国与秦国不相连,让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去对付晋国,牵制晋国对秦国有好处。秦穆公认为有道理就立即撤***。

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9月13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咱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相应地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作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

一般人们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东道主。 后“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朋友相聚,来了客人,主人常自称为“东道主”,客人说主人“你是东道主”等。“东道主”一词用的很广泛,赛事的主办国或者主办城市也称为东道主;举办各种会议,主办方也被称作东道主。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东道主的成语解释

学习

物业一周工作总结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一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关于物业年度工作总结8篇,物业保安个人工作总结。物业一周工作总结8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学习

业务员的年终总结(通用)

阅读(29)

业务员的年终总结什么是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业务员的年终总结(通用35篇)时间过得飞快,一年的工作

学习

道路交通安全发言稿500字(通用)

阅读(34)

道路交通安全发言稿500字(通用10篇)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发言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写起发言稿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道路交通安全发言稿500字(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道路交

学习

大学开学典礼新生发言稿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开学典礼新生发言稿,内容包括大学开学典礼新生发言稿1000字,大学开学典礼新生学生代表发言稿。大学开学典礼新生发言稿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

学习

企业部门年终工作总结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部门年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企业部门年终工作总结2018,企业商学院工作总结。企业部门年终工作总结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让我们

学习

有关四年级的夏天作文300字汇编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四年级的夏天作文300字汇编,内容包括夏天的雨作文300字三年级,四年级描写夏天的作文300字。有关四年级的夏天作文300字汇编9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

学习

精选二年级想象作文汇编十篇

阅读(33)

精选二年级想象作文汇编十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想象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二年级想象作文篇1可能,人

学习

忧郁爱情伤心语录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忧郁爱情伤心语录,内容包括扎心忧郁语录,有点伤心忧郁的语录,伤感忧郁青春期语录。引言:如果我们相亲相爱的边走边爱,沒有谎言伤害猜忌,那是不是真的可以走到天涯海角,见证海枯石烂。接下来给各位读者分享一些忧郁爱情伤心语录,

学习

国培教师代表发言稿

阅读(29)

国培教师代表发言稿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写起发言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国培教师代表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国

学习

【必备】四年级春节作文300字集合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必备】四年级春节作文300字集合,内容包括春节300字作文三年级优秀范文,春节作文四年级300字。【必备】四年级春节作文300字集合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

学习

单位领导开会发言稿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单位领导开会发言稿,内容包括单位领导开会可以录音吗,单位领导开会。单位领导开会发言稿在现实社会中,发言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相信

学习

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阅读(70)

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

学习

精选五年级家乡的作文锦集七篇

阅读(71)

精选五年级家乡的作文锦集七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家乡的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

学习

【热门】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热门】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内容包括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300字,关于国学经典的演讲稿5分钟。【热门】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3篇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在写之

学习

形容人贬义词成语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人贬义词成语,内容包括贬义词成语形容人,形容一个人会算计的成语贬义词,关于人的贬义词成语大全。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

学习

动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动字开头的成语大全,内容包括动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动开头成语,动一处而全动的成语。导语:动,是一种与静相对的状态,形容活泼、生动的`表现。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动字开头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习

形容冷漠的成语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冷漠的成语大全,内容包括形容冷漠的含有手的成语,根据意思写出带手的成语形容冷漠,形容人很冷漠用什么成语。冷漠表示的是一种态度,关于冷漠的成语有哪些呢?接下来是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冷漠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学习

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内容包括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大概,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1【汉字书写】:孟母三迁【汉语注音】:mèngmǔsānqiān【成语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记载:孟轲

学习

无所不至成语解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无所不至成语解释,内容包括无所不至成语怎么解释,成语无所不至什么意思,成语无所不至。无所不至,意思是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亦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以下是整理的无所不至成语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会计科目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科目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内容包括2022年最新会计科目名词解释,会计科目的名词解释,会计科目名词是什么意思。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具体的名词解释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会计科目的名词解释,

学习

工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工字开头的成语大全,内容包括工字开头的成语大全四个字,工成语开头,曲工娶工什么成语。工,工人,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或表示工作。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工字开头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习

形容文采很好的成语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文采很好的成语,内容包括形容文采很好的成语有,带墨的成语形容人有文采,形容文章有文采很值得看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